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正申继《陶渊明探稿》、《陶渊明集译注》、《陶渊明评传》3部系列研陶专著之后 ,又连续出版了二十世纪陶学论史的《二十世纪陶学论著》和二十世纪陶学评论集《陶渊明及其研究论》,把陶渊明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二十世纪陶学论著》,论析代表性的治陶专家 ,梳理 2 0世纪陶学的发展历程 ,评价创新性的论陶观点 ,展示 2 0世纪陶学的突出成果 ,完整演示了整个 2 0世纪的陶学里程  相似文献   

2.
在世纪之交 ,有机会参加第二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 ,能够跟中日的陶学专家一起探讨陶渊明的诗歌 ,我作为一个陶渊明研究的新兵感到非常荣幸。我在一本书的自序中写道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 ,所以我翻译他的诗。”前两年学陶、译陶和研陶的一点微薄收获 ,是奉献给各位专家的两本小书 :《英译陶诗》和《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 ,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以便进一步修订和提高 ,努力使国内第一部陶诗英文全译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译本。陶渊明是汉字文化圈中深受喜爱的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世界级的大师是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陶渊明诞辰1620周年,江西省文化厅以及九江市、县有关单位于1985年7月30日至8月2日,在九江市召开了全国首次陶渊明学术讨论会。十四个省市的八十多位陶学专家和陶学爱好者出席了大会,他们提交了六十多篇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本文就大会讨论以及各自论文中所涉及的主要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剖析清人极度儒化陶渊明现象及其成因。笔者以为 ,清人儒化陶渊明达于极致 ,这与清代倡儒道理学、遗民文人群体尊陶热情高涨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并就清人对陶渊明的儒化与宋人对陶渊明的神化进行了简要的对比论析。  相似文献   

5.
自颜延之以来,评价和研究陶渊明的历史已长达一千五百余年。历代作家、学者发表的论陶意见汗牛充栋,其中有许多精到的见解。苏轼就是陶渊明研究史上一个十分突出的人物。整理前人的论陶,取其精华,判其得失,这对于推动今天的陶渊明研究,少走弯路,超越前人,将是一件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陶渊明思想渊源”研究,着重论述了当代陶学家徐声扬先生治陶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作为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他的诗文创作成就少为人知,诗名为画名所掩,对陶渊明的接受是其诗文作品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一创作特征历来没有得到学界的关注。高凤翰对陶渊明的接受是全方位的,不仅在诗文中用到陶渊明的典故,也化用陶渊明诗句,模拟陶诗意象,欣赏渊明志趣,仰慕渊明为人,还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田园诗。高凤翰对陶渊明的接受贯穿其一生,在高凤翰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都能发现陶渊明的影子。在诗文作品中如此大量有意识地拟陶、和陶、用陶,不仅在清代中前期文坛,即便是整个明清时期,也是为数不多的,高凤翰在清代陶渊明接受史上的地位应该受到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论陶不论是观点、方法、文风都开辟了陶渊明研究的一个全新时代。他格外看重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认为陶是屈原之后第二位最具个性的作家 ;从三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陶“潜伏的特性” ;认为陶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其根本的人生观是自然和自由 ;提出和论证了陶享年五十六岁说。他在治陶方法上中西结合 ,注入鲜明的个性 ;在创作和做人上也受陶影响。他接受陶渊明有自娱、写史、启蒙、恋乡等数种动机  相似文献   

9.
现在陶渊明研究已成为专门之学——陶学,研究热潮与日俱涌,学术论著汗牛充栋,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研陶新气象。面对陶学之累累硕果,将如何突破与创新?这对陶学研究者而言,也就提出了无可回避的严峻挑战。因此,连出版过《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研究》这般厚重专著的陶学大家袁行霈先生也不无感慨地说:"在陶渊明研究这块被人翻耕了多少遍的土地上,再作出任何一点新的东西都要用上十倍百倍的功夫,这并不比开垦一片荒地容易。"(《我和陶渊明》,见《学问的气象》,  相似文献   

