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产业转移 ——日本与亚洲的“四小龙”;广东接纳香港、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中西部面对一条客观经济规律 ——产业转移 从一般意义上讲,产业转移,就是生产力的空间转移,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常见的情况是,一种产业在甲地兴起之后,随着甲地经济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出现,其生产成本日益上升,比较效益逐步丧失,这种产业就要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向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乙地转  相似文献   

2.
1956 年夏,我于湘西吉首民族中学初中毕业,我当然非常想继续读高中,将来读大学什么的。可这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梦。家里兄弟姐妹多,实在太穷了,父亲身体不好,娘太苦了,我是男伢儿中老大,应该义不容辞地挑起家庭生活重担。所以,我没有报考高中,一门心思想找个穿四个口袋衣服的岗位(国家干部)。但石兴禄副校长却一再动员我报考本校高中。最后他把我娘请到学校,苦口婆心地对她说:“大嫂,这伢儿肯读书,能读书,你们就让他读吧,将来他会有出息的。我们苗家人缺文化啊,为了我们苗家的将来,你们就多受点苦吧。以后他的衣食住行你们就不用管了,我来…  相似文献   

3.
1998年5月我姨妈被一辆货车撞倒致残,更不幸的是,虽然总算找到了驾车逃逸的车主,车主却拒不承担赔偿责任,只得向法院起诉。负责这起案件的是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王仲伟,他奔走于医院、交警队、法院和出事地点之间,走访群众,调查取证,找有关方面交涉,工作了两个多月时间,促成双方达成了协议,使我姨妈得到了医药费、伤残费、精神损失费赔偿。我们要借贵刊一角,向王仲伟法官发自内心地说一声谢谢。  相似文献   

4.
他叫贾宝明,是个孤儿.我想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下他的班主任阜葆琪老师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 阜葆琪老师是陕西省宝鸡市金台中学的数学教师,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荣膺教育部授予的金质奖章.这位草原牧民的后代,蒙古族女教师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将近30个春秋. 听我说明来意,贾宝明非常高兴.看神情,他象是得到了一种满足和慰藉,激动地搓着手说:“太好了!太好了!我早就想把我们阜老师写一写了,可惜没那水平.”接着就满怀深情地讲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难忘这条街     
大江东去,浩浩荡荡.大江养育着这条街,养育着这里的人们.这条街,似乎没有人注意,可我天天从这条街上走,总难忘那少年时代.这条街,里把路长.很久以前,只是十几间破旧的茅草屋.半个多世纪前,我国化学工业的权威范旭东先生在江边建立了"远东第一大厂",西大门就紧紧连着这条街,这条街就冠上了"西厂门街"的大名.这是我国人民刚刚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母亲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些钱,买了一台熊猫缝纫机头,找人做了一个木头框架,抬到这条街的东头,在一个小店铺里,扎起了劳保手套.  相似文献   

6.
春节前批准我回家探亲,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我正在准备东西,台长王建林来了。他一进门就笑咪咪地对我说:“可不要忘记带《毛泽东选集》噢!”我点着头回答:“不会,这保险忘不了,还有什么交代,你就说吧!”我们俩不在一个台工作,可是我俩的肠子却象接在一起的直筒筒,从来都是直来直去的。他这个人很喜欢找别人谈心,许多同志也喜欢找他谈心。特别是谈到学习毛主席著作,他就越谈越起劲。所以,我一提起  相似文献   

7.
一岁将除,不仅新旧年代即行交接,且是新旧世纪更替的前夕.置身此际,个人是微小至极的.若你问:还能做什么呢?我说:想些什么吧.是的,我在想.我在想人——想我自己,我的母亲,我的老师;想写春泥中的每个脚印……他,四十年代之初,生于大兴安岭东南麓雅鲁河畔.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和蒙古族的母亲随着台湾籍的父亲,南下松辽平原,再从渤海航经黄海和东海,去往那陌生的、号称“婆婆之洋,美丽之岛”的亚热带故乡. 似如一种回游而溯源的鱼,当八十年代伊  相似文献   

