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构建FS(外资企业-国有企业)、FP(外资企业-民营企业)、SP(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FSP(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四种混合寡占竞争模型,研究各类企业的产能策略选择.结果发现,政府补贴是导致我国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在四种混合寡占竞争模型中,国有企业均出现产能过剩,同时,其产能过剩程度与政府补贴呈正相关关系;外资企业在FS、FP、FSP三种混合寡占竞争模型中,受市场竞争主体的影响,选择不同的产能策略;在FSP混合寡占竞争模型中,国有企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则出现产能不足.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去产能,还能弥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产能不足.最后,本文在坚持政企分离、发挥市场机制、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去产能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预算软约束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现象发生 ,这是理论界一直在探索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国有企业的公有制产权结构 ?还是企业前后期投资的时间不一致 ?作者提出了与上述观点不同解释 ,明确指出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存在 ,政策性负担是其根源。本文不仅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背景 ,也利用工业普查资料运用模型进行了分析 ,证明了其观点  相似文献   

3.
赵莹 《理论界》2009,(3):81-82
传统的政企关系是"父子关系",政企不分是导致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原因之一.在东北振兴过程中,要转变原有的政企关系,转变政府职能,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提高国有企业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行业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对于推进我国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发现:在中国金融压抑与关系型治理模式并存的背景下,金融关联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了产能过剩概率。银行关联企业的银行借款越多,产能利用率越低;但券商关联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影响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制没有得到实证支持。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金融关联导致的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在金融关联内部,银行关联和券商关联之间存在替代效应。此外,企业高管团队中女性比例越高,产能利用率越低;具备市场经验的高管越多,产能利用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虽然在软预算约束经济中,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要高效一些,但是与硬预算约束经济相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都降低了。正因为如此,政府才不得不采用行政手段以及信贷控制、土地审批这样的控制数量变量的手段来调控经济。软预算约束下的"投资冲动"和"消费压抑",加之特殊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经济的调整缺少弹性,导致经济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的特征来。中国的经济波动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原因,更有特殊的体制性原因。解决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本办法不是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需求管理和调节,而是必须通过改革来有效加以解决。在"产能过剩"、"消费压抑",同时国外需求由超常增长向常规增长回归的情况下,过度的财政扩张可能使中国经济再次陷入通缩的境地,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过度扩张则可能使中国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之中。  相似文献   

6.
传统预算软约束理论模型不是从计划经济或转型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忽视了赶超战略背后隐藏的政策性负担特别是战略性政策负担。本文试图通过自生能力来模型化预算软约束,模型表明,隐藏在预算硬约束背后的预算软约束是政府强加给企业的多目标造成的,多目标造成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硬化企业预算约束的一阶措施是消除企业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7.
国内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现象日趋明显,但产能过剩程度有多深,与传统产业过剩有什么区别,受哪些因素影响导致产能过剩,则有待探索。为此,本文区分了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评价内涵,按照光伏产业自身特点以及考虑其所处的经济周期和生命周期,构建了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多指标评价体系。针对国内光伏产业单一定性或定量研究的不足,本文采用云理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国内光伏产业处于"比较过剩"的状态,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减少或调整对光伏产业的行政干预,重视内需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的竞争领域中有政府、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三个竞争主体,三个竞争主体的预算约束都是软的。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竞争主体起制约作用的因素,对软约束竞争主体都不起作用。这是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形成的原因。化解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要注意:一、区别对待,多种措施并举,化解债务;二、硬化约束机制,防止国有企业负债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软预算约束产生的原因及硬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满城 《理论界》2009,(5):50-51
软预算约束现象长期以来好像是"非理性"行为,但是这种说法是违反经济学的基本假定的.因而有必要在经济学理性的假定下,探究软预算约束产生的原因.通过梳理以往的文献,我们发现,软预算约束的发生实际上是融资方和被融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下的理性选择.通过引入申请成本、审查成本和监督成本等交易成本,我们可以发现原来软预算约束的条件可能不再成立,这样原来软的预算约束便硬化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演进是国家战略(发展战略与改革战略)选择和金融资源禀赋状况矛盾的内生产物,改革者必须从国有银行成长的内在逻辑入手重新审视国有银行改革。国有银行问题的根源在于由于承担政策性负担所导致的银行预算软约束,从而使其丧失了自生能力。因此,国有银行改革必须首先着眼于剥离政策性负担,然后再着手解决公司治理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基础环境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制度分析表明,过度负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预算的软约束。而单纯依靠法律条文不能避免地方发债风险,技术指标限制的有效性又与其实施环境紧密相关。在构建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中,应注重政府债务跨期预算管理的建设,因为通过跨期预算的约束与体制外监督可以对政府举债行为进行限权,使地方政府发债竞争的预算约束实现由软到硬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竞争中性原则强调公平竞争、中立竞争、平等竞争、充分竞争,要求政府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在推动建立中性竞争机制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但部分国有企业仍存在政企不分、预算软约束、独立性较弱等问题,一些民营企业则存在家族式管理、资本无序扩张、经营者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继续建立和完善竞争中性机制有助于消除我国国有及民营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的问题,发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体制的经济增长效应,促进我国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有效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挑战,从而以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更好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企业、政府都应进一步确立中性机制的改革方向,提高国有企业独立性并强化其预算约束,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和监管水平,消除所有制歧视,科学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竞争中性规则。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过剩生产能力形成原因的不同学术观点,我们提出了厂商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要素窖藏行为假说,即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与冲击会导致产能过剩的形成。通过利用随机动态优化的方法建立了产能过剩形成的经济波动假说的数理模型,分析和刻画了由宏观经济波动引起的要素窖藏行为所导致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并利用1992—2005年分地区工业数据,采用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面的过剩产能测度和带有异方差和自回归一致(HAC)修正的混合回归模型对产能过剩的波动窖藏假说进行了检验,验证了"窖藏效应"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4.
对如何处理国有企业债务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和实践部门都作了大量的探索。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的债务危机有所改善,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及其处理。我们认为,国有企业长期处于高负债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因此,在预算约束没有得到硬化的基础上,国家寄希望于诸如搞增资减债、销债、免债等方案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根本措施需从改造国有企业的机制着手。我们最后提出了几点基于国有企业改造为目的的债务重组方案,希望能有助于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产能过剩可以分为一般的产能过剩与特殊的产能过剩。我国作为市场化改革为主导的国家,会产生一般的产能过剩;而作为转型国家,在政府与市场边界还没有划清的情况下,又会产生特殊的产能过剩。这两种过剩交织在一起增加了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的难度。对这两种产能过剩的比较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一是产能过剩是如何形成的,即谁是主体;二是产能过剩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包括资源配置、创新及技术进步等;三是产能过剩的治理机制。对于一般的产能过剩要通过市场的办法解决。而对特殊的产能过剩需要通过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必须从体制和制度层面来治理产能过剩。为此,要在产业的发展上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建立工业行业产能的统计监测和发布体系;要创造制度环境使企业成为投资的主体,产业的发展真正由市场决定。  相似文献   