10.
宋代诗学批评对陶渊明极为称扬,最早多方面地对其予以了论评,主要表现在:一、针对陶为人襟怀情性、是否悟道、因何归隐展开了辨析;二、对陶作诗态度、诗作用语及诗歌审美特征、风格等论题进行了论评。它较为完整地建构出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论的视野,导引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之论,奠定了后世陶学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我国著名诗人和散文家陶渊明诞辰1620周年。为了隆重纪念这位杰出的文化名人,由江西省文化厅、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文化局、九江市社联、九江市文联、九江师专和九江县委宣传部联合发起,于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三日,在九江市南湖宾馆召开了全国首次陶渊明学术讨论会;全国第一个“陶渊明纪念馆”(位于九江县沙河街)也同时举行了开馆剪彩仪式。十四个省市的八十多位陶学专家和陶学爱好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1、历代陶学研究概述(四)(钟优民)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2、历代陶学研究概述(五)(钟优民) 九江师专学报二、三期合刊 3、日本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的情况(陈忠)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4、一部有特色的研陶新作——喜读《陶渊明探稿》(李华)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5、中国大陆(1921——1990)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成果的特点(张驰、慕陶) 九江师专学报二、三期合刊  相似文献   

13.
卷首絮语     
正当本期付粹之时,欣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它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大会号召全党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盛夏时节,在秀美的庐山,由我们和日本六期学术学会共同主办的“中日学者首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了。中日两国30多位陶学者欢聚一堂,学习陶渊明,研究陶渊明,交流陶渊明,发展陶渊明。这是一次小型的、高水…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研究专栏》创办于1984年,迄今为止已经推出了71辑,发表论文319篇,约占全国各类学术期刊同期所发陶研论文的五分之一,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学术界公认为发表陶渊明研究论文的核心阵地。1999年4月28日《中华读书报》记者万玉云的《高校学报如何冲出“围城”》写道  相似文献   

15.
论《闲情赋》在陶集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闲情赋》在陶集中的地位王春来陶渊明的《闲情赋》,填补了陶集中没有爱情描写的空白,表现了陶渊明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男女爱情的不可多得的名篇佳作。在陶集中占有显赫的位置。这样一篇表现陶渊明至性真情的作品,因为它冒犯了封建礼教,遭受到了不...  相似文献   

16.
198 4年 ,《九江师专学报》的“陶渊明研究”专栏诞生。创办伊始 ,徐声扬在陈忠总编的邀请下研陶 ,首发《陶诗蠡测》一文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到 2 0 0 0年已撰写发表了陶研论文二十多篇 ,成为陶研界名符其实的一位“名家”。现从三个方面对他的治陶成就作一简述。一、徐声扬治陶的主要建树徐先生在治陶中最突出的建树是他的“陶渊明新儒家思想说”。在陶研领域 ,陶渊明的思想归属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近代以来 ,朱自清、陈寅恪、王钟陵三位学者将陶的思想定位于道家 ,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 ,从此该方面的探讨就没有太多进展。徐先生在深…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文化人.菊的清香高洁是陶渊明人格与品德的写照,"陶菊"作为诗歌意象和一种文化语码,是高雅清逸的志趣、旷达疏放悠然忘世的情怀的标志.唐人接受了陶渊明文学作品中"菊"的文化内涵,并将之进一步阐释、光大.唐人几乎言菊必称陶,表达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认同.唐人在重阳之诗中歌咏"陶菊",使陶渊明的人文精神融入到传统的重阳节文化之中,进而生成了具有新的文化内蕴的重阳节文化,不仅提升了重阳节的文化品格,也确立了中国文化中"菊"文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工具、思维角度和文艺观念,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艺术,努力将陶渊明的智慧和创造溶进现代文明,具有科学形态的陶渊明研究逐渐定型,直至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分支学科──陶学。本文就陶学的由来和走向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将屈原与陶渊明频繁地放在一起赞叹和评论,是元代陶渊明接受史上最富有特色的现象之一。他们主要在忧国忠愤、典型植物意象、鲜明个性特点等方面将屈、陶并称;在并称时,元人普遍表现了是陶非屈、颂陶嘲屈的态度,流露出愤世、自嘲的时代心态。屈原与陶渊明之所以在元代普遍并称与陶渊明接受史发展的高潮到来、儒释道文化日益融合、元代士人的特殊遭遇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关于陶渊明,清代的溫汝能(《陶詩彙評》)和陶澍也都做过彙評的工作。特别是陶澍的《靖节先生集》,不但彙集了李公煥等五人所录諸家对陶詩的总論,并有所新增,而且各篇之后也大都附有前人的評論。这本书一直被公认为陶集中較好的一种。但是由于陶渊明的資料甚为浩繁,而陶澍等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又很有限,所以他們都远远未能搜罗完备。对于今天研究陶渊明的人,是不能滿足需要的。北京大学中文系部分师生协力編輯的《陶渊明詩文彙評》是一部历代評論陶渊明詩文的資料长編。編者从北京各大图书館所藏的155种陶集、詩文选本、詩話、笔記、杂考中,做了广泛的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