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塑性加工过程中的轴对称变形问题,提出了一种力学计算方法,论证了圆环坐标系的坐标变换法则和主要力学方程,然后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条件下的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圆环坐标系计算空心挤压制品的挤压力,其理论上限解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含体力轴对称弹性问题中精确解求解困难、传统有限元网格畸变免疫性差以及复杂问题网格密度大等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杂交Trefftz基本解有限元计算格式。在数值求解过程中,体力项的存在,会导致单元刚度方程涉及域积分,从而使杂交基本解有限元法只含边界积分的优势消失且计算效率降低。为保持该有限元法的优势和计算效率,可将问题的全解分为齐次解和特解2部分求解,来达到消除域积分的目的。[JP2]对不同计算方法下得到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准确、高效,对网格畸变有良好的免疫性。该有限元模型能更好地适用于对含体力轴对称弹性问题的数值求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文献〈1〉的错误,讨论了错误的原由,给出了等张力缠绕预应力的分布规律.等张力缠绕筒体既是一种实际的结构,亦是一种力学计算模型。作为后者,我们把卷取机卷筒单位压力计算也归入其中。筒体里的预应力计算,常见的有叠加原理的近似分析法。由于这种方法把缠绕过程中刚缠上去的一层仅作为提供压力的绕带(实际是两个弹性体的接触问题)。所以获得的应力场不满足相容方程。文献[1]首先提出了建立弹性力学微分方程求解的方法,并且考虑了绕带间的接触变形,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在求解过程中有差错,没有得到正确的解答,所以本文一并提出来再作一次讨论。为了方便起见,文中所用符号与文献[1]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按弹性力学空间问题,求解弹性地基上矩形厚板的变分方法。文中,按厚板计算的结果与按传统的薄板理论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并按厚板理论的计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竹篾层积材制造工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采用径向竹篾帘替代弦向竹篾作为构成单元,用中温固化型酚醛树脂胶替代高温固化型酚醛树脂胶,用“热-热“胶合工艺替代“冷-热-冷“胶合工艺,使用特殊设计的弹性厚度规和合理的板坯结构等创新工艺,压制出一种径向竹篾帘层积材.它是竹篾层积材的改进型产品,在性能和用途上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竹篾层积材.两者与之相比,径向竹篾帘层积材具有竹材利用率高、热压机产量高、能耗低、产品质量好和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在复合曲梁弯曲正应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给出其剪应力和径向应力的计算公式,从而使复合曲梁的应力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作为特例,也可以从本文所述公式得到单层匀质曲梁的相应公式.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成键原子中的电子屏蔽常数规则,推广了 Allred 和 Rochow 等人的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原子轨道电负性的公式,由此计算所得的元素特征价态的电负性与 Pauling 电负性值颇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根据结构连续化方法,采用完备的函数形式表示六边形核筒悬挂建筑结构中筒体在竖向集中力作用下的位移函数,并推导出核筒中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出核筒各部分的应变能.而后,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建立竖向集中力作用下核筒的应力场微分方程组,并确定了相应的边界条件,从而求解方程组得到了核筒的竖向位移函数方程.由此,得到了核筒整体位移及应力、应变和弯矩及剪力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剪切均质机转子系统转速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对均质设备工作的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挑战。课题组以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高速转子齿径向位移的数学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机械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以均质机转子的工作转速、齿全高、底厚和齿厚为变量,导出了转子最外层齿顶径向位移变形的可靠度计算函数。实例分析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该位移可靠度公式是正确的,实践也验证了该型号的高剪切均质机具有良好的工作可靠性。所得结论同时也为新型高剪切均质设备转子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五辊式无溶剂涂布各影响因子对涂层厚度和稳定性的微观影响,利用我国某公司生产的五辊无溶剂涂 布复合机进行实验研究,获得定间距、变车速推荐下的施涂样本。采用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施涂样本沿辊筒 轴向、径向的厚度进行拍摄,运用SmileView测量软件进行厚度测量,并结合称质量法验证结果的可信度。结果表明:在 实验参数下,轴向涂层厚度稳定性比径向涂层厚度稳定性要强;随着工作车速的增加,涂层稳定性有逐渐变好的趋势;涂 层厚度先变厚再变薄,厚度在200 m/min左右的工作车速下达到最大值。该研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变涂布 车速来调节涂层的厚度和稳定性,对实际生产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风资源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对风切变指数这一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风切变指数关系式,给出5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风切变指数;然后根据计算得出的风切变指数与幂律公式推算已知高度的风速,再利用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实测风速进行对比分析,选择误差最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到较为准确的风切变指数。