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地方志具有地方性、连续性、资料性、时代性和可靠性等特点,这是地方志的共性。但方志是以记载某一地区事实为职能的著作,由于各地的地理形势、山川气候、物产资料、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所编方志内容必然各具特色。西藏自治区所编撰的专业志、地区志、市志、县志既具方志共性又各有其特点。文章结合中国藏学出版社所出一系列西藏自治区新方志,对其特点作了分析和介绍,对全面了解西藏自治区新方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元代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白晓清元朝建立前后,当蒙古族统治者经略黑龙江之初,曾给当地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如乃颜、哈丹之乱,进一步导致“民废耕作”、“连岁饥荒”、“百姓离散”。忽必烈平定乃颜、哈丹之乱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促进了黑龙江地区各民...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黑龙江地区是蒙古、索伦及东海女真等游牧渔猎民族聚居的地区,清兵入关对这一地区各民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清兵入关缩小了清朝中央政府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政治影响,延缓了清朝政府在黑龙江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建设,削弱了清朝政府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军事支持,减少了清朝中央政府与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经济联系,在政治、军事及经济等方面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使沙俄入侵有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4.
元代黑龙江各族的工商业,在其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简略,考古发掘尚欠充分,人们对黑龙江各族的工商业尚不甚了解。为此,本文试图根据现有的材料和史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手工业元代黑龙江各族手工业生产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此时黑龙江蒙古各部中的手工业还不曾从家庭手工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上的独立行业。为满足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的需要,制作~些简单的牧业生产工具、日常生活用具以及粗糙的皮毛制品等。畜产品是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原料。妇女们以羊毛织毡、捻线,以皮毛缝制衣帽,用皮…  相似文献   

5.
方志编纂     
方志编纂青海历史上高尚气力,人文不竞,虽设官建制较早,而地方志书的编纂则较晚。明代以前,青海无地方志。到明嘉靖时邑人张芝始纂修《西宁卫志》,惜早已亡佚。万历时刘敏宽、龙膺编纂有《西宁卫志》,杨应据编纂《西宁府新志》时曾睹残卷,参酌借录。该志原书亡快,...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因水名省,境土广远,土膏沃衍,风俗醇古,自古创建制度。 黑龙江古属幽州,其源甚远。随着时代之嬗变,疆域、方位、称名,时亦不同。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设置将军、副都统统辖,置行省。光绪间,改设大黑龙江巡抚,置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7.
浅谈元代黑龙江地区的站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是黑龙江地区驿站发展较快的时期。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在黑龙江地区一些交通要道上设置“站赤”,①其管理亦随之加强。元廷在黑龙江地区设置站赤,主要是为传递军情、诏使往返、官吏调迁、征敛贡赋及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辖等军事、政治目的服务。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定都大都,以大都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在各条驿道上设置站赤,遍及11个省。《元史·兵志》载:“站赤者,驿传之驿名也。盖以通达边清,布宣号令,古今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于此者也。凡站,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其官有驿令,有…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达斡尔族赫哲族的音乐舞蹈艺术舒展一、文化背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离不开哺育这个民族成长的地域、自然,以及这个民族在成长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往。各民族在往来中,各种文化的撞击,交融,演变,发展,必然产生文化新质,形成各民族独...  相似文献   

9.
文物所指的是人类在发展历史中所遗留下来的遗物,这些遗物对于研究人类的发展历史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通过文物我们可以打开一扇历史的窗户,穿越千百年来对一个时代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这些了解包括了对其风俗、文化物种、社会观念等不同方面,可以说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进行部分的还原。金代文明是一个较为神秘的文明,它出现于我国宋代时期,与宋代并存了一百多年,并且由于其本身是女真族建立的文明,又与宋代文明进行了深度的融合,使之具有着极为独特魅力的文明,黑龙江是金代文物的主要出土地之一,对黑龙江出土的金代文物进行考证和研究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的。本文将会对黑龙江出土的金代文物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任玥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222-223
文物所指的是人类在发展历史中所遗留下来的遗物,这些遗物对于研究人类的发展历史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通过文物我们可以打开一扇历史的窗户,穿越千百年来对一个时代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这些了解包括了对其风俗、文化物种、社会观念等不同方面,可以说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进行部分的还原.金代文明是一个较为神秘的文明,它出现于我国宋代时期,与宋代并存了一百多年,并且由于其本身是女真族建立的文明,又与宋代文明进行了深度的融合,使之具有着极为独特魅力的文明,黑龙江是金代文物的主要出土地之一,对黑龙江出土的金代文物进行考证和研究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的.本文将会对黑龙江出土的金代文物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1.
清代前期,黑龙江流域地区以畜牧、渔猎经济为主,只在大河谷地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农垦据点。乾隆以后,第二松花江平原农耕区逐渐形成而且不断扩展,至清代末年,农业种植经济在松嫩平原占据了主导地位,为近现代黑龙江流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第二松花江平原农耕区的形成与扩展第二松花江是连接辽河流域与黑龙江流域的水陆交通要道,清初经营黑龙江地区时调兵运粮就走这条水道,其后修建的驿路交通线也大致沿其河谷走向。其流经地区平原广阔,土地肥美,农垦条件很好,乾隆初年,大量关内贫苦农民冲破封禁,越过柳条边移垦这…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京旗文化是由清代回屯京旗在黑龙江地区长期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形成、由黑龙江满族人世代相承,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遗存指的是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和文物.黑龙江京旗文化遗存是黑龙江本土珍贵的历史文化宝藏.在重视历史文化的新时期,为有效保护和开发黑龙江京旗文化遗存,应当根据其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制定科学的决策.  相似文献   

