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文化软实力:基于中国实践的话语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创新话语,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的创新理论概括,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了重大突破,它既是指导我国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我们社科理论界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建国后20余年,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实现了两个巨大转变:一个是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领域树立的一面旗帜,因此,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好弄通就更为重要,尤其要把握好它的客观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燕楠  温辉 《理论界》2012,(9):103-105
新批评是英、美文学理论界乃至整个西方理论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一些基本论点和方法已在西方文坛,尤其是美国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方法中留下了无可消除的印记。新批评与形式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既是一种形式主义研究,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价值研究,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宗教关怀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与国际交往中,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它难免有经济和文化殖民的性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保持和坚守本民族特有的那些东西,而不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不到自己而迷失方向.就妇女与性别研究而言,它既是女人的,又是人类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是学术的,又是政治的;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而怎样在多种矛盾的交叉点上寻求契合,如何使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得到统一,怎样在"合理"与"合法"的过程中发展自身,并将其成果贡献于全人类,是当代包括妇女与性别研究在内的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对此,李小江的<女人读书>等著述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孙群  孙宇 《南方论刊》2012,(9):8-1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三代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拓与顺利发展的过程,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深化的阶段。人民群众在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可谓精髓,有助于加速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步伐,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回顾我党90年来制度建设与创新,尤其是政治制度建设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不难发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困难中不断开拓、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在渐进中不断深化的,从其90年的历程中我们得出如下重要结论:制度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这既是对建党以来我国政治制度建设与创新经验的总结,又是今后继续积极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走向。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的伟大实践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邓小平对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特殊地位和重大贡献。今后还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9.
"与时俱进"的科学性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定阶段,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形态。它既是相对于传统集中计划经济而言,又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言。由此出发,我们不能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也不能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传统集中计划经济的不同特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共性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的利益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以满足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统筹兼顾等基本原则,立足国情与时代发展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深化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加强利益协调、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为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是由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利益矛盾调处机制、利益约束引导机制、公民权益保障机制等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特定的历史渊源,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现实的矛盾,矛盾的解决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来思考。从熵的定律这一视角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分析,无疑会成为我们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矛盾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组织分化、阶层分化、利益分化及价值观分化等现象,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形成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社会整合功能,充分利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资源整合社会,使得社会生活的权力、制度、组织、价值体系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4.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为了纠正党内种种不良作风,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立足具体实际,强调党员干部必须践行“两个务必”,克服居功自傲、贪图享乐的思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把预防和惩治腐败相结合,同贪污行为作坚决斗争。这些探索是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初步总结,对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系统梳理这些思想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契约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契约在追求平等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公平问题。克服社会契约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使社会在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下发展,是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契约与身份二者关系入手,尝试在契约社会的整体构架下,建立“有限身份化”的相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概览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可划分为古典主义的、近代自由主义的、现代国家主义的以及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等六大模式。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基本原理对之加以审视,可以为理解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新型关系提供一种维度,从而对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王浩雷 《云梦学刊》2007,28(2):67-70
民主集中制有其历史的形成过程。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有机结合,是民主和集中辩证统一。加强民主集中制,首先,要科学把握党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的正确与否对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情况的影响,其次,要注意把健全民主集中制与完善党内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的实际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党的民主制度建设,再次,要结合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和作风状况,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8.
解继丽 《学术探索》2012,(7):169-172
"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曾经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从发展的角度认识这一思想,是比这一思想本身更具有意义的问题。技术是人类发展的现实承载,对人的行为包括学习行为都有着重要影响,是分析学习行为的可靠尺度。从技术的发展与学习行为变化的关系来分析,可以发现"教育即生活"是工业社会时期的一种特殊显现,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阶段性。在信息社会中,人的学习开始摆脱教育影响的桎梏,学习将融入到人的全部生活之中。"学习即生活"将逐渐成为人的一种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9.
权利救济关系着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这是任何社会走向和谐的重要条件;权利救济关系着国家权力滥用的有效防范,这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权利救济关系着公民与国家之间冲突的和平解决,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20.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标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创新机制,形成了党的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三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