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视觉和听觉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了解和掌握审美感官特点,就可以在美的形象诉诸感官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可以更、有成效地在美的世界里邀游。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在审美活动中人的视觉和听觉的不同特点,了解和掌握审美感官的特点,就可以在美的形象诉诸感官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可以更有成效地在美的世界里遨游。  相似文献   

3.
王蒙作为一个感官型作家,在其小说中呈现了大量感官书写,其中听觉书写尤为显著。听觉元素在王蒙小说中的积极参与对人物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聆察”王蒙笔下人物形象开辟了一条新路径。王蒙通过对人物“语音独一性”的摹写表征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和地域等个体标识。在声音的现代性叙写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意识流淌也与听觉感知紧相连属,表现为人物的“心声”、联想的听觉化和与视觉结合的听觉印象。同时,人物内在的生命状态与外部世界的声音景观同频共振,展现了在历史与时代浮沉中虽经历坎坷却仍充满坚定意志与希望的“王蒙式”艺术生命形象。  相似文献   

4.
“苍凉”是张爱玲小说永恒的主题。张爱玲凭借对感官敏锐的感受力,细腻地捕捉生活中触觉、视觉和听觉元素,运用通感策略将不同的感官互相交织起来,具体表现为触觉上的疼痛与压抑、视觉上的艳丽与阴郁、听觉上的热闹与凄清,三者互通照应,建构了一个独特的、立体而又可感的苍凉世界。  相似文献   

5.
人生在世,除了实“用”、求“真”、向“善”,重要的还有爱“美”.对“美”之所爱,即对事物的美的存在之爱,亦即爱中生成的美感.美感的意义在于,一是它决定着美学必然是关于美感之感的学科;一是它直接美涉着人回到人本身,物回到物本身,是其所是,如其所是,从而美感具体而微地呈现着自由感、生命感、陶醉感和美的本体同一感.  相似文献   

6.
哈代的诗歌借助听觉上的音乐性来展示情感,同时注重视觉上的美感;二者完美的结合,形成了听觉上的音乐美和视觉上的形式美,体现出了高超的结构技巧。  相似文献   

7.
通感探微     
自1962年钱钟书先生在《文学评论》上发表《通感》以来,这个概念已逐渐定型并广为流传。什么是通感呢?通感是人的感官相互沟通,不同的感觉器官同时作用于某一客观形象,从而产生新颖深邃的境界,令作品形象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的一种审美感觉。比如臧克家在《春鸟》中这样描绘歌声:“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歌声本诉诸于听觉,但将它比附为星星后,成了视觉形象,于是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了。更奇特的是诗人居然可以从象星星的歌声里听出“灿烂”来,只有视觉才能感知,所以听觉视觉再次高度融合,创造出了迷蒙美妙的意境,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近年来,人们对通感的认识基本趋于统  相似文献   

8.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的歌唱是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有机结合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歌唱的外部动作和技术技巧的设计和运用,一是要弄清它与表现歌曲情思的关系,把握好声音律动和歌唱外部动作的指向性和知觉联想性,让观众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反复转换,从感官享受与精神享受相统一的高度来正确深刻领悟歌曲的音乐美;二是要以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需求与歌曲所表达的人的欲望和意向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深刻理解作为内在依据;此外,还要从生理学、心理学、文化学和哲学的角度加以审察和协调。  相似文献   

9.
“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是黑格尔的一句名言。这个命题虽然是为他所宣扬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张服务的 ,但在强调形象对于美和美感的重要性这一点来说 ,无疑是合理的 ,是正确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 :“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重要地位。”因为世界是无数矛盾的统一体 ,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 ,而矛盾着的双方 ,无不表现为具体形象。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 ,就无所谓美 ,也谈不上什么美感。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美 ,重要的就在于它成功地反映或表现了生活中的具体形象 ,语文课本里的许多文章 ,就描述了不同时代、不同方面的众多的具…  相似文献   

10.
视觉诗是一种改变诗行的排列方式 ,切断诗句的正常语序 ,孤立和突出事物的形象因素 ,充满绘画感的诗歌。英汉视觉诗在情感符号和语言意象化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们都能在书写变异、语篇衔接等方面产生视觉美感。  相似文献   

11.
人类感知和确立外部世界的途径主要依赖生理的条件获取“形象”,在哲学上,肉身感官形象和艺术创造形象可分为具象与抽象两类。视觉的“眼见为实”表明了眼睛的具象性——空间的具象性,听觉的“耳听为虚”,表明了耳朵的抽象性——时间的抽象性。这是人类最特有的生理/文化现象。基于人的生理构造的艺术抽象,声音能够先于视觉走向“抽象”的生理/文化的基本条件,体现了耳朵感官基础上的声音抽象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声音的抽象也就是对时间的抽象。这是音乐之所以抽象的时间逻辑,也是建立在视听生理基础上的抽象维度。人类的生理基础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人类的文化行为决定了人的精神行为。人的视听感官的矛盾决定了人类在抽象、抽象思维和抽象艺术上的对立与统一。人类抽象意识、抽象概念和抽象艺术的存在使自身摆脱了一般生命的限度,进入了一个智慧生命的阶段。从人类听觉艺术抽象化的发展来看,追寻时间的抽象意义一直是抽象艺术的绝对维度,因此,我们可以研判,视觉艺术的抽象化发生与发展也一定是建立在空间维度上的时间意义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视觉诗是一种改变诗行的排列方式,切断诗句的正常语序,孤立和突出事物的形象因素,充满绘画感的诗歌。英汉视觉诗在情感符号和语言意象化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能在书写变异,语篇衔接等方面产生视觉美感。  相似文献   

