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谐音语言现象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汉语字词谐音、英语词谐音、符号兼字词谐音。网络谐音语言具有简洁方便、形象传神的特点,更有利于信息广泛、快捷地传播。但是,随着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谐音语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合语言规范、语言混乱等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谐音语言现象也带给我们些许文化走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汉语谐音在古典文学作品、现代广告、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多体现。汉语谐音现象本身就是汉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研究谐音现象的过程中,就能发现人们通过谐音的方式委婉表达内心所想,谐音现象就是中国文明传承的一种另类方式。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中动结构,一种既区别于主动句又不同于被动句的语言现象。它们和其他语言现象一样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英汉语中动结构所表述的基本语义特征是相同的,而它们的差异是由英汉语不同的语言属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谐音音译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且已流行为一种语言现象。文章从谐音音译的概念到其产生的原因,分类及所带来的影响与挑战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谐音音译词在丰富汉语表达、加深语义内涵的同时,会造成语言文字书写和翻译混乱的局面,不利于译名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谐音虽然同语音结构有直接关系 ,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与一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审美习惯等密切相关。谐音的运用过程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审美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语言禁忌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禁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言现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言禁忌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中国的文学传统进一步强化了语言魔力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语言禁忌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符号功能的认识,大脑的联想机制强化了汉语中以谐音为主要联想基础的语言禁忌的形成。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禁忌的问题往往会成为影响交际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图形一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试从日常生活中,诸如成语式谐音广告、汉语诗词、标语、习语、短信息等汉语的语言形式和现象的角度出发,以图形一背景理论为基础,对其产生的逆反化现象进行认知方面的简要探讨和分析,为我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对汉语文字魅力的理解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文还对图形-背景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提供了新的佐证和视角.  相似文献   

8.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广告语又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语言现象,这篇文章将以典型的谐音广告语为语料,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知识对其形式类别、谐音目的进行分析,并以谐音广告语作为语言变项,以社会阶层作为社会变项进行调查研究,试图客观地发现不同人群对此种社会语言现象的识别程度、态度以及评价。  相似文献   

9.
通感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切入,运用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详细分析和阐释了英、日、汉语中的通感现象,并进一步指出这两种理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人类语言中的通感现象。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从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汉语中的重叠词数量远远多于英语;汉语重叠词造词格式灵活多样,构成的词丰富多彩;汉语中许多重叠词与其基本词素词可构成同义关系,一个词素可以与其他词素重叠构成多个同义词,只是语体和感情色彩不同,而英语中这种现象几乎绝无仅有,重叠词的整体意义与构成成分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英汉语中重叠词尽管存在相同之处,然而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在地位、形式、功能和作用上,两种语言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论英汉翻译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英汉语言相互接触的增加 ,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向现代汉语书面语的迁移 ,成为一种难以置否的事实。英语借词大量地涌入汉语 ,在语法平面出现了借用和变异现象 ,从而导致汉语语法的欧化。大量汉语报章语料表明 ,中国大陆现代汉语欧化现象部分地是由语言接触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法是一种国际语言现象,是各民族在认识自然、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共同创作的。通过对英、藏、汉语自然物比喻、动物比喻、人或事物比喻以及比喻思想文化内涵比较及翻译,可以看出英、藏、汉语比喻表达法具有的共性为人类文化的交流、发展和融合带来很多便利,而从思想深处认识语言之间所具有的共性是进一步促进各民族间交流和沟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英、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与食物有关的隐喻性语言.以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对比分析英汉食物隐喻异同,有助于深化对隐喻的认识、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内涵以及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英汉语接触中翻译对汉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近二十年来英汉翻译通过语言接触对汉语产生的影响。认为英汉语言接触作为外在因素大大的促进了汉语语言内部机制的发展。由于英汉语言接触主要通过书面翻译的形式,经过分析,其对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语词汇,形态和句法三个方面的欧化现象上。文章以语言接触理论为基础辩证地分析了欧化现象的优劣,并认为汉语有其自身的内部机制和语言规范,有能力吸收有活力的外来语言并最终排除不被大众接受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论英汉语篇中的省略及其在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以英汉语篇中的省略现象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这两种语言在文化上所体现出的形合与意合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可以获知英汉互译中省略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英语以形制意,而汉语以意驭形.通过形合和意合的对比研究,掌握英汉语不同的表达特点,有助于英语学习者预防和排除母语的干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汉语古诗词中的人称指示成分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加之汉英两种语言在思想文化、语言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将其英译并非易事。所以本文拟从中西思维方式入手追根溯源,进行中西诗歌语言上的差异比对。并在此基础上,以国内外经典译例为例证,在翻译对等和语境理论指导下,探讨并归纳了汉语古诗词中人称指示成分英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能指的差异是汉语与西方语言最大的差异.同音词众多和"音一形"混成的能指构成方式,是汉语能指的两个突出特点.这些特点促成了书面语的发达,文言成为高雅文化的标志,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辨认汉语符号的时滞现象形成了以领悟为特征的文化,谐音带来隐喻盛行的局面,这就是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中文被称为诗的语言的原因.这样一种文化和文学可以避免形而上学的诸多弊病,例如在者化、科学理性的盛行.而由于对语言的权宜性质的认可,汉语文化反而更好地看护和容纳了天道等终极价值,避免了虚无主义.汉语文化在全球化时代有何作为,取决于它能否创造出一种新的伦理价值.一词多义带来的多元主义以及对终极价值的保护,应该带来关于什么是善的人生的一种积极答案,这是汉语文化以其自身的逻辑运作将会给当代世界带来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9.
回指现象普遍见于各语言的口语与书面语,是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研究的热门话题。回指可分为直接回指与间接回指,本文选取英汉语报刊的新闻稿为语料,详细分析英汉语间接回指的基本成份,对其形式进行研究,并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间接回指的认知框架和语篇语境,探索其释义基础。本文通过对新闻语料的认知分析,揭示了间接回指的内部机制,解释了这一语言现象的释义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英汉语中,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个词素、音节、词汇、短语甚或句子,却能使行文达到极好的修辞效果,这种语言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分别冠之以repetition和“复叠”的修辞格名称。从语言分析的各个层面对两种语言中的这种重叠现象加以分析比较,概括总结了其构成方式的异同及其运用所产生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