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辩证矛盾的含义是确定的,是一切矛盾所共有的,即对立双方互相依存、互相包含、互相排斥、互相转化。但是具体的现实的矛盾又表现为特殊的多样性。根据矛盾的不同特点,笔者把矛盾分为质型、重型和关系型三类。 质型矛盾。质型矛盾,是指一切事物的两种相反的质或性质相反的两个事物之间形成的矛盾。例如:作用与反作用、阴电和阳电、生与死、奉命与反动、雌性与雄性、真理和谬误的矛盾等等。这就是说,矛盾双方各是事物的一种质,而且二者正相反,形成了又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由于事物是多样性质的统一体,但是发生矛盾的仅仅是正相反的两种质,除了发生对立关系的两种质之外,还有其它许多质,因此,应该注意,质的对立,不是整个事物的对立,而是事物的两种质的对立,例如雌性与雄性的矛盾。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除了雌性和雄性的性质之外,还有其它的质。  相似文献   

2.
甲:什么叫“一分为二”? 乙:这是个重要問題。簡要地說,“一分为二”就是辯証法的核心——对立統一规律的科学概括和通俗表述。它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最普遍的本质——一切事物都分解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它們彼此互相联系,又互相斗爭,由此而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这种“一分为二”的情况,不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維,概莫能外。所謂树立唯物辯証法的世界观,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說,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外因究竟怎样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由《争鸣》一九八二年第二期节录发表。 毛泽东同志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矛盾性包括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斗争性说的是对立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同一性说的是矛盾双方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以及一致  相似文献   

4.
阴阳思维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之一。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从事物对立的两端、两方面、两部分,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阳阳思维是一种抽象的理性思维。它作为一种方法和工具,成为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的框架与模式,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这种思维模式包含着阴阳思维、对应思维和辩证思维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一先进与落后是客观存在的矛盾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就是矛盾,凡有问题即有矛盾.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互相对立而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正面和反面,过去和将来,发展着的东西和衰亡着的东西,新的东西和旧的东西,先进的东西和落后的东西.新与旧,先进与落后是互相统一,彼此联系着的.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落后也无所谓先进;同时,两者又是互相对立,经常斗争的.新的东西和旧的东西的斗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变化的根本原因.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到  相似文献   

6.
矛盾是统一物的对立和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都是矛盾的统一。就是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他们既相对立和斗争着,又互相依附而统一着,并从而构成这一事物。矛盾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和斗争,就没有事物的发展,也没有社会的前进。这是事物本身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同样存在着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无冲突论”(无矛盾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它揭明事物发展的实在内容和动力;质变与量变互相转化规律揭明事物发展的形式;事物发展的内容决定事物发展的形式。质变和量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对立的形式,它们互相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质变和量变又有区别,又互相渗透,是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质变与量变对立统一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对什么是部分质变及其产生根源和形式的研究,对什么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及其规律性的研究,都必须从事物内部矛盾的发展及其所引起的质变与量变的对立统一关系出发。也就是说,必须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这一思想为指导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肯定     
肯定是否定之否定规律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是长期以来,在教学和宣传工作中,存在着一种不适当地夸大和拔高否定作用的倾向,对肯定范畴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种偏向在理论和实践上造成的危害已日渐明显了.要完整地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肯定范畴作番深入的分析和考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这两种因素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所谓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的倾向,即指事物保持自身的同一,它代表了事物相对的稳定性.正如黑格尔所说:"肯定的一面是一种同一的自身联系."(黑格尔《小逻辑》第254页)同肯定相对立的否定,则是指事物自身中促使自身灭亡的倾向,它代表了事物相对的变动性.肯定和否定这两种因素既相互对立,又  相似文献   

9.
<正> 对立统一和辩证统一这两个哲学概念有一定的相近性,但含义不尽相同,不能混为一谈。 第一,从内涵方面来说,对立统一指的就是矛盾统一体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统一体的双方既互相吸引、互相联结、互相凝聚和互相肯定,又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互相对立和互相否定。凡是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事物,其矛盾统一体双方必须在量上互为依存,质上互为规定,结构上互为渗透,而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论点至今看来似乎都是不言而喻的,即当我们谈到“对立”这一辩证法范畴时,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对立是绝对的,而且仅此而已.比如,《辞海·哲学分册》对“对立”的解释就是:“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我这里并不否认对立的绝对性.因为唯物辩证法是承认对立的绝对性的.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对立的绝对性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认为对立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具体地说,就是认为不但事物与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对立的现象,而且在每一事物的内部也都包含着对立  相似文献   