13.
文艺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时代的作家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往往也在塑造着他们的理想——创造着他们心目中的美的形象。他们通过美的形象来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表达他们对美好的事物的憧憬和追求。作家们是怎样塑造他们心目中的美的形象呢?多数作家笔下的这类人物大都外形俊美、才力过人而且道德高尚,总之是一些彻头彻尾、彻里彻外都  相似文献   

14.
“文艺是依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马克思自古至今,一篇篇名作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作品饱含着作家文人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生命。一切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审美的结晶。语文课本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语言美、思想美、艺术美为一炉,语文学科是最富有美感的课程,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科目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唤起学生对课文美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语文教师不能仅仅采用理性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不应该成为语文知识的冷静甚至冷漠的介绍,更不应该成为机械…  相似文献   

15.
西方形式美学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充分暴露出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脱离人的现实生活,认为美在于物体的单纯的抽象形式,不管人们是否发现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把人看作纯粹的自然的人,或者夸大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轻视物体形式的作用。事实上,审美活动是主客体互动的结果;美不是由抽象形式结构单一决定的,对称、和谐、整一、秩序的物体形式不能单纯地决定事物的美与不美;美不是某些事物固有的属性,美感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积极主动性,美感仅是人对事物的评价,它无法摆脱人的心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审美、艺术”是建构美学、文艺学理论大厦的最基本的范畴。对这三个基本范畴的深入辨析和研究,是打开关学、文艺学大门,探索其全部奥秘及其历史发展的重要契合点和切入点。五十多年前,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当时还是一个26岁的青年学子,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勇敢地投入了全国美学大讨论,并以《论美感、美和艺术》(《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长篇论文给中国美学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今天讨论“美、审美、艺术”的问题,看似是旧话重提,但仍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能够立足时代的多变,结合当今的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和美学、文艺学研究实际,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本期发表的四篇论文,虽然提出了些问题,但需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王祖哲在《概念分析:快感、美、美感、审美与艺术》一文中认为,“快感”、“美”、“美感”、“审美”和“艺术”是关学中的五个基本概念,但分析发现,“快感”、“美”、“美感”和“审美”是含糊不清的。这是美学陷入停滞和混乱局面的原因之一。对美学有积极意义的概念只有“艺术”,而艺术及其相关经验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郭勇健针对王祖哲的文章认为,《概念分析》通篇都是把“美”视为一种生理学的“快感”或心理学的愉悦,而未把“美”作为价值来对待,从而也没有把“审美”经验视为对审美价值的领会与享受。由此带来的一些观点,如把快感、美和美感全部放逐出关学领域,把审美与艺术完全等同,并进而将美学与艺术哲学完全等同,都显得过于彻底,未必合理。王蓓则对王祖哲文中关于审美和艺术“是用两个不同术语表达同一个概念”的说法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审美与美的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也绝非“没有关系”。从形象概念出发,作为动词的审美就是对形象(美的或者丑的形象)的欣赏。审美并不是艺术,而是以艺术形象为主要欣赏对象。时宏宇也分析了美、审美与艺术三个重要概念,认为虽然美的概念具有含混性和开放性,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不能因此就废弃,“美”的存在对美学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审美与美不能混为一谈,审美就是感性,对事物形象的把握;艺术与审美不能等同,艺术的界定,应回归“经验”。(主持人简介:李衍柱,男,1933年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7.
“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口之于味,有同嗜焉’”。(转引自何其芳:《毛泽东之歌》,《人民文学》一九七七年第九期)毛泽东同志关于“共同美”的这一观点,一般被理解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阶级的人,可能对同一审美对象产生相对共同的美感。这种理解固然有道理。然而,美感是美的反映,美是引起美感的源泉。不同阶级的人所面对的各个审美对象,如果不是客观存在着美的某种相对共同性,那种相对共同的美感又从何而来呢?所以,所谓“共同美”,首先应当是指客观存在的美本身的相对共同性,它是由不同价级的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积极的相对共同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当人类尚未诞生之时,地球上一切事物,尽管已经存在,并且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不  相似文献   

18.
论“视觉时代”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媒体“读图时代”和电子媒体占主导地位的“影像时代”的来临,诠释了正在进行的文化的“视觉转向”——由“语言文化时代”向“视觉文化时代”转变。文化生存的基本形态由文字的阅读转向形象的观看,引起了文化精英的普遍忧虑。文章认为,形象的兴起并不必然地带来理性文化的危机,因为形象同样可以达成对事物的深层认知,形象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往深处看,语言的衰退也并不就是受形象挤压的结果,文化的审美化才是“视觉时代”必然来临的深层原因,而文化的审美化又是植根于文化个体生存状态改变的历史背景之中的。  相似文献   

19.
宗教的美学理想和美学需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在能够按照“美”的要求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因此,他说“劳动创造美”,又说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事物”①。换言之,人的审美需求、美学理想、美感意识,必然会体现在人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学者出于自身的学理合法性论证和美学建构的需要提出“多感官融入”式的自然审美理论,并在其中刻意淡化视听两种感官感觉的地位。然而这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忽视视听审美原本具有的重要作用。关于自然的视觉审美,“如画”理论虽有关注形式特征、强调主体的组织化等不足之处,却依旧呈现了自然美特定的本质性维度,因而可以作为自然视觉审美的代表性范例。自然的听觉审美并不要求做出能得到普遍认同的审美判断,其独特之处正在于审美的多元化特征,想象的、具象的、隐喻的、类比的、气氛的等都是有价值的听觉审美方式。本文拟探讨建构一种无器官身体的“通感”审美,将自然的视觉审美与听觉审美统一起来,从而在本体论层面为当代自然美学的重建提供一种异于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自然审美经验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