8.
1926年的初夏,我离开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坐船经上海回到北京,向党中央北方局汇报了情况以后,就住下来休息。过了几天,赵世炎同志忽然来找我,说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举办了一所“农民运动讲习所”,有十几位蒙族同志要去学习,让我去送他们。他最后对我说:“你若是想留在那里学习,也可以。”我一听说到毛泽东同志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去学习,感到非常高兴。我这次所以脱离黄埔军校,就是想搞群众运动。关于毛泽东同志,我早就听说过,以前在广州时虽然都住在一个城市里,但却始终没有机会见过面,这次要到他主办的讲习所里去学习,哪能不愿  相似文献   

9.
"爸爸很想你.爸爸还很想检查你的作业."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开幕那天,大会堂休息室里拥着买本次人代会首日封的,总有上百人吧.但在信封里只写进这样两句话的,怕只有他一个.他说因为忙,所以只写了这两句.而我却想,在西安那边的儿子读到这样的信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警策与箴言因简而触及心魂,凝练之中表达与包孕的是断然超乎于泛泛长言的深意.所以,怕不仅是因为忙,他才写这么两句吧?本来是想谈点别的,比如他的厂子,他的卓越的经营与销售,但两个小时过去了,却怎么也没有脱开那个话题:关于教育.我问:"你是怎么办起这个西安五金机电设备厂的?"他说:"我想,我们回民单纯依靠商业,不能提  相似文献   

10.
他说不上老,但也有一把年纪了。按理说,人过半百,经历岁月苍桑,对世事一般都看得比较淡,心态相对平和。虽说不上心止如水,但也不会像年轻人那样,轻易让心头泛起波澜。然而,近年来吴名高却感到心态起了变化.常常不知不觉从心底会涌动起一种莫名的兴奋。我想,肯定会有一只神奇的手.轻轻拨响他尘封的心弦.悄悄打开他情感的闸门。不然.兴奋从何而来?我说得  相似文献   

11.
虹莲 《民族论坛》2006,(5):61-61
她嫁给他的时候他已经50岁了,一个50岁的男人还不结婚是不正常的。她比他小20岁,30岁的她花一样,虽说要开败了,可还美丽着。家乡的人都以为她傍上了大款,只有她知道他到底是个怎样的男人。他只是个普通的男人,黑,丑,一口的黄牙,媒人当初说的时候可没这么说,只说是个过日子的男人,就因为当年成分高耽搁了,一直没找上媳妇。那会儿没找上媳妇的都去山区找,有四川的,有承德的,有湖南的……几千块钱就能带个媳妇来。男人也托人带媳妇来,就是这个死了丈夫的女人。媒人说男人富着呢,改革开放后靠手艺吃饭,小日子殷实着呢。女人因为当时想急切地逃离…  相似文献   

12.
夜好静.伙伴们都睡着了.睡得好香甜.我轻轻地推开门走出屋子,外面也是如此地静.鸟儿睡了,昆虫睡了,连夜间值班的夜莺也静静地睡去了.我不敢大口出气,不敢快走,好象每一口气都会惊醒一个生命.可我又不能象他们一样去做我的梦.我想白昼的太阳,想夜晚的生命,想那些失意的,得宠的朋友们,想在同一个城市共读日月的,也想遥远遥远的活着或死去的.  相似文献   

13.
我騎着車子,从同心县城出發,到張家灣水庫工地去。这一带是回族人民聚居的地方。来到楊庄时,天要黑了,我就找庄上楊大爷家借宿。楊大爷七十开外了,是个乐观而詼諧的老人。晚飯后,他泡起一壶茶,我們坐着随便聊天。忽然,有个小伙子闖进門来,但在黯淡的灯光下,看不清他的臉。楊大爷沒等他开口就問道:“王队長,媳妇找回了嗎?”王队長一眼看到有我这么个生人在座,被問得囁囁地說不出話来,猛地掉轉身跑了。楊大爷并沒有挽留,却放出一陣爽朗的笑声。我莫名其妙地追問是怎么回事。楊大爷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茶,笑着給我講了一段故事。剛才进来的那个青年人,名叫王志剛,二十二岁,是这村生产小队長,住我隔壁不远。別看他年輕,干起活来可是把好手,对人又实心眼。村里有个姑娘叫楊秀兰,把他給看上了。两人好是好,就是不提結婚的事兒。你猜怎么着?原来秀兰也是个好强的閨女,一心要想爭个劳动模范才結婚呢!倒是志剛他  相似文献   

