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并没有到达今包头地区,而是到达了今达拉特旗吉格苏台地区,因民国时期达拉特旗曾归包头县管辖,《清史稿》修撰时,达拉特旗正辖于包头县,因此被民国时的学者称为包头地区。康熙皇帝真正到达今包头辖区,是在第三次亲征噶尔丹时。两次亲征噶尔丹时所经过的内蒙古西部地方历史地名,绝大多数是用蒙古语标识,释读这些蒙古语地名,可以反映出以包头市为中心的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革命烽火迅速向中华大地蔓延。内地各省纷纷响应,举兵"独立"。这一历史巨变,也震动了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的内蒙古地区。在山西革命党人发动和影响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归绥、包头等地陆续爆发了反清起义,革命烽火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3.
常建华 《学术界》2024,(2):156-169
江西租山种植茶梓有各种纠纷发生。茶山经营出现在广大南方地区,山场将茶树与桐树、苎麻、杉木等同种一山,茶子是种茶树的重要收入。清代蒙古地区大量消费砖茶。南方一些地区挑担卖茶,寺院往往从事茶叶的生产与销售。茶铺茶馆深入社会,四川多以茶铺为名,安徽人开设茶馆,江浙吃茶于茶店。山西人到京城谋生开茶铺,顾客多旗人。直隶、陕西、奉天也有茶铺、茶馆,具有社交性。茶铺雇工的工钱,西部川陕地区每月四五百文,中东部工钱较高。纠纷导火索与面子问题有关,茶馆或路上当众被讨账是有伤颜面之事。茶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的交往中。礼仪性费用称作“茶果钱”“茶钱”。家中饮茶常备茶碗,茶碗有时因纠纷成为凶器。熬茶成为西部人的生活方式,因烧茶引发家庭夫妻纠纷的事例分布广泛,还有叔嫂、兄弟因饮茶引发的案件。  相似文献   

4.
论清代走西口对内蒙古西部社会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6,19(3):49-53
走西口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了清代内蒙古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减少了蒙古族人民对单一的游牧经济的依赖性;加快了蒙古草原与内地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重要城镇的形成;也沟通了草原文化与内地文化的联系,丰富和发展了内蒙古西部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5.
阴山学人     
《阴山学刊》2013,(6):F0002-F0002
潘若芸内蒙古包头人,1971年生,硕士,包头师范学院外围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翮译及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入职以来,累计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篇,其中4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独妒完成并出版论著一部,参编教材、论著两部,编译论著一册。  相似文献   

6.
口岸入境旅游流扩散转移特征研究——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也是我国重要的入境口岸之一,每天由上海入境中转前往国内各旅游区的入境旅游者不计其数.那么,上海的入境旅游者向我国西部各省市的转移是否存在一定规律和特征?本文通过对以上海为中转入境口岸的旅游流向西部地区扩散的转移态、转移密度、竞争态等的分析.得出了上海入境旅游流向西部转移的特征及从上海中转的入境游客对各省的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程度,从而为西部各省区制定旅游规划、开展市场营销、发展国际旅游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执政后不久,增设了六个新省份,使全国的行省总数增加到二十七个.国民党政府采取的这一行动使内蒙古中部地区出现了三个行省,即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同时,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额济纳两旗(清代的“西套蒙古”)被划入宁夏省.至此,内蒙古各盟、部、旗全部被有关各省分割统治.热察绥等行省的建立在内蒙古的历史上是一个大事件,它是近代以来  相似文献   

8.
【码头调】亦写作【马头调】,是一首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流传的古老曲牌,清代已盛行,因最初流行于商业繁盛的水陆码头而得名。后以民歌形式在我国许多地方流布。内蒙古西部区流行的码头调,是由“走西口”人群带入到这一区域,系内蒙古西部区民俗活动中一个重要歌曲品种。其歌词内容广泛,丰富多彩,语言淳朴、口语化,曲调多达数十首;它既可以一人演唱、二人对唱,也适于多人齐唱,演唱时多以锣鼓伴奏,很少用丝弦,节奏性强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阴山学刊》2011,(6):F0002-F0002
宁侠(1977-),山西省原平市人,中国历史文献学会会员。1998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任职于包头教育学院。2000年院校合并,人包头师范学院码列部工作。2002年,师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曹永年先生,200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考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文献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黄爱...  相似文献   