16.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痼疾",不仅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系统风险。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是多个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既有市场经济本身的因素,也有经济转型时期体制机制不完善、发展方式落后的因素。借鉴发达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经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产能过剩的困局,是当前经济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解决产能过剩既要根据产能过剩的类型和不同行业特征,有针对性地采用办法,控制住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发展,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又要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产能过剩与地方政府进入冲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它不仅是一种企业行为,而且也是一种政府行为。地方政府对增长速度和职位升迁的双重激励,引发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并在产能过剩形成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首先要改变地方政府的进入预期,使地方政府行为合理化。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投资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然而过度投资形成的大量供给导致产能过剩,造成众多行业产品供大于求,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尤为突出。国民经济增长比例失调、地方政府追求GDP导致粗放型增长方式持续、低水平重复投资、投资产业层次低、投资过热消费不足、出口导向型的扩大外需政策和政府优惠政策都导致和助长了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及对策为:从外向型经济转为内向型经济、从投资驱动增长向消费驱动增长转型、协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以扩大内需化解产能过剩;如果国家创新体系能够在三至五年内攻克汽车、数码相机、电脑、船舶、飞机、工程机械、工作母机、光伏发电、新能源等事关国计民生行业的关键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民族企业中都应用这些技术,建立起自主创新的民族经济体系,形成完整独立的国民技术体系,顺应中国年轻人就业意愿变化,挖掘银发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则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国经济也可以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设计了一个关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国企业混合寡占市场的经济模型,并籍此将相关竞争结构、目标函数与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最优比例问题共同纳入了一个最优分析框架.本文的分析得出:(1)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最优比例须基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生产效率比较结果而定;(2)民营企业越多,则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最优比例越高;(3)外国企业数量的增加对国有企业民营化最优比例的影响没有确定的方向.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1)如若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政策,则须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市场,且当民营企业的数量不大时,须让更多的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2)如若民营化对杜会福利的影响并非一定优于国有化,则须正确审视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内在逻辑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BOT项目模式目前在我国的公共项目中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从公私合营模式已有实践情况看,“软预算约束”现象屡有发生,政府追加投资、给予政策优惠或是发放补贴等方式进行补救导致政府投资失控,大大降低了公共资金投资效率并影响政府绩效.通过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的有机融合,对公共项目BOT模式下出现的软预算约束现象的形成机制及软化边界进行研究.本研究不仅能提供BOT模式下的预算失控问题的有效解决思路,为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能为公共项目其他融资模式下的政府投资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