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概要评述了20世纪中国清代文学研究的成就.20世纪,中国学术体系和学术价值观向西方转型,清代文学研究在80年代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清代小说戏曲的研究较之于前代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另一方面,清代的诗文研究遭到长期的冷落,直到钱仲联先生80年代后的倡导,其才开始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整个清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正是在80年代后,结束文革浩劫和全国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民国时期、新中国十七年与20世纪80—90年代,其中出现过两大批评范式,即心理学批评范式与政治批评范式。心理学批评范式肇始于20世纪20—30年代,是民国时期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的一股重要潮流。新中国早期,文艺批评界将英美乃至西方现代派文学一律贬斥为“反动”、“颓废”、“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学,政治批评范式由此诞生,并出现了第一次范式转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爆发的现代主义文学大论争是两种批评范式所代表的不同学术理念和价值取向所表现出的公开对立状态,而90年代批评界“话语上的改口”是第二次范式转型的标志。在两次范式转型过程中,学术话语的历史传承与“话语平移”发挥了同等重要的作用。而当下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评价的“合法化”状态,是学术研究的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幽默小说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幽默概念的复杂和模糊性,研究界对中国幽默小说的研究表现得十分谨慎。目前幽默小说的创作成果已经为把幽默小说作为文体类型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研究资源。就目前中国当代文坛的创作趋势而言,这种研究在挖掘幽默小说特有价值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文学多样性的健康发展。幽默小说创作在经历了文革的断裂期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又以新的姿态出现在文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幽默小说发展呈现三种态势,在文化特征上表现为沉重和无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被压抑的族群身份认同逐渐复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表现出对各族群文化的自觉追溯与探寻。这一文化寻根现象最初显现为文学表述空间由政治转向文化,后在寻根文学思潮影响下寻根意识与现代意识得以强化,又由于形式主义理论的影响,少数民族作家自觉探索艺术形式的创新。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潮流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清代黄河上游区域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代黄河上游区域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讨论的热点问题主要是关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以及左宗棠的历史功过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研究的视野转向了对这一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涉及农业开发、生态环境、农业技术、商业贸易、少数民族经济、人口与社会经济等问题。从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对该区域史的研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遵守学术规范;二是开拓研究领域;三是拓宽研究的视野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界对学科建设和意义重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其中的"新国学",通俗文学、旧体诗"入史","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和"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等问题给予了具体分析和积极回应,认为中国现代文学近年来所出现的意义重建和学科反思的学术思潮,与20世纪80年代初的方法论突围不同,而是在全球化背景中对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全面反思和焦虑,有着扩大意义空间、重建新的学科地位、重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责任和社会价值的多重意图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由于与主流文学观念不协调,文学批评的修辞论视角在20世纪很长时间里几乎被中国批评家遗忘。80年代文学修辞批评的复萌,经过了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它是在传统文学观念的一尊地位发生动摇、文学创作中形式因素被凸显,以及对20世纪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引介逐渐走向深入的情况下发生的。文学修辞批评在80年代的再度出现,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有关中国电影的学术研究可以分为中文和外文两个部分,其中中文是主体。中文发表的中国电影研究学术文献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这些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零星的,之后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一直延续至今。由于政治、历史和工业的原因,三地的中国电影研究在一段时间内都以本地区作为重点,同时对其他地区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加以研究。在方法上,大陆电影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政治和意识形态为主要切入点,到八九十年代则转向以美学、文化和工业为切入点;香港和台湾的电影研究以工业、历史和类型作为主要关注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两岸三地的电影研究对彼此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关注和互动。在新世纪, “华语电影”这一超越政治边界、涵盖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的新概念为中国电影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视野。以外文发表的中国电影研究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中在欧美以英文发表的成果居多。它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日益成熟,并对本土研究产生影响。今天,中国电影研究(或 “华语电影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领域。
关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出现了涉及西夏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但是缺乏稳定性;80年代以来则形成了以西夏故地宁夏刊物为主体,其它地区刊物为辅助的多元化格局。在西夏学的发展历程当中,以学术期刊、学术机构与出版社为主的学术园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现代主义文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促进了中西思想文化的交融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特殊历史因素的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者们才开始重视现代主义文学这一研究领域,此后有关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也才逐步得以广泛、系统和深入地展开。  相似文献   

11.
