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建"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意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中国文学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两个不同学科概念,前者的观照视角、文学意识、价值观念、研究范围较之后者发生了变异.本文试图建构一个多元并存共生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体系,以适应对世纪文学史研究与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刘登翰 《东南学术》2004,(3):130-135
本文在厘清"一体化"与"多中心"概念内涵的前提下,认为"散居"与"多元"是世界华文文学基本的存在与发展形态."一体"只是研究者对世界华文文学总体把握的一种整合性的研究策略,而不是华文文学实体的"一体化"行为和过程;而"多中心"是在建立"本土文学传说"过程中世界华文文学多元发展的一种运动方式,而不是以区域为限定的"中心"建构.  相似文献   

3.
徐复观释儒学为形而中学,根源于人性、人心,强调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他以新儒家的立场解道家,消解道家形而上学色彩,经儒家之眼过滤后的老庄艺术精神并不"纯",而带有明显儒家化倾向.儒道汇通也是徐复观等台港现代新儒家们一贯的学问视野.  相似文献   

4.
李夫生 《中州学刊》2005,(4):154-156
老子之"道"强调"无为"、"法自然"的原则,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则强调"有"和"存在之物"的原则;老子明言"道"是不可言说的,而赫氏则明言"逻各斯"是可以言说的;老子主张对"道"的把握通过"体悟式"的认知方式,而赫氏则主张对"逻各斯"的把握主要走"分析式"之路.以当代的眼光看,老子之"道"与赫氏的"逻各斯"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差异正好可以互为印证、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史研究如同其他学术研究一样,应该具有"多元视野".这个"多元"既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甚至一些自然科学的学科立场,也包括历史学科内部如中国史、世界史等不同的专业."多元"不仅仅是各"元"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更重要的是进行"元"之间的比较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笔者有过在日本、韩国各生活一年的经历,这期间,对中、日、韩三国的历史比较特别是社会文化比较的问题有所关注.在这里,就了解到的一些东亚三国社会文化比较研究的成果加以介绍,围绕自己相对熟悉的家族、乡约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感受与看法.  相似文献   

6.
到宋元时期,"文气"说有了显著进展,突出地表现在作家修养论方面的"外游"、"内游"两派相对立的观点上."外游"说以北宋苏辙、马存为代表,偏于强调"江山之助";而"内游"说以蒙元初期的郝经为代表,偏于强调读经明理.两派观点均有偏颇之处,但也各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此外,还存在着一个具有调和色彩、观点更加稳妥全面的折中派,元末明初宋濂集其大成,从而使"文气"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空间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语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多途径的借鉴各种理论资源去进行新的审视、新的探索以寻求合理的解释成为必然,这使得各学科之间广泛地交叉融合,促成了学术范式的当代转型.一方面,在多元文化的倡导和人本主义思潮推动下,文化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地理学等空间学科,与日俱增地交叉渗透,出现了"文化转向"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社会学、政治学、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等人文学科亦经历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这场跨学科的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算得上是一次重大的学术转型,以"空间"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当前的文化问题,已经成为今天介入生活、研究问题难以回避的逻辑起点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考察先秦时期的《周易·系辞》《老子》与《庄子》中的语言观来分析中国特殊的本体论视野.于"变"中求"久",并于"久"中应"变"是中国哲学特殊的本体论根基;《周易·系辞》所奠定的"言-象-意"的三维结构是中国哲学能克服二元分裂的主要原因;老子以"同出而异名"确立了中国哲学"道言合一"的思维原点;庄子认识到了"名言"的对象化趋势,所以强调"道"的不可分性.他们共同奠定了中国先秦哲学的具体性、多样性、变动性和整体性的本体论特征.  相似文献   

9.
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系列白话小说最显著的特色就是由当时活跃在新文化运动第一线的名人为其新作序跋,以胡适为代表人物.通过对胡适序跋的深入研究,我们看到,胡适通过"亚东本"小说序跋创造了"从考证出发的治学方法"为主干的古典小说现代学术范式,并从社会、历史、语言、文学多元视野来探索小说价值,本文认为胡适所作的序跋正是其建立小说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呼唤个性充分发展的新型人才,而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教学大纲、教育管理的全国划一形成了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原则,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对待共性与个性,单一与多元的人才选拔标准,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从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比,教育与人才长远发展的可能性构想入手,对统一标准与个性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更加深入地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奥运精神从古希腊到公元4世纪被窒息,从19世纪由法国人皮埃尔·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的倡导而被恢复,到2008年奥运盛会来到北京,走过了从"神性"到"人性"、又从"人性"跌入"一神"统治的深渊,然后重归"一元"到"多元"的路向,直至融入东方中国的"一多不分"哲学,完成了几个阶段哲学基础模式的转换.西方"一多二元"哲学基础的"一"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上帝;"多"不再是受"一"主宰的"多"."一"的理念.今天是"多"(万物问、人类间)的通(或互系);奥运会是"一"(相融相通)的世界,人与人相通互系的地方.随着奥运在北京举行,中国传统"一多不分"--"多"之间的相通互系哲学意识正在注入这个世界性"一"与"多"向着互系转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的互系哲学,正为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国际社会和平秩序的创建和持续,发挥着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伦理承诺是建立在"将来时"时间视野的.马克思对世界的解释包括三个层面,即"全时间视野""现在进行时的时间视野""将来时的时间视野".共产主义是马克思通过对当下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现在进行时的时间视野)而建构的"将来时"伦理承诺.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共产主义伦理承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伦理承诺.基于这一原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是基于对当下世界不和谐因素的批判而建构性地提出的"将来时伦理承诺".  相似文献   

