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的路径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很大的反响。1943年英国和美国政府为建立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提出的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本来是要建立一种超主权货币,但是最后协商建成的则是以主权货币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所形成的牙买加体系,仍然是以主权货币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不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牙买加体系,都存在特里芬难题。1982年,特里芬建议建立超国家的国际信用储备制度,以建立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周小川的建议实际上是特里芬建议的延续和发展。在借鉴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的路径并分析其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国际货币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是指两种不同国际货币制度的转轨和替换,是世界各国利益博弈的结果.利益博弈是国际货币制度变迁的动力,良币取代劣币居于主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2008年源于华尔街,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已将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体系,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世界各国货币在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相互博弈,逐鹿国际金融领域.改革,甚至重建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3.
李双 《学术论坛》2004,(6):113-115
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是由价值和信用两方面构成,货币本身的价值越来越少,而信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最终在货币本身的价值为零的情况下,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将完全仰仗信用保证。金融是建立在一定的货币形态和货币制度的基础上,货币制度主宰着金融制度。货币形态与货币制度的演变必将促进金融不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完全依靠信用保证的货币制度下,金融的根本必将是信用。  相似文献   

4.
李秀辉  韦森 《学术月刊》2023,(11):63-72
货币制度史基本问题的梳理有助于从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和思维模式中理解其货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为当前货币制度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货币制度史研究认为,货币是一种社会制度,货币制度史应融入经济史研究之中,经济史分析的“韦伯—波兰尼—芬利”方法传统有助于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实质,波兰尼对社会整合三种方式的划分为理解各时期货币制度所处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框架。这决定了货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意味着不同的货币职能有着独立的起源,货币的起源也有多种可能,它深刻影响了早期文明的发展进程。信用是理解货币等级和货币制度的重要视角,三种社会整合方式中存在着复杂的信用关系,影响甚至决定了货币制度的发展,如何解决过量债务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是不同时代货币制度都要应对的主要问题,也是货币制度史研究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5.
<正> 当今国际上实行的是一种从1973年开始确立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的特点是,在外汇市场上外汇的汇率由外汇的供求情况决定。外汇供过于求时,汇率就下浮;外汇求过于供时汇率就上浮。由于影响外汇供求的因素非常多,特别是投机因素的存在.因此,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每时每刻都在变动之中,而且变动无常,有时甚至是暴涨暴跌。1973年至今美元和西方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就是这种浮动汇率制规律和特点的生动写照。从1994年1月1日开始,我国也进一步加入了国际汇制行列,确立了人民币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多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跌每日都在波动,且跌中有升,已从汇率并轨时的1美元兑8.7000元人民币升值至近期的近1美元兑8.3000元人民币,初步显示了浮动汇率制的特点。国际国内这种浮动汇率制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汇率风险。而且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都会大大增加。因此如何采取必要的防范汇率风险的措施,是摆在当前外贸企业面前的一个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迫切问题。本人认为在现行汇制下,围绕对外贸易合同,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方法主要有合同法、修正合同法、配合合同法。  相似文献   

6.
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的汇率政策,对其利弊提出了评价。进而,本文阐述了在通货膨胀、外汇危机、“复关”临近等因素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趋势。最后,本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入关”规定,对我国的汇率制度提出了改进的设想,并探讨了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的前景。 一、1973年以前,我国实行固定汇率制,人民币与其它国家的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汇率波动被规定在一定的幅度内。1973年以后,我国实行管理浮动汇率,使汇率钉住工业发达国家或我国主要贸易国的货币,即钉住“一揽子货币”。在此情况下,人民币的汇价根据一揽子货币币  相似文献   

7.
构筑亚洲货币联盟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一体化是市场一体化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迈进的一个重要台阶。其重要性即在于它所包含的制度因素。本文通过欧洲货币一体化及适度区货币理论基础提出亚洲货币区的构想 ,对于国际货币制度创新与运行的规律性揭示 ,在理论上有助于中国更深入地认识、把握亚洲区域的发展方向 ,在实践上有助于中国参与、改造或创新亚洲区域货币制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区域货币合作和货币一体化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向。中国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整体经济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在亚洲以至世界经济中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东亚货币合作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也需要东亚货币合作。在东亚货币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的进程中,中国不仅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这一进程,而且应该成为推动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货币制度的建立,在中国货币史和金融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旧中国混乱不堪货币制度的结束,标志着新中国长期稳定金融时代的到来.董必武对此有特殊的贡献.他曾先后担任华北财经办主任、中央财政部长、华北财经委主任,根据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经济各自为战、货币发行和流通不统一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货币、建立新型货币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与基础、时机与条件、原则与步骤以及性质与意义等问题,并依此作出妥善筹备、稳定发展等方针的指导下开展和完成的.正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告别了混乱不堪的货币制度,迎来了崭新的独立的统一的货币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西夏的货币制度占有自己应有的地位。本文试图就西夏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货币流通渠道,作一考察,错误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从金本位制转化为信用货币制度,黄金作为货币商品的地位,即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性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在我国的四化建设过程中,人民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黄金非货币化、人民币的不可兑换性等问题,已引起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这种探讨不仅有助于认识人民币的性质、有助于正确制定社会主义的货币政策、物  相似文献   