选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某测风塔共3个测风高度一年内完整的实测数据为例,采用上述方法计算该地区风切变指数,结果表明由于地面粗糙度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不同地区的风切变指数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的风切变指数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风能资源评估时,应结合风电场的实际情况综合采用这5种方法,选取误差最小的风切变指数。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尤拉屯气田典型管柱在生产过程中高速气流诱发的振动问题,展开了管柱振动损伤研究,研究中采用了 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建立高产气井带封隔器油管柱振动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管柱进行了振动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离封隔器越远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幅值越大。详细地研究了全井段油管柱的轴向应力变化、屈 曲损伤和中和点变化,同时分析了不同位置和不同产量下,屈曲管柱与套管柱的接触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管柱 摩擦磨损损伤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定量的数据。最后对管柱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为管柱振动损伤预防措施的提 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矩阵奇异值分解来作空间谱估计的方法,即对由天线阵获取的数据所构成的数据矩阵作奇异值分解、删除来自噪声的贡献的诸最小奇异值以改善信噪比,并利用噪声奇异向量和天线阵的方向向量正交的性质来计算空间谱。除了奇异值分解算法本身给计算稳定性带来好处外,本方法的谱估计性能和计算量均优于近几年来国外广泛关注的一种谱估计算法——MUSIC算法。本方法可用于高分辨的测向系统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塑性加工力学理论分析了拉延变形过程,根据拉延变形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位移和凸缘半径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轴对称变形几何方程,求出了拉延变形的应变与凸缘半径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该关系求得了等效应变,为进一步研究拉延工序变形过程中的真实应力应变关系、求解拉延力和最大拉延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二维浅水流动的旋涡诱导速度公式,在已知旋涡场和胀量场时,由该表达式可确定流动速度场,对比分析了二维浅水流动中的涡运动与可压缩流动中涡运动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长庆低渗油藏,水平井从单井开发逐渐转为水平井和直井联合井网开发中直井产能研究较少的问题,从实际开发需要出发,以水平注水井和垂直采油井联合五点井网为例,运用保角变换、镜像反映法以及复势叠加原理,理论上推导出联合井网中直井的产能方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联合井网的直井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将理论计算公式和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引入修正系数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方程修正后计算值和油田实际产能基本一致。同时研究了水平井长度对井网产能的影响。对水平井联合井网开发油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循环温度的准确预测是保障固井作业安全和固井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特别对深井而言,水泥浆性能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预测偏低5 ℃会严重缩短水泥浆可泵送时间,易引发固井事故,温度预测偏高会延长候凝时间,甚至可能发生超缓凝,水泥柱顶部十天以上都无强度,延误后续钻进作业。为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固井质量,根据井下传热特点及施工流程,建立了一种新的二维瞬态注水泥循环温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固井前应多周循环钻井液,并适当提高循环排量,可以有效降低注水泥循环温度;(2)冬季最高循环温度低于夏季,尤其对浅井而言差别更加明显,冬季适当降低循环温度设计值不会影响安全泵注,而且能减小水泥浆体系设计难度;(3)深井温度系数高于浅井,井眼尺寸越大,循环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切块法对内侧减薄拉深工艺过程中坯粒变形区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推导,利用推导结果对影响内侧减薄拉探工件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给出了内侧减薄拉深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从19世纪末到如今,公共行政学在一个多的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此,有学者称之为范式的转型。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公共行政学还没有从根本上超出管理行政的范式。在我们看来,就公共行政学本身来讲,它的确还没有出现范式的根本转型。然而,同传统的行政观念或思想相比,它已是对传统行政观念或思想的一种根本转型。目前,全球行政改革运动的深入、持续发展表明,公共行政学范式的真正转型已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20.
由于汉诗悠久的传统,导致汉诗独特的意象系统,具体表现在汉诗意象的象征义方面,并不同于英诗的意象系统。因此,汉诗意象的英译,应该采取以意为主、以意为先的翻译策略。具体而言,对于名词意象的英译,应注意其联想义;对于动词意象的英译,应注意其精确到位。译诗应避免浅层理解之上的浅层之译,并努力做到深层理解之上的深层之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