13.
赵铁 《学术论坛》2007,30(12):91-93
在"社会问题自然史观"的研究视野中,区分社会问题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定义"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石,对价值观的强调则成为其突出的本质特征,而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也以其独特的分析路径实现了二者的联接,这些思想在理查德·富勒和理查德·迈尔斯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阐述."社会问题自然史观"的提出可以看作是他们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界对文化的态度不外乎"全盘西化","文化本位"、"中西结合",而且这一切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事实上,"五四"思想史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关键词的误读或歧义造成的,本文以"孔学"与"孔教"之思想史关键词的辨析为切入点,对"并立而竞进"之多元观念作了实证性梳理.  相似文献   

15.
民间法研究中的"现代化范式"与"法律多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作为"本土资源论"理论基础的法律多元理论与历史唯物论及其"价值中立"研究方法的检视,可解析出其中包含的关于"国家法"与"民间法"关系的不同乃至相互矛盾的三种态度--转化、共生和中立.法律多元理论同时包含了"移植法-固有法"以及"官方法-非官方法"的双重结构,而其中"移植法-固有法"这一结构与"现代化范式"可能存在一种"选择性亲和".随着现代化范式"进入"法律多元理论,使得法律多元理论并不能作为与现代化范式相对立的理论取向.因此,对于本土资源论乃至中国民间法而言,法律多元理论的内在双重结构及其与现代化理论范式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到认真对待和清晰厘清.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的"政治"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莘 《社会科学》2007,(8):132-140
通过考察为何罗尔斯认为"合理的多元事实"会瓦解对"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康德式阐释,而解释了罗尔斯从综合自由主义转向政治自由主义的内在动因,刻画了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的独特的主体间性的视野,并通过对公民身份承载的公共视域的梳理,回答了为何罗尔斯要把优先性赋予主体间性的合理性而非赋予关于主体或存在的终极真理。  相似文献   

17.
张俊才 《河北学刊》2001,21(3):42-46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观是研究现代文艺思想变迁的一个"标本",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在启蒙主义的"五四,,文学中已孕育出属于"革命文学"的胚芽.文学研究会对作家社会责任感的强调,体现了这个文学观正逐步"走向革命"的文学团体对作家人格精神的更直接的要求,对成就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事业至关重要,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多元发展和迷乱,也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被历史赋予特殊内涵的文学口号,"写真实"已构成现实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演变的一条显性线索.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写真实"作为科学理性精神的表征及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摹而被纳入中国现代文学视野: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它作为拯救的武器为获取文学的独立话语权而抗争;在80年代初,它又作为"再启蒙"的理论起点对现实主义进行"还原".而在80年代末,随着历史语境的转换,西方"所指"概念对传统认识论中"真"的概念的颠覆与重构,"写真实"终结了其历史使命,从而走向退隐.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治国理政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在阐述"互联网+"对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梳理了"互联网+"视野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从理念更新、话语转换、掌控舆情、多元协同等维度,提出了可行性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20.
"和"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核心的概念.从生成论的观点来看,"和"范畴有个源起和不断演进的过程."和"的概念起源之初就有一定的审美趋向,诸子时代,儒、道、墨等诸家对其涵义进行了哲理意义的阐发.儒家论"和",则重于伦理政治的角度,重点讲"人和".道家论"和",多以气言,强调调平阴阳之气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重点讲"天和",强调只有恪守天性,排除外物杂念的烦扰的专注,才能达于生命精神之"和"的极至,体现了人与自然之和谐的价值取向,反映出人类对自然和谐与生命和谐的审美追求.魏晋玄学在道家"和"观念的基础上,融会儒、佛、墨等各家对"和"的涵义的阐发,将其广泛地运用于文学艺术领域,而赋予其丰富而深刻的审美内涵,"和"观念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