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古典文学的人.大多对明人小品情有独钟.本世纪三十年代的林语堂在《言志将》中说:“我要一套好藏书,几本明人小品.壁上一帧李香君画像让我供奉.案头一盘雪茄—……”可见他对明人小品的喜爱之情。文化艺术出版社适应这种学术要求.于1996年出版了“明人小品十家”。最近我读完了“十家”之一的《袁伯修小品》.这个由赵伯阳先生选注的15万字的木子.从《白苏带类集》所收300篇散文中精选出的101篇小品佳作,使人读后受益匪浅.入选作品真正如鲁迅先生所评价的:“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南腔…  相似文献   

2.
鲁迅认为司马迁是“文豪”.“雄于文”的“高手”;《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指司马迁在写史形式上的创造与革新;“无韵之《离骚》”指《史记》在内容上的一个特点,主指内容。鲁迅认为《史记》的成因是;家学渊源、社会实践,李陵事件的促使、时代使然。还认为《史记》艺术上“爱赋”、尽小品性能、注重情感力量。鲁迅要求青年读《史记》。  相似文献   

3.
丁玲复出后,是新时间文学萌发之时,《杜晚香》是她。亮相”的作品,《“牛棚”小品》是她获奖的作品,它们诞生后,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毁誉褒贬,众说纷纭.从丁玲的创作心态去回答这个问题。《”牛棚”小品》应视为新时期文学中的艺术精品;而《杜晚香》却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特征,当时丁玲的创作心态尚未恢复正常,我们应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苏轼揽韦、李发抒性情之长,“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品位,改变了词为“艳科”的旧传统,建立起一个主体意识高扬旷达的新词风;秦观、周邦彦追“花间”而集温、柳之大成,于沉厚自然的主体意识中,情、景以事为导,遂脱雕琢而达婉约的天然佳境,两种流派,长短相形,影响所及,终开宋词鼎盛之大局面。  相似文献   

5.
关纪宣 《金陵瞭望》2011,(25):90-90
清正廉洁包含两层意思.所谓“清正”,是指清白、正直,就是要明辨是非、奉公守法;所谓“廉洁”,“不受曰廉,不污日洁”.指的是不受财货、拒绝腐蚀。占人常讲的“公生明.廉生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就是对清正廉洁的最好诠释。当下.领导于部清正廉洁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清是政治觉悟清醒.正是正气在身.廉是为政以廉.清是清身自好。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棵人生道旁历尽春秋、 枝繁叶茂的智慧树,锺灵毓秀,满树 的玄想之花,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 赏,止息乘荫。只要你不是闭目塞 听,深闭固拒,总会欣然有得──深 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 ──柯 灵 《清文评注读本》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指《祭妹文》)乃鼎足而立。”《祭妹文》之所以受人推崇,在于“情真”二字。袁枚是清代“性灵”诗说的倡导人,他说:“若夫诗者,心之声也,性情之所表露者也。”又说:“诗者,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从袁枚的这些诗歌理论可以看出,他是主…  相似文献   

7.
刘勰“六观”论剖析顾农《文心雕龙·序志》云:“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可知这是一组专论①,其中《知音》一篇尤为重要,因为这里明确捉比了所谓“六观”,显然带有某种纲领的性质。可垦这个“六观”在《文心雕龙》全书中...  相似文献   

8.
贵真:魏晋时代的一种人生价值观王群力“贵真”,就是珍贵本真,即人的本真性情或人的自然本性。《庄子·渔父》:“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是中国反异化思想的先驱,他认为,要在人为物役的社会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两条《经》、《说》的校勘和诂释。文中,在考察前人成说并指明其正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一)校“知”条《经》的“间”字并《说》文的“闻”宇作“问”,从而根除了前人从《说》校《经》作“闻”而与“身观焉”的“亲”纠缠不清之弊.(二)释“知”条《说》文“志行”的“志”、“行”即《小取》篇“以辞抒意”的“意”和“抒”,“志行”就是意志(对事物的断定)能够表达出来,也就是思想的沟通。又校本条《经》《说》为“知、问、说、亲”和“[辞]名、实、合、为”两条。这样,就解决了前人以《经》《说》所述为七种知识的种种格。(三)训两条《说》文的“观”字为“游”,即身临其地的“游历”、“交游”,略似今语的“实践”;并纠正了历来认为下条与上条直接有关之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正音再华傍注》的版本、体例、内容以及音系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正音再华傍注》是莎彝尊继编纂《正音咀华》和《正音切韵指掌》之后,再编辑的一部指导广东地区人们学习官话的清代正音读本。本文系统梳理《正音再华傍注》“正音五百家姓”的注音材料并得出结论:《正音再华傍注》是一部音系多元化的正音读本,它在北方官话主流音系中掺杂着传统正音观念以及编纂者的广州方音。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 学写科学小品;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结合所学课文,学以致用;2.以《斗笠和自动伞的对话》为例,指导学生用拟人的手法练习写科学小品。三、教学重点 1.结合所学课文,让学生掌握写科学小品的一些技巧;2.运用多媒体并借助实物,介绍斗笠和自动伞有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野草》和梁实秋的《雅舍小品》都充满对生命执着的探寻,大体来说,鲁迅的生命哲学是向下扎根,具有深刻性、真挚性;梁实秋的生命哲学是向上飞升,具有超越性、平和性。《野苹》是鲁迅对黑暗社会“绝望”和“反抗绝望”的刻骨铭心的生命箴言;《雅舍小品》则是梁实秋对现实社会“绝望”从而“超越绝望”的从容典雅的生命诗篇。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体现为韧性战斗精神,是执着现在的现实主义。归根结底是“真”,真中有善,是一种大善;梁实秋“超越绝望”的生命哲学体现为儒雅为业,是执着现在的理想主义,溯本探源是“善”,善中有真,是一种本真。  相似文献   

