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国家在民族地区办企业与地方利益关系问题的主要表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7%,但居住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2.9%。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在民族地区的比例很大,如据统计,全国可利用的草原,有99.4%在民族地区,全国林木蓄积量的55.1%,水力资源蕴藏量的52.5%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各类矿产也很丰富。因此,国家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民族地  相似文献   

2.
十三大重申: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繁荣,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这是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占全国总面积60%以上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的。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来观察民族问题,我们看到:第一,我国各民族都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社会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二,少数民族社会主义社会大多数还处在更加初级的阶段(有的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西部地区主要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4%。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民族地区达6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4。3%。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新形势下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安全,缩小东西部差距,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有80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4%,而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则占全部国土面积的64%,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相对都较为落后,如何才能促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呢?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思考。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难题 要探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对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形势作一正确的估价。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论析陈时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居地占全国面积约60%。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全国现代化的难点。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有赖于民族地区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则是发展该地区科技生产力的最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这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重庆是一个有54个民族成分的多民族的直辖市,是全国14个民族工作重点地区之一,具有少数民族人口多、比例高、聚居区幅员广的特点。全市共有4个民族自治县和一个按民族自治地方对待的市辖区,少数民族人口达198.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4%,民族聚居地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0.5%。…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历史的转折时期,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各民族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由温饱进入小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占全国国土总面积64.3%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如何,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影响到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聚居地区民族问题特点和发展趋向金炳镐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每个少数民族都具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中国在各民族聚居区已建立了159个民族自治地方,其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3%,其人口占全国总人I了的13.5%,其少数民族人口占...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差距到底有多大?胡鞍钢55个少数民族居住在占2/3的国土上,他们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对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关系重大。本文具体讨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差距问题。一、8个民族省区与沿海地区比较按各地区人均GDP相对于全国人均GDP水平划分为4个收入...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国有企业,在过去、现在和今后都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民族地区中的主要经济基础,而作为整个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民族地区国有企业则另有独特的优势,它与沿海特区的海外贸易、投资融通、技术进口和加工的国有企业优势比较,具有原材料、能源等资源型的基础工业的优势。换句话说,国家要发展,要建立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非得依靠民族地区不可,非得加强民族地区的公有经济为主的国有企业不可。民族地区国有企业既重要又有优势,但当前它与全国的国有企业一样,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压力,活力不强。这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目前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达6,000多万。民族地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7%。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国家坚持马列主义的民族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还是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教育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状态仍没有从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六个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问题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和现代化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妥善应对和及时处理好民族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向前发展,是一个必须努力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民族关系所体现的平等、团结、互助就是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平等的民族关系体现了各民族间地位和权利的同等性,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地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各种公民权,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诚信友爱的体现。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族人民增进了解、互相帮助,营造和睦的社会氛围。因此,我们要把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与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统一起来,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秦在东 《民族研究》2002,(2):104-105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与我国整个国民教育发展之间,始终存在着某些不协调或不平衡的方面。这不仅使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或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继续扩大,而且也严重地制约着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孟立军博士的《历史性超越——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2001年获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一书,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模式、运作状态、实施过程及其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同时又指出: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要采取有效政策加以扶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加快发展。”这样,就把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与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惠照顾统一起来了,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延续性的体现。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党的民族优惠政策的关系及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民族地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民族和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发展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思考马连龙一西部地区包括川、贵、云、藏、陕、甘、宁、青、新、桂、内蒙古等11个省区,面积约68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8%。1990年人口约3.2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4%。这里有40多个民族,文化环境多...  相似文献   

17.
改革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方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石佳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55个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4%以上,要在这样广大的地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必须依靠少数民族干部。“没有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就不要...  相似文献   

18.
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本刊评论员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它集中代表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搞好改革开放,加快"...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54个少数民族、2个民族自治州、21个民族县、30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24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3%,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40%。这一基本省情,决定了民族问题是全省改革发展稳定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小康,就不会有甘肃省的全面小康;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甘肃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一、甘肃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基本现状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5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239.97万人,占总人口的9.26%。主要聚住在2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共21个民族县。民族地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