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过程可为三个阶段:前学科化时期、学科化时期和跨学科时期。前学科化时期是指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从属于汉学研究并逐渐向独立学科发展的时期。由于现在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起始时间是1917年,因此,作为其学术研究的前学科化时期是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至20世纪50年代末。学科化时期是指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经脱离汉学研究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时期的时间范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跨学科时期是指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学科,而是与哲学、艺术、科学等诸多学科交织起来。这一时期的时间范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当下。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清代学术史的研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半期 ,梁启超、钱穆等资产阶级史学家在研究中 ,力戒门户之见 ,注重揭示各种学术思潮与流派兴衰的内在因果关系 ,重视汇通中西文化的学术思想及方法论的探讨 ;中后期 ,以侯外庐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清理发掘了清代学术史中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近二十年来 ,清代学术史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 ,内容涉及对清代学术史的专题研究 ,也有对清代某个学者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胡适“近世哲学”的思想概念的反思,综合20世纪以来有关宋明理学与清代学术的研究成果,超越宋明理学研究与明清之际学术研究两大阵营对立的各种观点,力求更加全面地看待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对中国现代学术与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钱谦益与柳如是的诗集中存有许多彼此唱和的作品,从"诗史互证"的角度出发考察这些诗作,可以对钱柳因缘进行深入的剖析。剖析诗词中的钱柳因缘,并非只着眼于钱柳二人,而是通过这个视角去观照和审视那个时代的文学思潮以及文人的心路历程和价值选择,从中可以感受到明末文人注重个体意识的张扬以及对传统价值体系的反叛。另一方面,明清易代这样的宏观时代背景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时文人面对改朝换代这种巨大历史转折时,内心所经历的复杂情感变化以及灵魂深处的痛苦挣扎。  相似文献   

15.
以<20世纪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为考察对象,厘定其文学思路,探讨其问题框架及其学术突破和研究方法.认为该著作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之关系,从历史流变、精神遇合和话语方式等角度,把该论题推进到整体关照和综合研究、价值整合与规律探索的学术前沿.进而反思了"从文化考察文学"研究方法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20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史学的建设历程,以往论者关注的重点,多集中在理论、方法、观念或学术成就的总结方面.从制度层面上说,中国现代史学的制度建设酝酿于清末,几经曲折,至20世纪20年代,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的组织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制.它的运作,对以后直至当代中国的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体制,就其基本框架而言,显然仿自西方近代的学术运行模式,其间虽也有人注意到对某些传统制度的借鉴问题(如清华国学研究院之兼采旧书院制度等),但总的来说,效果不著.另一方面,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其对西方制度的引入实际上又是残缺不全的,最明显的是没有建立起自己较为稳定和独立运作的社会性学术基金资助体系(当时较为规范的这类机构,其资金来源多半与国外有关),以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某些学术研究事业的持久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7.
清代学者获取学术信息的方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一是通过当面交流获取;二是通过往来函札获取;三是通过撰写序跋获取;四是通过购买、借阅图书获取;五是通过相互赠书获取。上述学术信息的获取方式基本上符合清代(尤其是乾嘉时期)的学术、文化、经济、交通等发展水平。及时获取学术信息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重复研究,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清朝与朝鲜之间发生了多起越境事件,甚至直到19世纪末,在双方朝贡关系解体之前,边境违法事件仍时有发生。在这一过程中,清朝政府处理边境事务的立场及态度,包括对越境采参、非法屯垦等问题的处理,前后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最初的态度强硬转变到后来的较为宽容。本文通过关注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清朝与朝鲜之间的越境事件及雍正、乾隆年间两国外交议题之莽牛哨设汛事件,探讨18世纪清朝统治稳定后如何展开与朝鲜的外交关系,进而解析18世纪中期清朝与朝鲜的相互认识及边境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的"女性文学研究"专栏,自1996年设置以来,经过几年的坚持与努力,自2001年起成为固定栏目,每期刊登2—3篇相关研究论文。至2009年底,已经刊发成果107篇,成为国内女性文学研究领域唯一长期刊登相关研究论文的学报,为国内相关研究者交流成果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所刊发的文章,范围涉及我国30年间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的各个分支,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有相当的影响力。随着稿件质量的提高,该专栏今后将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夷夏之辨是传统的政治理念。19世纪末顽固派以此作为拒绝向西方学习的挡箭牌 ,对历史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0世纪初革命派以此为推翻清廷统治的思想武器 ,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夷夏之辨 ,是决定近代中国政治思潮演变的主旋律 ,是全方位理解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学术思想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