10.
韩雪屏,女,北京市人。1937年12月出生,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曾任内蒙古包头师专中文系主任。现任包头师专中学学科教育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及比较语文教育研究部主任:中国写作学会文章学研究会、阅读学研究会理事及常务理事;内蒙古汉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相似文献   

11.
郭尔罗斯前旗是内蒙古东部地区较早实行蒙地开放地区之一。郭尔罗斯前旗蒙地开放和抗垦斗争是有因果关系的,也是清代以来内蒙古地区蒙地开放和抗垦斗争的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动荡不安,地处北疆的内蒙古社会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形势。日俄势力的渗透和挑唆,加深了内蒙古地区的危机;社会的动荡不安,加深了内蒙古的落后局面;汉族移民大规模迁入内蒙古地区,使内蒙古由蒙古族游牧社会逐渐向蒙汉杂居、农牧并存的多元化社会转变。在清朝推行"新政"的形势下,为振兴蒙古族、救亡图存,内蒙古地区也开展了图强新政,开启了内蒙古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3.
奇洁 《阴山学刊》2013,(5):29-34
美岱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麓,是内蒙古地区建造较早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美岱召的建造以及发展历史对于明清时期漠南蒙古藏传佛教历史线索的厘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关岱召壁画中最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壁画当属大雄宝殿佛堂四壁。殿内壁画从多方面再现了土默特地方在明清两代蒙、藏、满、汉等多民族交流的盛景,诠释了蒙古族人民对于汉地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借鉴融和,继而产生的具有蒙古族审美特色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4.
张淑利 《阴山学刊》2010,(6):98-101
包头市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清朝至民国年间,以旅蒙商为主体的"走西口"移民大潮直接推动了包头旧城的形成;促进包头商业和金融业的兴盛、土地关系的变化和社会风尚的变迁,使包头成为"皮毛一动百业兴"的商业城市。  相似文献   

15.
毛丽娟 《理论界》2014,(6):105-107
清同光年间,随着各省官书局兴办的浪潮,云南官书局开始设立。文章通过对杜瑞联、崧蕃奏折的分析,认为云南官书局创办的时间应在光绪四五年间;并在云南官书局刊刻数量的统计基础上,对刊刻图书在出版时间、图书类型、印刷技术、图书发行等方面进行考察,揭示云南官书局对促进云南印刷技术、丰富云南图书馆的内容研究形式、促进云南与其他省份的图书流播、与国外交流情况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光绪帝的死因,一直是传言纷纷,为清代历史上的一大疑案。有人认为光绪帝是因病正常死亡,有的人则认为光绪帝为他人谋害致死。钟里满等专家,利用现代精密仪器,对光绪帝头发上的砷(即砒霜)含量进行测定后认为,光绪帝死于“急性胃肠型砒霜中毒”,学界多数人的认识为之一变。“光绪因病正常死亡说”,史料依据翔实充分,其结论本应是可信的,但由于这一历史问题的特殊复杂性,因而又具有诸多的不可信性;而“光绪帝为人谋害砒霜中毒说”,可能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即是客观事实了。但在有些问题尚未得到解释说明以前,即认定光绪帝确为他人谋害,死于砒霜中毒,尚为时过早。“光绪帝为人谋害砒霜中毒说,”是极其重要的学术结论,但还不是学术定论。  相似文献   

17.
吕强 《兰州学刊》2009,(1):78-81
肃州是清初我国西北因战争而繁荣起来的典型城市。基于辟邻蒙古“准噶尔”部的特殊地理位置,清初,这里不仅是西北边防重镇和交通枢纽,而且边贸繁盛并因此出现了著名的康乾“肃州贸易”,使肃州成长为当时西北“边陲一大商埠”,推动了肃州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地方经济的繁荣。但乾隆二十三年后,随着“平定准噶尔叛乱”的结束,肃州开始内附,其地位的下降导致城镇经济发展的回落。  相似文献   

18.
祁高飞 《齐鲁学刊》2012,(5):130-133
铁华吟社是清光绪年间活动于浙江杭州的一个重要的文人社团,晚于该地区较有影响的东轩吟社约半个世纪。不同于东轩吟社有专门的社集《清尊集》,铁华吟社没有自己的社集刊刻流布于世,故而关于该社的起讫时间、参与者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尚不深入。结合该吟社发起人吴兆麟的《铁花山馆诗稿》及其族侄吴庆坻的《蕉廊脞录》等作品进行探讨,不但可以考见该社团的一些基本情况,澄清许多事实,亦能对铁华吟社诗歌创作的思想倾向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