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是自我意识完善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分化——冲突——统一的过程。但他们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缺陷。作为人格核心的自我意识,它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自我意识是否健康完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因此,在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重构他们健康的自我意识,从而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一杜牧、李商隐的诗歌从多角度展示了晚唐诗歌的悲美意蕴。唐朝衰亡带来的没落感,个人理想与黑暗现实的冲突以及身世家国的双重衰落造成的悲剧意识,对生命本原的感性把握与思考,构成了晚唐诗歌悲美的内容。首先,唐王朝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走入未路,极大地震动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使世纪末情绪成为晚唐人的基本心绪之一。他们在令人压抑的现实中,为将来而感到丧失信心;在巨大的社会变乱中,个人的理想宛如开在秋天荒原上的野花,风霜就要使之凋零。这是一种令人痛苦、恐惧而忧伤、无奈的感受。“一上高楼万里愁,蒸霞杨柳似汀洲。…  相似文献   

4.
与盛、中唐社会相比 ,晚唐社会政治更为黑暗 ,晚唐科场更为腐败 ,士大夫精神也日趋萎弱。因而 ,其诗歌中的苦闷非常之多。作为晚唐时代的重要作家 ,温庭筠诗歌就集中展示了晚唐时代的社会生活 ,尤其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愤怒与生不逢时的感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晚唐后期有代表性的诗歌中的“和”字进行穷尽性的考察,归纳出“和”的六种义项,发现“和”作为连词和介词已在晚唐后期的诗歌中开始出现了。  相似文献   

6.
在儒、释、道三家彼此渗透、重新整合的晚唐时代,一种长于抒情、偏于写意、善于表现、贵于朦胧的新的审美理想--优美在此时形成。这一新的审美理想在诗歌创作中通过“不光是泳史的怀古诗”、“不仅是言志的无题诗”和“不限于男女的爱情诗”等大量的作品得以具体展现。正是从晚唐开始,诗歌艺术由壮美、崇高的外在开拓,重新回到了优美、和谐的内心志趣,并开始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审美之旅。  相似文献   

7.
自我意识的提高、觉醒始终伴随着科学与哲学的每一个进步。从古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嘱咐,到今天相对论、量子论中的哲学问题,无一不敦促人们去捕捉自我意识这个精灵。本文试图从自我意识的历史形态、自我意识的内在结构及其联系,以及自我意识在认识与实践中的功能等方面来探讨自我意识的题中之义,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90年代的女性诗歌可以说是我国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女性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着不逊于男性诗人的骄傲成绩。尤其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对于女性意识的萌芽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引导了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对诗歌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诗歌在自我意识上的表现,体现出了一定的阶段性特点。本文针对20世纪80-90年代不同时期女性诗歌中的自我意识进行考察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正>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自青年时代起就酷爱文学,读过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喜爱诗歌,经常高声朗诵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能够背诵古希腊悲剧作家兼诗人埃斯库罗斯、意大利诗人但丁、英国戏剧家兼诗人莎士比亚、德国诗人歌德等文学大师的许多不朽诗篇。我们从马克思的伟大著作中,常常会读到他引用的若干外国诗人和德国诗人的名句,从《共产党宣言》等科学社会主义著作的某些章节中,也不难感受到瑰丽的抒情诗般的气息。  相似文献   

10.
艺术风格,是一个关于艺术独创性的概念。它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显示的艺术特色和艺术独创性的总和。没有独创就无所谓风格。马克思说过:“风格就是人”,高尔基把作家称作“善于用自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概念的人”,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在名家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白居易作为一位可以与李杜齐名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特殊成就和巨大影响,本来是素有定评的。但是,对白诗的艺术风格的看法,却历来颇多分歧。这固然是由于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形成其艺术风格的主客观因素都比较复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前代的诗论家们没有可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去认识白诗的艺术风格所致。然而,对文学史来说,在这一问题上的轩轾褒贬,实际上关系到对白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评价。因此,本文试图就白诗艺术风格的几个突出特点(特别是其中有争议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试论范仲淹的诗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被朱熹誉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朱子语类》卷129)的北宋名臣范仲淹,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元好问称他“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见。”(《遗山先生文集》卷38)如范仲淹入相出将的政绩一样,他的才艺也是多方面的。他精通琴律,书法很好,诗词文章也都有脍炙人口之作留传后世。范仲淹的散文和词的成就早有公论,毋庸多说。他的诗名似乎不为后人所重视,在诗歌史上也无有一席之地,但是范仲淹的诗却自有一种独特的风格,而且有裨于我们从侧面研究范仲淹的人品思想。笔者不揣浅陋,对范诗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论自我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产生的直接结果,在于使工作对象——人自身发生变化,诸如提高认识,扩大知识,增强信心,树立理想,等等.因此,研究自我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人的自我转化,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李贺在中国文学史上历来是被人误解的诗人之一。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迄今仍无定论。现在试谈我们粗浅的看法如下: 李贺不是唯美主义诗人五四运动以后,甚至在不久以前,许多人仍把李贺当作唯美主义诗人看待,因此要谈论李贺,就不能不以他到底是不是唯美主义诗人为起点。我们知道,唯美主义者的信条是“为艺术而艺术”。他们把美当作至高无上的东西去追  相似文献   