13.
从宽泛意艾上讲,中国画都是写意的。所谓“意”,就是主体内在视界中呈露的外在自然的性调、“气韵”、“神”等;也就是一般所谓主客体相沟通融合所前生的某种审美体验。宗清说的“畅神”,王微所谓“纵情”(《画山水序》),张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叙画》),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一般认为的写意画,是指那种以特殊的笔墨效果,凝练课邃地表达主体感悟的中国画。所以,笔墨效果和主观感受的突出强调,是写意画产生的两个重要的促生因素。唐代王维、张唤提出的“破墨山水严论,可以看作是写意画最早的失声;至明代查其昌…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赵本山和宋丹丹演出的小品。在这个小品中,丰持人崔永元问他们年轻时足谁追的谁,赵本山说年轻时宋丹丹老是向他暗送秋波,崔永元追问什么足秋波?宋丹丹解释说,所谓的“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相似文献   

15.
《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小说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是一位“内观和自传体型的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就是一部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和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木文作者根据《呼兰河传》对呼兰城这个病态社会的描绘及其“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的艺术特点,结合萧红的“小说学”,揭示了作家的富有个性及独创性的艺术风格,即所谓“萧红体”的形与神。  相似文献   

16.
考释《素问》疑难字词四则.认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斗而铸锥”的“锥”当作“垒睫”;《阴阳应象大论》“寒胜则浮”及《阴阳类论》“气浮不鼓”的“浮”当为“汪”的俗字之误;《脉解》“所谓甚则跃者”的“跃”当读作“旭”,《说文》训“行不正”;《素问·至真要大论》“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的“白”当训大,“白血出”犹白汗出,即大出血。  相似文献   

17.
清代旗籍作家文康的《儿女英雄传》历来被研究者认为是一部“反《红楼梦》”性质的作品,本文从小说中文康本人对《红楼梦》的评论、文康的性情观、文康的写作动机等方面反驳了这一观点,认为《儿女英雄传》并不是一部“反《红楼梦》”之作。  相似文献   

18.
康有为在《物质救国论》一文中,从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出发,提出了在中国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物质之学。思想[1].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如何学习?康有为认为:“今将大振物质以为富国强兵立国之道,凡有二焉:一曰大派游学,以学于外;二曰广延名匠,以教于中,”(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五),台北宏业书局印行.第74页;以下凡引自本书的。均只注页码)一、大派游学所谓“大派游学”,就是派遣大批学生分赴东西洋各国进行学习。具体做法是,“中国县凡二千,每县筹游生五人之费,其大县多筹者听之,…  相似文献   

19.
蒋庆所谓的《只有儒家能安顿现代女性》一文引发舆论哗然。文章从女性主义立场与视角出发,在对儒家女性观及儒家对女性的规约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儒家女性观是限制与束缚女性的伦理思想,是男权社会以牺牲女性利益而满足男性家庭利益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儒家女性观一贯损害女性利益,完全不适应现代女性的需求,所谓的“只有儒家能安顿现代女性”显然是荒谬的。  相似文献   

20.
诗主性情,固然是不错的,然仅仅表现性情,也未必就是佳作。因为构成一部真正伟大艺术作品的基础,除性情之外,“同诗的艺术一起而来的还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345页)鲁迅也讲过类似的道理:“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閟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閟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 (《鲁迅全集》第一卷203页)就诗论诗,理若不至,情亦浮泛。唯其情依乎理,方能使情在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