13.
元代黑龙江地区的屯田白晓清元朝统治者将接收的金、宋遗留下来的官田,没收的旧皇室和一部分贵族、大官僚及大地主的土地,接收的一部分无主之田与各种荒闲之地作为政府掌握的官田,除了赏赐宗王、官吏和寺观外,普遍地进行了屯田,以收取地租增加国赋。元代屯田,规模庞...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少数民族数量众多,历史悠久,大多是由东胡系、濊貊系、肃慎系的古代民族发展而来,具有我国北方民族的典型特点.萨满教作为原始性宗教在黑龙江少数民族中分布广泛,长期存在更是北方民族研究中的难解之谜.虽然有些学者在研究北方少数民族及萨满教的同时,涉及到萨满教在这些民族中流传长久的原因.但一般也仅仅从生产力水平、地处偏远、民族素质等方面分析,还没有人认真从这些民族的政治社会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从黑龙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少数民族的贡献吴克尧,包海凤解放战争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村社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一场决战。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为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笔者将结合编修黑龙江民族志所搜集资料,...  相似文献   

16.
清代,黑龙江流域各族的捕貂业成为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部门,是居住在这里的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获取衣食之源及同外界经济交流的主要生产行业,在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貂(此指紫貂,亦称黑貂、林貂)是一种哺乳性动物,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山林中则盛产这种动物.自古以来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就利用自然环境为其提供的优越条件以捕貂为业.史载,早在挹娄时期,其地"出好貂",称为"挹娄貂".在东沃沮的"租税"中就有貂  相似文献   

17.
民间文学是各民族同胞以本民族生活为“蓝本”,“就地取材”集体创造而来的口头文化遗产,凝聚着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思想精髓。几千年来,随着中华民族逐渐凝结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学也在“多元”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性,这在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便有诸多例证。以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民间文学为例,分析其在说唱语言、表现形式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体现的黑龙江区域少数民族共同性,及其在精神品质方面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性。这将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区域民族共同性与中华民族共同性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金代黑龙江地区的农田规模郝庆云,魏国忠金代是继渤海之后黑龙江地区开发史上出现的新的高峰,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尤其获得了惊人的迅速发展而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不少学者已在这方面著文立说,各抒己见,特别是黑龙江省考古界的朋友们根据大量考古资料写出的文...  相似文献   

19.
清代柯尔克孜人东迁到黑龙江时,有达本、额其格、嘎博韩、蔡音德热、博勒德热、害热格斯6姓.清末民初,分别改为汉姓吴、常、韩、蔡、郎、司,后来在蔡姓中又能分化出一个"刘"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柯尔克孜族姓氏逐渐增多,由原来的7个增加到20多个.这表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姓氏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赵心愚  杨璇 《民族学刊》2023,(11):136-144+171
《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是《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出版后编纂的大型提要性方志目录。西藏地方志是中国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一提要性工具书清代西藏方志的著录及条目内容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一是将部分非方志著作纳入著录,所著录的康熙、雍正时期的西藏方志多为行记;二是著录存在遗漏,在清代西藏方志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及影响的几部志书未见著录;三是部分条目的内容有误或不准确、不完整,有的条目未言及志书编纂特点及志中具有资料价值的记载。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影响清代西藏方志的收集整理及资料的挖掘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方志史及西藏方志发展史的研究。本文旨在与西藏方志研究者交流,同时也为“总目提要”今后的增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