1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大家是没有分歧的。但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又是如何推动事物的前进运动?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应该作深一步的探讨。我以为在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时,要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把握如下几个方面: 一、同一性和斗争性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之所以发展变化,就是因为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存在着既互相联结、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相互作用。说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说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所以列宁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毛泽东同志认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决定事物的生命,推动事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生产关系以及其它的推动作用。而是正象任何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它内部矛盾一样,生产力也是在其固有的由诸要素所构成的内部矛盾推动下发展的。生产力内部矛盾又对立又统一变化过程,突出表现为生产力诸因素逐步趋向合理组合过程。一般说,生产力系统诸因素合理组合推动生产力发展,有四种情形: 第一,生产力诸因素在质量上的结合。这是指生产力诸因素构成生产力系统时,在物质属性上互相适应的那种联系状态。这种联系实质上就是生产力诸因素之间互相提供生产条件,互相进行实物补偿和技术性联系,它是生产力系统内部进行的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的特  相似文献   

13.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两种最基本的属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又相成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联结的性质,斗争性是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性质,这是正相反对、根本对立的两种性质,两者的界限不容抹煞和混淆。然而,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的两种性质,缺一就不能构成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中介环节是整个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事物之间极为重要的一种普遍联系。对于中介环节的普遍性,恩格斯、列宁和黑格尔都曾作过明确的表述。恩格斯曾说:“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介环节而互相过渡……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列宁也说过:“一切都互为中介(Vermittelt),连成一体,通过转化而联系  相似文献   

15.
二元对立在批评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对立原理又叫二项对立原理,它既是结构主义文论的重要思想,又是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中重要的具体批评手段。所谓二元对立原理,美国学者C·恩伯、M·恩伯夫妇在《文化的变异》中特地加了一个括号作了解释,说“二元对立就是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的对立。”①国内有的研究者通俗地指出,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类似于我们所讲的一分为二,即把研究对象分为一些结构的成分,并从这些成分中找出对立的、有联系的、排列的、转换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对象的结构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复合的结构。这种研究方法从索绪尔提出至今,为大多数结构主…  相似文献   

16.
《坚白论》是公孙龙论述分析事物属性的一篇哲学论文。他通过分析石的坚性和白色两种属性来说明事物的各种属性虽同存于物体之中,但并不是互相包含不可分解的,人们的不同感觉可以把存在于同一物体中的许多属性予以分解而区别开来。 坚性和白色是永恒地存在于石中的两种属性,人们对这种现象习而不察地以为这两种属性是互相包含在一起而不可分解的。可是,公孙龙却从眼看和  相似文献   

17.
一、对立统一规律的通常定义是不明确的 通常人们给对立统一规律所下的定义大致是这样的: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双重关系:一方面互相排斥、互相斗争,这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互相转化,这是相对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前进。 我认为,这个定义是不明确的,因为它没有揭示出矛盾的真实含义,没有表达出辩证法的精神实质。 二、对立统一规律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由于中间方面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事物的一分为三是普遍的。首先,事物对立面的相互渗透,决定了中间方面的普遍存在。事物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体,从一定意义上讲,正在于它的对立两极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过渡,从而形成中间方面或中间环节把对立两极联结起来。对立的每一极都具有两种属性,每一极既是自身的已者,又是自身的他者;既具有肯定因素,又具有否定因素。正是各极皆具两重性,它们有共  相似文献   

19.
“中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目前,在对中介的研究中,问题主要地不在于人们是否承认它的存在,而在于我们应如何看待它在矛盾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惟有正确地认识中介在矛盾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客观地反映中介之本来面目。为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见。(一) 事物的绝对性总是和相对性联系在一起的,凡事物都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用辩证法的这种观点来看待事物的矛盾对立,我们就可以逻辑地得出结论:事物的矛盾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任何一个事物(现象)都包含着相互排斥的两个矛盾方面。由于二者在性质上是正相反对的,因而它们之间的界限划分是确定的。对立面存在的普遍性和它们界限划分的确定性表明了矛盾对立的绝对性。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些对立和区别,虽然存在于自然界  相似文献   

20.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对立而统一的。矛盾着的双方失去一方,其它一方也就不存在了。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互相斗争,互相转化或互相渗透。许多矛盾同时存在时,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体现着事物的性质。在绘画艺术上,因为它是表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瞬间,通过视觉形象反映出来,所以它不能不受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制约,而且在整个画幅中无不体现这种客观规律。善于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首先在艺术形式上就是达到完美的前提。在创作方法上也起着潜在的主导的作用。 我们试从绘画的创作方法上和创作过程来分析矛盾统一规律。 第一、模仿与创造就是一对矛盾。模仿意味着对客观世界的形色、动势、相互关系上的模仿,客观事物是主体的,有重量的,而且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绘画则是在乎面上表现相对静止的一瞬间,是通过视觉来体现和认识,借助于经验和联想。它不可能毫无遗漏地,百分之百真实地再现对象的一切细节,也不可能说明事物发展的过程。因此有所取舍,进行概括和加工创造就是非常必要和自然的了。但是没有模仿也就谈不到创造。因为那种完全脱离客观对象的本质和固有形式,单凭主观臆造的“艺术”,并不能使人理解。这样的“艺术”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