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地藏菩萨”金乔觉是中唐以来著名于我国江表地区的朝鲜三国时新罗高僧。历来人们都把他推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开山佛祖。关于他的行迹,一些历代文献均有所记载,如历朝《九华山志》、安徽《青阳县志》、宋《高僧传》、明《神圣传》等都专门为他立传。  相似文献   

2.
《茶花赋》赏析杨朔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茶花赋》是他的重要作品。这篇散文发表在一九六。年三月号的《人民文学》上。六十年代初期,正是我国散文创作的黄金时代。这期间,杨朔散文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丰收期。《茶花赋》和《雪浪花》、《海市》、《荔枝蜜》等几篇代表作发表,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赢得  相似文献   

3.
刘白羽是我国当今散文大家之一。在他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五十周年的今天,总结他在新时期十年的创作新经验,无论对他本人的创作,还是时繁荣我国散文创作,都是极有意义的。 在祖国进入新时期的大飞跃中,刘白羽也开拓了自己散文创作的新历程。正如他自己所说:“难忘的一九七六年到来了,那些积聚的形象,象火一样一触而发,我意想不到地写出《巍巍太行山》;而后又写了《昆仑山的太阳》、《樱海情思》、《罗马》、《翡冷翠》;最近又写了《翡翠城》,《海上日出》。我走向散文创作一段新的历程。”十年间,他出版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海天集》三个散文集。还写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大海——记朱德同志》。另外还有多篇散文散见于  相似文献   

4.
叶紫,是我国三十年代左翼文坛杰出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丰收》、《火》、《电网外》等已经成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史中的重要作品。他的中篇小说《星》也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可惜的是,有的文学史著作,只字未提这一作品。今年是叶紫逝世四十六周年,为了纪念这一早逝的杰出作家,并使《星》这一作品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享有“俄罗斯文学之父”盛誉的普希金(1799—1837),是我国读者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作家之一。迄今为止,他的作品几乎都有了中译本。根据他的主要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等改编的同名电影,曾多次在我国放映。更重要的是,他于一八三三年构思、一八三六年写成的《上尉的女儿》这部历史爱情小说,是我国翻译的第一本俄国  相似文献   

6.
论叶圣陶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圣陶是我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著名的小说家和儿童文学作家。在他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活动中,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四三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另外,还有一些小说收入散文小说集《脚步集》和《西川集》等书中。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知识分子,特  相似文献   

7.
茅盾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师,他是以长篇小说作家,擅长于塑绘“时代女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形象著称于世的。我们对他的一生稍加考察便会发现,他简直有点执拗地写下了《蚀》、《虹》、《子夜》、《第一个阶段的故事》、《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锻炼》等七部长篇小说。而十分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些长篇小说中除《蚀》、  相似文献   

8.
宋木文先生是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现在是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他为我国的出版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仅从编辑学的视角进行考察,宋木文先生也堪称编辑家。他不仅参与编辑了《宋木文出版文集》、《亲历出版30年——新时期出版纪事与思考》等自己文集的出版,还主持或参与了《续修四库全书》、《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线装本)、《中国版协二十年》、《中国图书大辞典》等重要著作的编纂工作,尤其是他重视编辑人才的培养和编辑队伍的建设,为我国编辑出版学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汤显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戏曲家,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一直广为流传。其中的《牡丹亭》,在今天的戏曲舞台上还在不断上演,是昆剧的优秀传统剧目之一。汤显祖还是我国著名的早期戏曲导演之一,他在家乡宜黄组织过戏班,还曾亲自教授过演员排演《牡丹亭》等剧。可以说,汤显祖是个在戏曲创作、  相似文献   

10.
莫洛亚是法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著述甚丰,尤其是在传记文学领域,多以英、法作家传记为主,如《雪莱传》、《拜伦传》、《夏多布里昂传》、《雨果传》、《乔治·桑传》、《普鲁斯特传》、《三代仲马传》、《巴尔扎克传》等等,可谓硕果累累。法国文坛对他早有赞誉,我国对他作品的翻译也不少。但无论中外,研究尚较薄弱,莫洛亚自己就曾说过,他的著作既多且杂,使评论家望而却步。不过,我这篇文章要探讨的既不是他所完成的“最为浩繁、最为困难的工作”——《雨果传》,也不是公认的  相似文献   

