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建筑设计,其核心问题———审美并没有随时代的更迭而发生变化,而建筑审美的依据却向着愈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视觉认知理论推动了建筑审美的科学化,而对审美的科学解释可以帮助更多的建筑师设计出赏心悦目的建筑。视觉认知理论从经验总结阶段发展到格式塔心理学的技术应用阶段再到大脑视觉机制的科学阐释阶段,发展历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已经成为建筑师的共识并在设计中得到有意识的应用,同时对大脑视觉机制的探索揭示了受众"看"建筑的特点,这也为建筑师解决数字时代建筑审美的新问题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把握人的认知规律,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物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从细胞进化的角度揭示认知功能部位存在的自强化功能;根据不同阶段个体的认知特点建立认知模型,用自强化理论对相应的认知特点进行科学解释,提出了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策略;对各阶段的认知特点进行简要的概括比较,从而实现生物学、生命科学、认知理论和教育科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有研究显示大学生是社交焦虑的高发群体,具备焦虑易感性的大学生基于自身的早期经验和生活环境,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假设,构成具有特征性的消极的认知-行为模型。运用认知行为团体治疗(CBGT)于社交焦虑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干预,通过以群体力量挑战歪曲的认知,营造一个真实可控的环境进行暴露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4.
《独院式小住宅设计》是大部分建筑院校建筑设计的入门训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完成从“绘图匠”到建筑创作者的一次飞跃。学生难以适应 ,教学难度大 ,一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本文从认知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分析 ,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 ,探索并提出了“三部曲”的建筑设计入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个体认知及其交流传播,往往离不开其所在群体认知的影响,个体认知能力的养成、人际认知交流的实现,都处于特定群体传播交流环境中,并受群体认知的影响。这意味着群体认知不是个体认知的简单相加,而是另有其规律和面临的问题。从认知交流障碍的角度来研究认知传播,是一个非常具有实践和理论价值的角度。就认知传播作为一种人际间的行为而言,除了有个体性的认知交流障碍症,还有群体性的认知交流障碍症,而群体性这个至关重要的传播要素,却恰恰是脑科学等非文科学科研究的盲区。为此,本文借鉴Joseph A Wszalek的法律认知交流模型,从获取交流信息、内化交流信息与交流信息互动三个模块考察群体认知传播障碍,形成AII群体认知传播模型,以描述不同群体的认知传播及其障碍,希望能够使用该模型来预测可能的群体认知障碍,提出系统性干预方案,以改善群体认知传播。  相似文献   

6.
逻辑语义学和认知心理学对自然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而认知心理学跳出传统语义范畴,从全新的角度对语义模糊性进行诠释,取得了重大成果。通过回顾和对比两种语义模糊研究方法,认为费尔默(Fill-more)的框架说和莱科夫(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型为揭示模糊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理想认知模型仍然是一种抽象、固定的心理模式,而模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则是非常灵活的,这与传统的语义—语用划分仍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范畴化密切相关,是认知语言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理想化认知模型能够生成基于转喻的各类典型性效应,用以说明原型范畴的内在结构。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源自转喻的各类典型性效应,使它们成为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和重要的自主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8.
实践表明,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校园招聘比传统方式更加有效。本文在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构建"MAP-A"胜任素质模型,并介绍该模型在校园招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对有关衔接和连贯的理论进行了评述,认为衔接并不能保证语篇的连贯,缺乏衔接手段的连贯语篇必然存在着隐性的衔接机制。基于此,本文运用ICM理论中的隐喻和转喻图式作为隐性衔接机制对诗歌语篇进行解释,为缺乏衔接手段的连贯诗篇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证明理想化认知模型对诗篇的连贯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模型是一种由文化建构的认知模板,产生并作用于一定社会群体的理解和推理等行为活动.源于认知人类学的文化模型研究一直也是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并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知视角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针对至今三十余年认知语言学领域相关的文化模型研究进行梳理,主要介绍了文化模型的研究历程及其概念研究,并具体分析了文化模型的研究内容和视角,最后针对研究现状的优势与不足展开评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物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建筑物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掌握书本知识,更要学会创造性的应用知识,传统教学模式已逐渐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建构以数字校园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对基于数字校园环境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就教学模式所涉及的相关模块进行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比较教学现实与<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之间差距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培养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整体建筑观念的重要性,并对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城市设计的原则对规划及建筑设计的重要作用。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探讨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的总体布局、道路结构、建筑环境的场所设计。提出在对建筑项目的分析、评价中,不应该从单体角度去研究,而应进行宏观审视,把建筑投入到更大范围的城市空间中确定其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传媒技术的日益发展 ,如何处理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网络传媒和传统传媒关系的基础上 ,阐释了大学传媒跨传媒整合的必要与必然 ,并提出了大学传媒整合的基本原则 ,指出整合的关键问题是在认同大学新闻群体特性的前提下确定哪种传媒形式应作为跨传媒系统的新闻“母体”。同时构想了两种整合模型 ,并具体设计出一个以成熟网络传媒为“母体”的大学传媒整合系统  相似文献   

16.
费老对建筑(住宅)社会学的思考虽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却贯穿于他的大部分学术人生中。他主张,建筑应考虑到人,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筑去认识人;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因此对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就不能不考虑文化传统的保护问题;现代城市文明不仅给人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享受,同时也影响着人的心态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新校区建设筹融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出现了因规模扩大而使高校用地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这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突出矛盾.因此,扩大校园土地资源,调整校本部的建设规划,就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本文在阐述高等学校新校区建设的必要性后,对高等学校新校区建设筹融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可供商榷的模式选择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校园网络的电子商务模式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扩展至校园领域。高素质的消费群体、优良的网络环境、便利的物流配送使得校园具备发展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但是校园的电子商务发展还处在较低级的阶段。校园开展电子商务应该从有利条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有关平台构建主体、技术力量、市场定位、消费习惯等问题,从而创建基于校园网络的电子商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建筑设计与理念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扩招,各高校新建分校区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如何设计出既能避免以往图书馆建筑设计中暴露出来的弊端,又能适应当前人本化的环境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需要的高校新图书馆建筑。主要应从建筑设计原则、理念、形式、模式以及层数与规模、环境设计、家具配置等方面加以考虑,力求设计能反映高校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时代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建成环境、科学技术、建筑理论三个方面,对当代公共建筑设计教学背景的复杂变迁进行探讨。论述了教学中应根据公共建筑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复杂性特点进行调整与完善,并注重多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为形成新的教学原理与内容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