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学生的科研教育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学生科研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必须按照高师科研教育的客观要求,采取课内及课外等有效的途径,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
丰刚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77-79
由于外部环境的因素及高师院校自身存在问题的影响,人才流失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高师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瓶颈.鉴于人才流失原因的复杂性及其带来后果的严重性,普通高师院校要遏制人才逆向超限度流失,就应当从思想认识、工作思路以及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创造一个能满足广大教师正常工作、生活和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黄坤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74-76
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弘扬教学、科研主旋律,已经成为地方高师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客观地审视地方高师科研管理的现状,准确地分析存在的不足与原因,是探索未来的重要基础。根据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态势,从发展的角度思考,地方高师科研改革应该把握三个要点:从转变观念入手.充分认识科研是地方高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努力改善科研环境与条件;强化科研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陈国斌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9-63
教育成本是衡量学校办学效益的尺子,也是国家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对高师院校教育成本的内涵及如何建立教育成本的约束机制进行了有益的研讨。 相似文献
5.
王红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117-11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21世纪,普通高师院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如何建设、管理、发展?本文从学科结构、学术梯队、自我发展能力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臧慧微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40-141
结合普通高师院校的具体情况,从实施学分预警机制工作的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做好学生学分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相似文献
7.
8.
刘彩霞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2):117-119
在教育实习中,师范生的教育品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实习学校和班级构成了教育实习的实体环境,指导教师和中学生构成了教育实习的组织环境,实习法规与惯例构成了教育实习的制度环境。认识实习环境的教育价值,并积极营造优良的实习环境,是提高教育实习课程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杨文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2):70-72
在高师本科院校中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学校生存、人才培养、优化结构和参与社会的需要.高师本科院校应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把握其与普通高师教育的关系,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明显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公选课是普通高师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针对目前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应提高认识,建立竞争机制,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育学从历史上看是移植过来的,“先天性不足”加上发展过程中的“营养不良”造成了教育学的贫困与迷惘。为此,教育学的发展要打破大而全的陈旧体系,实现话语的更新,教育研究要面向教育生活,教育研究主体要以追求教育科学为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2.
高师院校的科研管理必须确立效益观念,在科研成果效益和科研资源效益两方面探求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新型的科研运行模式,以教育科研为研究重点,运用系统的以及强化管理制度等管理方法,提高科研成果效益。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和采用激励措施,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物资资源管理,提高科研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旭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103-105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有全面知识、广阔视野和完整人格的"有教养"的人。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都对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缺失已成为影响教师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哲学内涵,制定全面的通识教育计划,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提高高师院校师资队伍质量等途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师院校的师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朱成祥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34-37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需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作为工作母机的高等师范教育尤其必须重视对高师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高师生创新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教育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全民创新素质是否能得到提高。影响高师生创新素质的因素大致有观念、课程、教材、人才评估制度等方面。培养高师生创新素质,一要树立创新教育观,二要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管理体制,三要建立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田向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4):157-160
高师院校由于主客观等原因,造成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师范专业薄弱、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弱、适应社会和工作能力较差等状况,这一问题已严重阻碍了高师院校的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加以解决。高师院校应从认真研究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实习规律、做好实习计划安排、增加教育投入、安排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参加教育实习、实行灵活的教学安排和订单教育等方式入手,加强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毕业实习的指导与管理,提高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提高就业率,促进高师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高师院校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岩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6(4):97-98
从高师声乐的教学形式、内容、方式与能力、成绩评定、教学大纲五个方面进行体验式教学,阐述了如何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理论知识和声乐演唱能力,为中等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开丽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6):30-32
在分析GIS前景及其在中学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引出高师地理教育专业GIS教育的重要性.针对高等师范学校地理教育中的GIS教育,考虑学生毕业去向,结合近年来所开展的GIS教学工作探索,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GIS教学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张波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角,地方普通高师院校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面对高等教育内部、地区之间、校际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困境。准确定位、发展特色、强调质量,应该是地方普通高师院校面对生存和发展困境必须坚持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