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的物质定义比起旧哲学的物质定义,要科学得多。但是,我认为它也有不足、不够完备,需要加以补充的地方。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  相似文献   

2.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但长期以来人们却没有搞清楚列宁对物质定义中第二句"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真正含义所在,故无法把握这一定义的精髓。本文就此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 “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存在范畴”?“社会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社会存在”范畴?近几年来,有些同志提出并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也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首先,我们来讨论:“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存在”范畴? 什么是“物质”呢?列宁定义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这就是说,物质即是客观实在。物质即是对于一切形态的客观实在物的总和的科学抽象。什么是“存在”呢?人民出版社1980年再版的《哲学名词解释》(上册第25页)说:“存在作为唯物主义的一个哲学范畴,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感觉以外的客观实在,也就是物质。”照这么说来,“存在”和“物质”就是完全等同的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续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时间空间是不是客观实在的?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与运动的形式,当然两者谁也不能离开物质。但是,时间空间既离不开物质,却又不等于物质。人们在实践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现象,无不具有时间空间的特性,可是,谁也不能直接看到,听到时间,谁也不能直接嗅到、尝到空间。要认识时间和空间,单凭感觉的直观不行,还必须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抽象,暂时撇开时间空间赖以存在的物质主体。这种抽象,如果沿着唯物主义的路线,它将推动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时间空间的本质及其规律。可是,如果把这种抽象看作是意识的自由创造,把抽象的结果当作一种独立的存在,似乎时空形式可以脱离其物质主体,那就要陷入形而上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一切活动来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其活动的广延性和活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就构成了它的时空性。列宁指出:“正如关于物质的构造和运动形式的科学知识的可变性并没有推翻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一样,人类的时空观念的可变性也没有推翻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列宁选集》第2卷第177页)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理论对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全国代表会上,中央领导同志发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学实践中 ,开展了不同意见、不同理解的论争 ,活跃了学术空气 ,丰富了教学内容 ,但同时在认识和理解上也出现了一些脱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本意的偏差 ,对列宁物质定义中感觉的理解 ,就是一例。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在总结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给哲学物质范畴作了这样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 2 0页 )。有的同志把“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7.
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主体。物质的本质是什么?三十多年来,在我国的大学和中学教科书中,在一些政治读物里,一谈到物质概念吋,一般都要引用列宁的一段论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官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①并认为这是哲  相似文献   

8.
如何理解时空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孙海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时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个命题深刻地揭示和准确地概括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及其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坚持了时空观上的唯物论,也坚持了时空观上的辩证法。时间和空间既然...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哲学界讨论物质概念问题过程中,有的同志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具有本体论的和认识论的两个物质概念.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从本体论方面给物质下了定义,讲的是本体论的物质概念,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下面简称为《唯批》)中从认识论方面给物质下了定义,讲的是认识论的物质概念.我认为,这在实质上超出了如何理解物质概念这一问题范围本身,它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对待所谓本体论和认识论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重大原则.本文试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  相似文献   

10.
论发展概念     
在学术著作中,对“发展”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形形色色的不同观点,其分歧首先是与解决运动和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许多作者认为,发展不是物质的属性,而是运动的一种形式。据我们所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专门研究过运动和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同时,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  相似文献   

11.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物质运动总要经历时间,占有空间。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时空的量度同物质运动紧密相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进一步证明了时空对运动着的物质的依赖性。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具体特性和物质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具体特性和物质的引力场及物质的质量分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列宁用"客观实在"所阐释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克服了以实体范畴所阐释的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历史局限,而且也能很好包容和解释当时自然科学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并且还能很好包容和解释之后涌现出的一系列崭新的现代科学成果;"客观实在"所具有的一般性、普遍性、全面性和抽象性特征,使它拥有了极为深刻的内涵和极为广泛的外延,用它所规定的哲学物质范畴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有现实而深远的科学意义和价值;"唯能论"并不等于唯心论,列宁在批判唯心主义的"唯能论"的同时,又对"唯能论"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正是列宁提出的"客观实在"物质观为辩证唯物论的非实体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与探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时,人们很自然地会注意到“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个“三段式”,但是对它的看法都很不一致。有的根本否定三段式,说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非常丰富的定义和叙述中,压根儿没有三段式这么一项。有的又全盘肯定三段式,说离开了三段式就不能反映事物螺旋上升的普遍规律。从而根本否认有任何其他形式。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三段式,它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怎样,此外有没有更好的形式?在初步学习和探索中,我们认为根本否定或全盘肯定三段式都不够全面,应当说三段式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基本的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形式是  相似文献   

14.
孔子对自然人生等客观世界的艺术观照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也是春秋时代重要的哲学家。他对自然、人生等客观世界充满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其中,常常联结着形象思维,反映了他与对象之间生动的艺术观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这是孔子留给我们的千古名言,是孔子以浚哲的目光观察天地自然的体会:既是对物质即运动,运动即物质这一符合辩证法的宇宙规律的理性揭示,也是对这种运动规律带来的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宇宙和谐充满情感的赞叹。列宁说过:“黑格尔雄辩地说明,一味赞美自然现象的丰富多彩和变  相似文献   

15.
三、空间和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不能离开空间和时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正如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一样,空间和时间也是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的。无论什么形态的物质客体,只要它存在着,就不能不具有一定的广延性(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定的体积,占居一定的位置)。即使小到象电子那样,直径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10~(-13)厘米),也还是有它的广延性。大的客体当然更不用说了。而这种广延性也就是空间。所以说,物质的存在是不能离开空间的。(数学上的没有大小的点,没有宽度的线,没有厚度的面等等,只是人们从现实的事物中得出来的抽象,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物质的观点不能成立。物质是实物,其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而实践是人的能动活动。认为实践是物质,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方面引起混乱。用"实践物质论"代替"实践活动论",实际上是用物质的属性取代人的能动性,恰恰是对实践的否定。  相似文献   

17.
我刚刚重新读过《毛泽东是一个倒下的偶象吗?》这篇文章。我认为该文出色地评价并有效地捍卫了澳大利亚的马克思主义和革命运动。我特别欣赏如下的评论:“列宁不止一次地说过,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他这样说是把自己也包括在内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讲过他们自己犯过错误。事实已证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错  相似文献   

18.
时间     
通常认为,运动可以用地点和时间来确定。例如罗素说:“我们必须彻底抛弃运动状态的观点。运动仅仅是以连续性为条件,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地点的占有”。 (《哲学原理”第447节)。在这种观点看来,时间和地点是比运动更为重要的概念。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呢?如果运动就是物体在不同的时间、位于不同的地点,那么地点和时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地点是指空间,时间就是时间,那么空间和时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9.
许斌 《中南论坛》2007,2(3):94-95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连续的,即物质存在在时间上没有中断,在空间上没有空白。物质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及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和空间都体现着物质世界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一般的物质”并不只限于不大和最大的物质自然界。人为了拯救自己的宇宙,应当从外面来看看自然界。他处在自己宇宙之内的时候,就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不能确定宇宙运动和空间-时间参数的真正性质。为此,需要外部标准的座标体系。但是,任何自然-物质的东西都不可能超越在我们宇宙的范围之外,不再是自然界的东西和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等等。只有理性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