14.
南岳寺庙诗歌的产生归结于佛道二教的传入南岳。我们可以根据其作者身份的不同,分为南岳寺庙主体诗歌———即僧道们的诗歌与南岳寺庙客体诗歌———即文人墨客咏佛、咏道、咏寺、咏祀的诗歌两大类。一、南岳寺庙主体诗歌:僧道们的诗歌早在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就已传入南岳,但真正产生诗僧诗道却是在唐代。据现有资料,南岳寺庙的第一位诗僧应是唐代的懒残和尚。懒残即明瓒和尚,是北禅南来之第一人。唐天宝年间(742-756年)为南岳衡岳寺执役僧,与唐肃宗至代宗年间隐居南岳的唐代名相李泌投缘。李泌为相后力荐其德,唐德宗遣使南岳召其入京,懒残…  相似文献   

15.
在论及晚唐诗风时,后人多以“衰飒”和消沉作为定论。其实将晚唐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遭遇和诗人的生存状态联系起来,却可以发现,诗人们却有着积极的生命意识,他们以诗歌寄托心灵,安顿生命,倾心关怀历史人生的命题,找寻生命存在的本质;努力追求把人世间的不幸和自己的穷愁失意化为不平则鸣的倔强抗争和对不合理社会的抨击;追求平和雅正的心态,不论处于顺境或逆境,都能安之若素,在淡泊平和的情感状态下,善于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节,诗人的处事态度和生存方式、生存理念、人生观以及文学观,都充满了对自由与和谐的憧憬和向往,从而更加崇尚心灵自由、精神解脱。  相似文献   

16.
付琼 《东岳论丛》2002,23(6):121-124
徐渭内心终生纠缠着一种“命运情结”。最为重要的是 ,这一情结已被内化为观照世事人情、探究人生困境的思维方式 ,徐渭诗歌就是这一思维方式的集中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 ,徐渭诗歌贯穿着咀嚼命运悲苦、反思命运悖论和抗争命运压迫的沉重的命运主题 ,这一主题正是徐渭诗歌在每个不同历史时期都能引起一部分坎坷之士强烈共鸣的思想底蕴所在  相似文献   

17.
<正> 诗歌鉴赏观是王船山艺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实质上是艺术作品通过读者再创造这一中介实现其自身美学价值的审美活动。对一个文学批评家来说,具备较高的、合乎艺术规律的鉴赏能力,是进行文学批评活动的必要前提。在文学领域中,一个观点的提出,一种理论体系的形成,往往是从鉴赏活动的真切感受中萌生并发展起来的。因为具体的文学作品是产生不同的文学理论的沃土,诗歌的艺术规律及美学特征只能深藏在大量、具体的作品中。脱离了鉴赏的批评  相似文献   

18.
<正>中唐韩愈、孟郊等会聚洛阳,互相唱和,写出了一批险怪诗作,形成了韩孟诗派。作为韩孟诗派的一员,卢仝作诗与韩孟等人一样求奇求怪。诗人于《有所思》中所描述的美好情趣,让读者看到善以险怪之笔作诗的诗人,其感情的倾向,却以朴拙雄浑为主,其诗风除险怪以外,尚有平  相似文献   

19.
詹燕 《学术论坛》2001,13(5):102-105
诗歌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诗歌的音乐美是诗歌艺术美的重要内容之一.贺敬之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韵律与节奏,而这两者又与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有机结合.从贺敬之丰富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只有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声韵自然、节奏谐美的诗篇,才是真正的好诗.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诗歌的叙事传统问题是中国诗歌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诗歌的民族特征与发展规律。本文不揣鄙陋,试图在宏观上对这一问题作初步论述。一、中国文化发展的两大系统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规定如果从宏观上考察,中国文学有两个发展系统。一个是正统文学系统,一个是民间文学系统。正统文学是指统治阶级或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代表社会主要意识形态的作品,民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