11.
林放是我国老新闻工作者、专栏作家赵超构的笔名。他从1934年进南京《朝报》,接着担任《新民报》主笔开始,五十多年来,坚韧持久地在他所开辟的《未晚谈》、《今日论语》、《时事随笔》、《随笔》等专栏上,不断发表小言论和杂文,经常是一日一文。这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是中国人民所熟知的。解放前他写的《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从军行》、《宝貝儿》等十四部诗集,至今为千百万人所诵读,成为人民群众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从他学习写新诗算起,创作生活巳经超过半个世纪。他以惊人的写作才干和毅力丰富了我国文学宝库,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经历了南宋复亡的那一段极为惨痛的历史。他的可歌可泣、顽强不屈的斗争事迹,为宋末人民抗元历史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他的诗歌(主要是德祐二年以后收入《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中的动人作品)是他战斗生活的记录,展示了他崇高的爱国精神和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在他的杰作《正气歌》里表现得尤为集中、鲜明、强  相似文献   

14.
宋应星是我国明朝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天工开物》一书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人们誉为中国古代的“技术百科全书”;他著的《论气》、《谈天》等文,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剖析宋应星的思想不难发现,它是根植于深厚的科学土壤的。  相似文献   

15.
西德尼·谢尔顿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生于1917年。他很早就从事创作,开始於戏剧创作。1941年他刚满24岁时,他的三部歌剧同时在百老汇上演,有了一定的名声和影响。他总共写了250部电视剧、30余部电影剧本和8部舞台剧,是剧作家、导演兼演出人,分别获得过“托尼”奖和“奥斯卡”奖。60年代末改为写小说。他的第一部小说《裸脸》是侦探小说,出版后获得好评。接着出版了《午夜情》(1973),引起轰动,很快就拍成电影,卖座情况空前。从此他专事小说创作。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镜子里的陌生人》(1979年)、《血缘》(1978年)、《天使的愤怒》(1980年),《女强人》(1982年)和《假如明天来临》(1985年)等。近些年来谢尔顿的长篇通俗小说相继在我国翻译出版,我国读者对  相似文献   

16.
一谭嗣同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因素来源于我国传统的民主思想。他说: 几为仁学者,……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札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王阳明、王船山、黄梨州之书。从谭嗣同的读书笔记《石菊影庐笔识》来看,它涉及我国古代著作几十部,他对其中不少的书都写有心得,可见,谭嗣同从我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吸取了营养,其中也不乏古代传统的民主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庄子》的“递相为君臣国,人人可以居之”,墨子的摩顶放踵之志,都对谭嗣同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因素的形成起了作用。谭嗣同在《上欧阳瓣姜师书》中说孔子是主张兴民权的,孟子“畅发民  相似文献   

17.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西北石船山著书讲学.世称船山先生。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学识博大精深,举凡哲学、宗教、艺术、天文历算,无不洞其精微,贡献卓然。他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最杰出的代表,其哲学体系,从本体论到认识论,从人性观到历史观都洋溢着伟大哲人思想睿智的光辉。他的诗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三部诗歌评选集:《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以及《薑斋诗话》中,余则散见于《尚书引义》、《诗广传》等著作。他的诗学思想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其诗学本体论略作阐发,以纪念这位伟大思想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那现实主义作品的光辉代表——《三吏》、《三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其中尤以《三吏》中的《石壕吏》最为杰出,是独秀于群峰之巅的珠穆朗玛峰。  相似文献   

19.
刘勰论《诗》、《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和《楚辞》,有如两颗各具异彩的明珠,两千多年来,一直在我国文学史上大放光芒。《离骚》是《楚辞》中的代表作,故人们以《诗》、《骚》并称。这两部艺术珍品,不仅以其不朽的艺术生命,给历代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养料,而且为我们总结古典文艺理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有价值的依据。我国古代卓越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他的杰作《文心雕龙》中,对《诗》、《骚》作了多方面的评论,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在今天还具有借鉴的意义。他说:“若能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酌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作家,无不是前人艺术遗产的继承与发展者。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继承也就不会有象样的创造。从周立波的作品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均带着浓烈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许多作品中明显地吸收和融化了我国传统小说的艺术优长,无论是他的名篇《暴风骤雨》,以及《铁水奔流》、《山乡巨变》,还是他的短篇小说《金戒指》、《盖满爹》、《山那边人家》等,无不表现着他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创新的轨迹。他在艺术上的见解主要地是由他在接触古典小说、戏剧、诗歌当中,惊觉于造化,默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