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剑平 《社科纵横》2010,25(5):133-134
丑学以图像视觉的优势与宽视野改变消费社会的人文内涵与接收方式,颠覆当代教育个体的人文构建,以"生态"思维开掘消费社会的人性内涵,"颠覆"当代教育依存的社会生态、人文境况,表现出生态丑学教育的社会责任与践行使命。审丑多维度"置换"审美,进而厘清审丑的负增殖,倡导审丑正价值及其内涵的多种构建,凝聚人文因素呈现审丑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王静 《社科纵横》2011,26(6):126-127
现代社会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是一个陌生化的社会。身处异地的他乡人如何在陌生的区域和陌生的人群中营造一个熟人小社会,"祀孔"无疑是建立自我保护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透过民国山东会馆所营造的祀孔典礼空间,来考量孔子"礼"的价值标准是怎样变化为陌生人社会的一个准则。  相似文献   

3.
尚明瑞 《社科纵横》2010,25(10):49-50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如何才能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和带动大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是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和带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基础;其次,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关系是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和带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最后,切实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和带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王永祥  马忠 《社科纵横》2013,(3):106-109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仁"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以实现"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是其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则涵盖了孝、悌、忠、信、恭、敬、耻、勇等众多道德范畴。孔子的道德教育的成功是同其"言传身教、学思结合"、"克己修身、见贤思齐""、博学约礼、躬行有恒"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5.
朱淑华 《社科纵横》2011,(9):105-107
学者们对"彼、夫"与"其、之"的界定众说纷纭,本文把指称人、物和情况等,并且起连接功能的词视为指示代词,在此基础上考察上古9部传世文献,得出"彼"对举出现时,当句中"彼"与"此""是"对举,无论其出于何种句法位置,"彼"为指示代词;"彼"单独出现时,"彼"处于宾语位置,指称处所的情况(多为虚拟处所),"彼"为指示代词;"彼"处于定语位置,"彼"为指示代词";彼其"格式中,当"其"后除名词外,还有对该名词论述的谓词性成分,"彼"为指示代词。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学的视野分析,"中国梦"可以是由"中国梦"意识、"中国梦"制度和"中国梦"行为构成的协调有序的社会系统组成。其中,"中国梦"意识是"中国梦"的灵魂;"中国梦"制度是"中国梦"的规范要求和制度保障;"中国梦"行为是"中国梦"的路径。"中国梦"是由这三个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解析"中国梦"结构,对于认识"中国梦"的理论基础、制度保障和路径依靠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闫海燕 《社科纵横》2011,26(2):86-89
自2010年6月起",新一轮移民潮"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中国前两次移民潮不同的是,中国的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已成为新一轮移民的主力军。然而,所谓的新一轮移民潮的说法是否成立?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选择移民的理由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中国该如何应对"新一轮移民潮"?作者在归纳社会各界观点的基础上对上述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应对"新一轮移民潮"的重要对策,这对于中国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知识界对印欧文化百年研究积累的影响,"雅利安人入侵理论"始终位居学界主流,并进入印度与世界各国的教科书中,成为我们诠释印度古代历史的重要基础;时至今日,在后殖民学术批判风潮与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推波助澜之下,此一理论却俨然成为具有高度政治争议性的论题。影响所及,不光是在印度国内的学界,更波及全世界的印度学研究社群。究竟对于"雅利安人入侵理论"的争论如何影响当代印度政治发展?此一理论为什么又能引起如此惊人的政治效应?各方对于此一理论的基本立场差异又是如何?透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希望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回答。  相似文献   

9.
刘墉 《东西南北》2010,(4):37-37
到西安参加大陆的全国书市,一个老朋友跑来请我吃饭,还临时把他太太从办公室叫了出来。"你们临时赶来,家里怎么办?孩子谁管?"我不安地问,却见老友已经拨通手机,对着话筒喊:"爸爸,我们不回去了,你做饭,先吃了吧!""爸爸?"我问,"你那位退休的将军老岳父?"  相似文献   