12.
论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实行新的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后,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应。虽然这种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也许可以防止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但是它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有可能导致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事实再次表明,当美国利益与世界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美国政府将选择维护本国利益。因此,以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存在许多弊病,必须要加快推进以构建超主权货币为特征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放弃坚持了十三年之久的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泰殊当日贬值高达20%,货币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到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韩国等东亚国家,使这些国家的经济损失近6000亿美元,按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一下子倒退了十多年。本文试从货币投机的一般理论角度来分析泰国发生货币危机的原因。由于我国的经济问题同泰国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能为建设我国的"金融安全网"提供前车之鉴。一、货币投机的简要理论(一)一国货币遭受投机的关键原因最基本的条件有两个…  相似文献   

14.
黄阿明 《兰州学刊》2011,(10):157-164
明代法定货币主要是钞、钱、银三种形态,国家厉行通货政策,全国币制统一。但是国家货币制度在西南地区的推行却遭到地方性货币势力的抵抗,屡屡失败。这一地区的货币流通主要是地方性的货币形态,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这种货币流通情况说明国家法定货币的统一性与地方性共存,也暴露出明代国家货币制度推行的有限性。这一事实,提示我们在讨论明代货币白银化时必须充分考虑进中国的区域性差异,才不至于对明代社会经济水平进行评估时产生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蒙代尔2000年预言,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3大货币区: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 即“稳定性三岛”。欧洲和美洲的区域货币一体化成果使区域货币一体化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向。在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大潮中,东亚货币合作也不可避免。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不仅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而且应该成为推动者和领导者。但是,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存在诸多困难,其中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是主要困难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东亚货币合作的主要路径之一。因此,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越来越明显,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使得金融在经济中逐步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如何探寻一条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金融发展之路,以期通过金融支持使正在起飞中的中国实践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支持及其新取向70年代,随着国际货币体系中羌元与黄金的彻底脱钩,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货币制度建立起来了。在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在技术上已无限制,为金融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推动…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货币体制的演进看东亚货币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分析国际货币合作的特点入手 ,对国际货币合作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作一般性的研究 ,并沿着国际货币体制的演进过程 ,分析了国际货币体制发展的各个阶段国际货币合作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特点。由此 ,根据这个研究框架以及东亚各国政治经济特征 ,认为东亚货币合作很可能采取随机协调的合作管理方式 ,而不会形成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欧洲货币体系 (或欧盟 )的机构协调的霸权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18.
张杰 《社会科学战线》2024,(2):58-72+281-282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针对中国货币制度演进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在分析框架重建方面乏善可陈。不过,戈兹曼属于显著的例外。他在整理“中国金融遗产”时,发现了深藏在历史深处的“货币超越”现象。循此路径,似可破解困扰学术界多年的一些中国货币历史演进谜题。戈兹曼视角中的“货币超越”是指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不再具有内在价值,而是纯粹的价值符号。这种现象早在中国商代即已成为现实,而在西方世界则是晚近的事情。中国之所以率先完成货币超越,与“大一统”政治体系和“超大规模经济”格局的较早形成以及经济资源的“跨空配置”需求紧密相关。货币超越留下的最重要金融遗产非“无(实物)本位货币制度”莫属,而确认这种货币制度为进一步研判延亘中国货币历史数千年的铜铸币和纸币制度的信用特质提供了全新逻辑。由此出发,作为货币历史常态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便有了意想不到的新解;大唐盛世与落后货币制度相映成趣之谜将会找到合理诠释;在确认了货币分配功能之后,曾经山重水复的货币起源之谜似乎也有迹可循。当然,无本位货币制度是最先进和成本最低的货币制度,也是对政府信用要求最高和最难操控的货币制度,它最终考验的是政府的财政自律能力。毋庸讳...  相似文献   

19.
(一)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过六个年头的艰苦奋斗,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更好地实现深圳特区大量引进外资的战略目标,改革现行的金融货币制度、发行特区货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明代钱法变迁考王裕巽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其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货币流通制度亦相应变革。纵观包括朱元璋建明前的铸行大中钱时期和有明一代的货币制度演革过程,除明前期曾实施的纯纸币流通外,铜钱一直作为朝廷的法定货币之一,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