14.
最新的计划     
我又出差到那龙社去了。这是一个僮、瑶等民族杂居的地方。翻过两个山头,一个沸腾的场面一下展现在我的眼前。千锄万镐交错挥落,成千人组成的担运队像几条游龙。在铁镐的叮当声和人群的歌声中,一个个山头低了下去,堤壩一尺尺伸长、长高。我在人群中找来找去,想找社主任接接工作关系,了解一下工程进展情况。忽然看见小顺子和社主任在不远地方高兴的谈着什么。我过去和他打了招呼。见他腋下夹着一包表册,知道他还有事等着去办,赶快说明  相似文献   

15.
财产公证     
她有些小性,总觉得丈夫对她不够好,而她的收入又比他高出很多,一旦他负心,自己未免太吃亏了。于是便常有意无意地试探他:"如果有一天咱们离婚了,你是不是会把财产都给我?""那怎么行?你又不是我的人了。"丈夫总是笑着逗她。一天晚上,他们闹了别扭,她很严肃地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丈夫也很严肃地说:"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一心一意想的就是和你过日子。如果你对我们的婚姻实在缺乏信心,我们可以补做一个财产公证。"  相似文献   

16.
沙生在深深的山称,天在造选的边书,,我有往着廷育几畏春,打最向挂着您啊,北京1从边若到花京有万里路程,仁守准在梦中总要米回几十遏,装或落黄金般璀璨的答稳,育着苹果梨*,赶着雪台的羊群··,,二尽誉我是朝鲜族,糠言不通,心头可屹立着一座雄律的天妥阴,找战斗在边署的农业第一袋土,总是消怀理想,和您一起前九您把温资的阳光易进我的肯猛,沙该着我胸中的热皿溯禽翻液,毛圭希就佳在您那兑,啊,您是大阳约坟乡哟,北京竺北京行,我多么想犯您高声短吟,和您一起,乖您一起,我的服晴亮易易,我的歌声震天云,您舔我的恩情怎旅用言捂炭达尽。 有多想化作…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清华同方文化传播公司要拍摄一部“100位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专题片,我有幸间于导演之列。第一批选定对象中就有袁隆平,他是湖南的,我也是湖南人,自认非我莫属。其实我非要把他争到手,还另有原因:湖南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老全是我湘西老乡,也是袁的得意门生。因为同乡之谊,他答应尽力协助安排。我随即赶赴长沙,接待我的魏干事告知,袁隆平到省里开会去了,明天即可安排拍摄。我暗自窃喜,以为大功成矣!然而不曾想后面的事,遭七周八折,喜怒丛生,轶趣横呈。当天晚上,全主任带我去袁隆平家做礼节性拜访,我也想和…  相似文献   

18.
我相信我的青春早已被军衣染成了绿色.从15岁的那个冬季肩起一个战士的职责,我便把十七载最绚丽的年华留在了兵营.我结识了太多太多的战友,只有他是极特殊的一个:我与他接触的时间极短,留下的印象却极深极深;我与他分别的岁月已经很久,但对他的思念却愈加强烈;我把他当作我的兄长、挚友和知己,而我却不知他如今身在何方!他,就是我的班长、蒙古族战友敖泽.敖泽算不上英俊,但很威严;个子不高却透出健壮与慓悍.听排长一二三四地交待完如何照顾我的要求之后,他很标准地立正敬礼答"是",然后转身向我伸  相似文献   

19.
<正>说几句似是题外的话。一日,省城一位企业家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他出资为某山区建一所希望小学。当他把一卡车水泥运到山脚下时,招呼山上的山民将水泥运上山,没料到,山民双手一背,问他扛一袋水泥上山给多少钱?他说这是给你们寨建希望小学的。还要钱?山民说那又怎么样,我们还是要钱的。气得他连夜又将水泥拉回来了。  相似文献   

20.
去年十二月六日,是湖南花垣县百货公司营业员全玉英的假日.这天上午,她在家洗衣服和被子.刚洗完,大门外飞进一声不大流利的汉语:"全(钱)大姐!全(钱)大姐!住在这里吗?"喊声刚落,一个壮年的苗族妇女,穿过天井,来到全玉英面前,又继续问道:"全(钱)大姐住在那里?"全玉英满面笑容地站起来说:"我就是全玉英,有什么事,进屋坐吧!"随即,拿把小椅子让这位苗家妇女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