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33-40
一些哲学家认为,经过适当的发展,元伦理学非认知主义能够解决弗雷格—吉奇难题,因而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理论,而另外一些哲学家则坚持非认知主义不能解决这个难题。近年来,多尔主张非认知主义能否解决弗雷格—吉奇难题的争论并不重要,因为即使假设弗雷格—吉奇难题能被解决,非认知主义仍然蕴涵一个新的问题——"一厢情愿"。然而,与多尔的观点相反,最新的研究表明一厢情愿问题并不独立于弗雷格—吉奇难题,因而它也不对非认知主义构成决定性反驳。但是,一厢情愿问题仍然是非认知主义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表明弗雷格—吉奇难题比非认知主义者原来预想的更难解决。  相似文献   

2.
魏屹东  武建峰 《学术研究》2015,(2):16-22,47
认知生态学是认知科学中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它所孕育的生成主义纲领已经发展为一个能与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相抗衡的研究范式。生成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认知哲学观,超越了传统的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认知研究纲领,超越了传统的认知科学范式。它自身蕴涵的认识论原则包括自主性原则、意义建构原则、互规定性和共涌现性原则、具身行动原则和脑身经验结构原则。  相似文献   

3.
价值情感主义是现代性的产物。世界观的现代转换、人的生存方式的现代位移以及启蒙运动论证道德合理性的失败导致了价值情感主义的产生。它拓展了价值哲学的研究领域,提示了价值哲学研究的内部困境;促进了个人自由。但它的实质是价值相对主义,它否定了价值的客观性、普遍性、一致性、确定性和非个人性,使道德评价和判断已全然失去统一性,并带来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4.
在休谟的道德世界中,情感代替理性成为道德评判和道德原则的主宰,扭转了古代伦理学的理性思维,开启了自我的情感世界。休谟认为,道德的区别来源于情感,这种道德情感,对自我而言,实则是一种基于苦乐感而来的特殊情感。同时,借助于人性中共有的同情感,个体自我的道德情感与他人相互传递、产生共鸣,普遍的道德基础和原则得以确立。重新审视休谟理论的情感特质,不仅可以展现他对丰富和发展西方德性论道德哲学形态做出的独特贡献,也能反思当下人们为解决现代道德危机所提出的“非此即彼”的僵固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5.
黄彦华 《理论界》2013,(10):42-44
作为道德哲学视域内的情感主义理论在西方道德教育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上世纪中后期,随着美德教育和品格教育在西方道德教育中的兴起,情感主义理论大受追捧.在我国,这一理论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试图将其引入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冀望有助于改善我国的道德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6.
卢梭以两个基本原理即两个自然情感自爱心和怜悯心为基础,构建了其“人性善”的人性论思想,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独特的自然法理论,进而通过其自然法思想,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取消了作为道德首要条件和前提的自由,混淆了善恶界限,最终导致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这种理论虽然看到了情感因素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但过分夸大了其作用,从而抽空了道德的根基,为主观任性和胡作非为打开了方便之门。分析和批判情感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偏失,对于现代伦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道德体系的构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4,(5):21-26
情感观念在黄玉顺构建的生活儒学和斯洛特构建的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二者探讨情感观念的视域不同,因此生活儒学中的仁爱观念、恻隐观念和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中的关怀观念、移情观念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这些分歧进一步影响了两位学者对情感与认知、情感与社会正义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撇开具体的分歧,一方面,生活儒学的本源情感观念可以为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奠基;另一方面,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对情感观念的精致探讨也可以为生活儒学的伦理学建构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战线》2008,158(8):40-48
  相似文献   

10.
11.
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与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解、误释和交际失败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普遍特征。这些特征是基于文化的差异对现实世界的建构方式不同而产生的。种族中心主义、文化原型、认知偏见及社会身份等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样,焦虑、不确定情绪、感觉不公、偏见及其他消极的情感反应以及它在跨文化交际接触中也会产生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培训来消减。  相似文献   

12.
吴新民 《东岳论丛》2011,32(2):63-68
所谓模态就是指事物或认知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等这类性质。所谓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存在于有关客体或者对象中的必然真。由此,人们不能因为事物或对象的本质、本质属性,有时具有相对性和多样性而难以认知,就否定事物或对象具有本质或本质属性。文章在阐述模态、模态认知和本质主义等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哲学逻辑的模态认知与本质主义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认知科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建设的情感维度——从社群主义的观点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社会建设的讨论,多偏重于制度层面,未充分考虑到主观维度.文章认为可以借鉴西方社群主义的视角来切入社会建设中的情感维度.因为社群主义的主张,最终诉诸的是对共同体的追寻,而共同体的实质就是共同情感,所以,关键之处不在复兴何种共同体,而在如何重建共同情感.在检视了当代社会对于情感的规训和利用方式之后,文章探讨了重建共同情感的可能性,并就忠诚之类的情感对社会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逻辑中的心理主义认为逻辑词汇的语义学内容在某些方面具有人类心理的某些特征。本文讨论了心理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反心理主义的基本论证。本文认为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之争事实上反映了对人类理性和逻辑之间关系的不同看法。从人类理性与逻辑之间关系的角度看,逻辑是理性动物的一种认知构造,而理性动物本质上是一种逻辑动物。逻辑是内在的心理的,而人类心理是内在逻辑的。在此基础上本文阐发了一种逻辑认知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5.
英汉"快乐"情感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乐"作为最基本的情感之一,是人类最重要最普遍的人生体验.在日常语言中,除了直接说出I am happy 外,我们更多地运用隐喻概念来表达"快乐"情感.英汉语"快乐"的基本隐喻概念是相同或相似的,这是因为对情感的认知和语言表达都是以生理现象和心理体验为基础的,而人类共有的身体构造和体验机制,决定了语言间具有共性.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因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民族历史背景,英汉"快乐"情感隐喻存在着一些差异,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带有民族风格的情感概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元伦理学与实践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的关系,论证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伦理方法之一是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情感在人类日益发达和体制化的教育中备受冷落,人类的情感世界由于缺少了应有的教育滋养而日趋萎缩。情感教育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但是从伦理学的视角来探讨情感教育还做得不够。本文从情感主义伦理学原理出发,探讨人类情感教育的伦理根据、内容和特征,旨在说明情感教育是一种感性的、体验的、情景的教育,而非理性的、知识的、空洞的道德说教。  相似文献   

18.
19.
康德道德认知主义的经典结论是道德之外没有道德动机,而哈贝马斯的道德哲学却赋予民族-宗教生活传统以道德动机的地位。不过,道德之外的道德动机概念的引入并没有动摇理性的自由认知对道德形成过程的决定作用,并没有破坏道德认知主义的基本原则,相反,感性的道德动机重新被理性的道德认知所整合。因此,哈贝马斯的道德哲学是对康德道德认知主义的修正和深化,而不是对后者的放弃。  相似文献   

20.
在“人性科学”的范式下,十八世纪的英国启蒙思想家逐渐发展出一种仅仅基于人类官能的情感主义伦理学。这一伦理学理论不仅不依赖于超自然的外在预设,而且还隐含着一条伦理理论科学化的内在脉络:起于从“性恶”到“性善”的人性论视角转换,发轫于“科学心灵哲学”和“实践伦理主张”两大基石,完成于以“同情机制”为核心的道德剖析。由此,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家把道德之善从“彼岸世界的救赎”拉回到“此岸世界的公共生活”中。对此有关人性善恶的情感主义启蒙逻辑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理解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在整个道德哲学史中的独特地位,还可为理解现代道德观念体系提供一个重要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