10.
高美  赵欢 《东西南北》2014,(18):18-19
前段时间联合国官方微博的一条招聘公务员的消息引发热议。如何才能成为联合国公务员?待遇如何?有编制还是临时工?这份看上去"高大上"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联合国"招兵买马"是否会再次引发"机构重叠、臃肿"的质疑?  相似文献   

11.
朱淑华 《社科纵横》2011,26(4):108-111
本文在句法分析描写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篇章等角度,着重考察了"此(斯)"、"是"名词性回指的指示特点与规律,比较得出名词性回指中,"此(斯)"、"是"处于相同显著度的位置,"此(斯)"先行语位置的显著度却低于"是"先行语位置的显著度,由此推断,"此(斯)"的指示功能要强于"是"。  相似文献   

12.
王尚银  陈和 《社科纵横》2011,26(5):57-59
一般地,社会行动总是会指向某个目标或多个目标。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社会行动的目标选择更多地会指向经济利益。而主体要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采取团体行动是较佳的选择方式之一。不过,社会行动会受多种情境因素的影响,"利"、"理"、"情"、"缘"就是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吴春燕 《唐都学刊》2011,27(3):48-52
七八世纪的日本飞鸟、奈良时代因集中出现了八代六位女天皇而被称为,"女帝世纪"。学界普遍认为,这一时期女天皇的频出源于顺利"过渡"、"中继"皇位。然而,在考察了这一时期女天皇继位的社会、政治背景之后,笔者发现,"女帝世纪"的形成与当时母权制遗风浓厚的社会习俗以及皇位观念和皇室继承制度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李艳 《唐都学刊》2011,27(5):110-112
古代的蔬菜是农史、饮食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说文解字.艸部》所收"藜"、"莱"、"藋"为例,单看解释,三字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而通过考察可知,"藜"是古人常食较粗劣的野菜,"莱"为藜的别称。"藋"与"藜"同类,其"灰藋"一词得名之由是因其叶背面灰白且植株高大,并非因"枝叶翘趯"而名。"灰藋"后世方言音变也称"灰涤"、"灰条"。  相似文献   

15.
BOYI 《东西南北》2010,(4):57-57
中国自古就号称礼仪之邦,说话讲究一个"礼"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去,但偶尔看到和听到的却常常是误用。比如"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之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届党的代表大会都在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梦"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中坚力量,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消费无所不在的时代,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为大学生所认同、接受、践行和传承,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这需要我们深刻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文化消费转向的原因、现状以及影响的内在机制,从而提出文化消费视域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女性成才刍议张润萍中国女性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觉醒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由被压迫、被奴役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经过了艰苦的斗争。现阶段,在立志为振兴中华而成才的人流中,女性的阵容越来越扩大。那么,如何才能使女性成才呢?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作以探讨。人才是社会的...  相似文献   

18.
彭鹏 《唐都学刊》2010,26(5):74-78
"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与性、道、命、理等范畴一起,构成了一种包含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在内的完整的体验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可以称之为中国心文化。心文化将"心"分为"道心"和"人心"两个基本的层面,并试图通过"内求于心"的直觉内省式工夫达到"人心返道心"、"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心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而且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吴艳 《社科纵横》2012,(3):36-37
中国进行的历次乡镇机构改革都难以逃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怪圈之中,为了解开让乡镇处于怪圈之迷,本文以民族行政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宗法"、"官本位"观念,"集权"观念,"人治"观念,"封闭保守"观念的民族行政文化对农业税取消之后民族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以便从中找到阻碍乡镇机构改革的根源,进而有针对性对乡镇机构进行改革,从而实现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20.
杨知宜 《东西南北》2011,(10):13-13
2000年回国的陈丹青,"意外地"成为了一位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以及鲁迅研究者,而作为艺术家的陈丹青,却日趋陌生,他还在画画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