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及作用,对当代全球生态伦理的发展及实践显示了普遍而深远的意义。认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劳动则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关联的纽带,因此,马克思以劳动作为逻辑起点推演出他的生态思想:劳动既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中介,又是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手段;劳动的这种调整和控制功能一旦失效,就会出现物质变换裂缝而导致生态危机。对于生态问题的研究,马克思的绝世超伦之处更在于他透过生态问题的表象揭示出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即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异化,并据此探寻通过劳动解放救治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兴起,马克思生态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研究,揭示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从人类社会的角度展开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批判,指出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才是人类未来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生态马克思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代表人物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刘仁胜博士在其著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中详尽论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各个时期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重点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学术性、前沿性强,是一本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力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生态思想基本特征及其指导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考察了国外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情况和对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文献的分析,提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6个辩证统一和2个高度重视。认为正确地理解与把握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这些基本特征,并以其指导人们的行动,对于推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系统考察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进、批判性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充分吸收近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自然、社会和经济三大要素为鲜明主题的生态思想.这对于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对于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折射出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超前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思想是一个比较系统且完整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我国从革命开始阶段到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都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结合中国国情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这些在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是进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马克思思想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当然性的包含生态文明理论,这一思想是蕴含在实践唯物主义、社会批判和价值指向之间的,是以人与自然本质的科学认识及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环境辩证认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几十年的发展表明,牺牲环境获取经济利益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行为,所以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强调环境的治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循环经济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生态思想最值得推崇的就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并解决。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劳动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循环)过程,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却导致了"无法弥补的裂缝",这些问题也正是以后愈演愈烈的全球环境危机之实质所在。要解决这种危机,就必须进行社会性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变革,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对于我们今天倡导的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经济起步较晚,中国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在给我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治理环境污染,探求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马克思著作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包括自然生态思想、经济生态思想、伦理生态思想及环境生态思想,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洞察到资本主义制度对土地肥力的掠夺,揭示了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断裂,强调运用农业科学技术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论述了农业水利设施在亚洲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对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的新时代启示:应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多措并举,从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土地所有权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其中包含非常丰富的生态思想。马克思认为,无论是大土地所有制还是小土地所有制,都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人类要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不是简单的土地集中,而是要在农民自愿的原则下,加快土地流转。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在劳动就业、农产品绿色认证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企业管理思想与行为科学学派及其以前的管理思想家相比较而言,尤其是与马克思同时代的所谓管理思想萌芽阶段的管理思想家相比较而言,从对企业管理内容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上来说,更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马克思在论述个别企业生产和再生产理论以及在揭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市场与企业的关系)的过程中,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昭示了系统而全面的企业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3.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其中蕴含着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历史的统一、资本主义早期生态危机及其解决途径等,这些都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生态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研究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和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认为自然的异化归根结底是人与人关系恶化的结果,解决自然的异化必须通过社会变革才能实现。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这些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解决全球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尽管"生态"这个概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未明确使用过,也从未出现过,但在他的学说中却内在地包含有生态思想。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时期生产方式的内在缺陷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直接根源,他还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这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诞生埋下了伏笔。基于山西太谷玛钢厂环境污染的现实问题的思考,可以更直接形象地认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从而有利于人类得心应手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态财富是指能满足人的生命活动需要的生物体、生态力、环境以及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马克思的学说中含有丰富的生态财富思想.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生态财富是社会财富的自然泉源;二是生态财富体现了“二重”对象性关系;三是生态财富本身没有价值;四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破坏了生态财富.马克思的生态财富思想在当今时代有着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有利于克服工业社会以来在财富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片面的非生态的财富观;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财富增长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跨越发展思想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应有之义。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实际上包含着两种社会发展模式:自然发展形态和跨越发展形态。而跨越发展形态,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跨越类型:常规跨越发展和超常规跨越发展。而且,社会跨越发展本质上是跨越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发展变化环境下,马克思生产理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理论界对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缺乏系统性研究,对不同层次生产含义间的整体关联性探讨得不够,对于一些具体的生产范畴缺乏准确的定位,对于马克思生产理论的核心内容还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缺乏深层次的理论辨析和与现实问题对接的哲学探讨。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对于构建马克思生产理论的当代形态、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深化唯物史观研究、树立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的思想、人类破坏自然带来的环境问题思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等主要内容。当前,"低碳"概念的提出与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切实地摆在了人们面前。因此,科学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对于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璐在《经济学家》2006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谋求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理论探索的根本。但马克思并不是抽象地谈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是把这一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演变统一起来。其中的媒介,就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达到时间节约与整个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统一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