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然而20世纪由“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后来发生的民族解放运动,造成一种新的历史状况。在社会主义国家,剥夺资产阶级和消灭剥削制度,使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奠定着一种新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在取得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也程度不同地通过剥夺帝国主义的控制权、没收帝国主义财产,逐步实行国有化。这就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推行新自由主义,对世界工人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进行大规模阶级的、民族的复仇行动的背景。“夺回失去的天堂”,就是夺回此前被人民剥夺的国内外资产阶级的权利和财…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在我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随后,进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既实现了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又实现了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成为国家的主人。但是,在社会主义时期,还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种分配原则,是在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否定了几千年来剥削制度下的“劳者不获,获者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给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带来的第二个大灾难,是全国人民公有的生产资料被剥夺。国内的剥夺者依靠新自由主义改革政策剥夺了全国人民公有的生产资料,剥夺了全国人民公有的社会财富。私有化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核心内容。俄罗斯改革能不能实行私有化,俄罗斯经济理论界对此曾经颇有争议。格拉济耶夫回忆说:许多人写文章,提醒当局私有化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可是,当局还是采取了破坏性最大和最容易引起社会冲突的私有化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实行私有化。开始时,国有企业变成非国有企业的过程叫做非国有化,后来才正式叫做私有化。…  相似文献   

4.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阶级斗争,不是本来意义上的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的“特别时期的特别阶段”,是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的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 第一、在阶级关系上,昔日的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昔日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成为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剥夺剥夺者”,消灭剥削阶级的私有制,致使没有人能够剥削工人和农民。由此,无产阶级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一无所有”的阶级,而是掌有全部经济命脉的阶级。无产阶级又逐步改造小生产经济这个剥削阶级赖以存在和新的剥削阶级赖以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计划经济性质问题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通过剥夺剥夺者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此改变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形式,结束了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进入一个有计划发展的新时期。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必将是有计划地发展社会生产的预见,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①“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②。  相似文献   

6.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方针。实行厂长负责制以后,如何进一步确立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企业实行公司制后 ,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并没有改变。这是因为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地位 ;重视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作阶级。  相似文献   

8.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毛主席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作了科学的分析","从理论上系统地解决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性质、动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北地区某大型国有企业个案的实地研究发现,市场体制下国企工人的阶级意识源于在劳动过程中权利与利益被削弱或剥夺的过程。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国企工人逐渐从"国有工人"变成了"契约工人",这不仅影响了国企工人的生活境遇,而且影响了国企工人阶级意识的变迁。即国企工人阶级的认同意识从单位认同转向了阶层认同,利益意识从政治利益转向了经济利益,合作意识从一致转向了分化,冲突意识从指向国家转向了指向企业管理者。国企工人阶级意识的变迁深深嵌入在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制度逻辑中,而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制度、工资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等核心制度变迁成为国企工人阶级意识变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利益攸关的一个重要群体,研究其心态对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广州的档案资料为研究基础,系统深入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工人阶级的复杂心态,并探讨了影响工人心态变化的主导因素,认为国家对工人阶级意识的建构与塑造是工人思想意识发生巨变的关键因素,而阶级地位的优越感与现实利益的得失是影响工人心态的主要变量。  相似文献   

11.
考察社会结构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础。考察社会结构需要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方法不妥,结论难免有失。以往,分析民主革命时期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时,人们通常采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对此大家都无异议。问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逝世已一百周年了。我们纪念马克思,最好的行动莫过于把他为之耗尽毕生精力的伟大经典巨著《资本论》,应用于今天。《资本论》问世,以它无可辩驳的科学论证,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得出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的划时代的革命结论。《资本论》曾被誉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在全世界无产者中广为传颂。而对于资产者来说,《资本论》则是向他们“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资本论》的问世,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开创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治经济学。《资本论》创立了完整的剩余价值理论,同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论证,由此,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论》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不愧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正确外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经历了历史的洗涤,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是我们研究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指针.  相似文献   

14.
1.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是标志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的基本理论指导下,先是剥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继之又引导个体农民走上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产品的分配形式,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无产阶级在夺取了国家政权并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注意调整好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对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贡献贾玉珍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呕心呖血,特别是为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摆在全党面前的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对国情的实际把握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找到了一条在一个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不仅是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  相似文献   

18.
当无产阶级在俄国夺取了政权,并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以后,列宁就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提到了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俄国人民的面前。并向苏维埃俄国人民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俄罗斯从一个贫弱的国家变成真正富强的国家”。为实现这个目标,列宁制定了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和计划,并告诫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家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既要防止“拿政治  相似文献   

19.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实行生产责任制,调整目前农村中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势在必行。一九五六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村社会主义生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是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朽文献。在这些著作中,毛主席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头八年的经验,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十多年的经验,首次提出了关于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还长期存在的科学论断;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