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之际,结合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等人的经典文献,探讨了《宣言》的理论价值:系统论证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深刻论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全面论述了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道路问题;完整论述了无产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在卢卡奇看来,阶级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并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阶级意识指作为整体的阶级对本阶级的阶级地位、阶级利益、历史使命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性认识。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各种阶级的历史考察,卢卡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阶级理论: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具有落后、保守性;资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具有虚假性与虚伪性;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具有革命性与先进性。要想打破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束缚,实现人类的解放,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意识形态的斗争,阶级斗争成功的关键在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学说经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空想社会主义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但它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这些根本缺陷,决定了它必将为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  相似文献   

4.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思想,应从其理论来源、根本旨趣与学说史意义三个维度切入。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编纂学家关于阶级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对阶级问题的理论探索,根本旨趣在于探索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构建的有效路径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的现实途径。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使阶级、阶级斗争理论与资本主义批判从历史唯心主义与抽象道德批判的迷雾中摆脱出来,为人们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现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是世界历史性阶级。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无产阶级存在的前提条件;无产阶级是世界历史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阶级;世界历史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具有共同性的利益;世界历史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担负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一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发展必然要求有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政党是领导阶级去进行斗争的工具。世界近现代史上出现过资产阶级政党领导资产阶级和其他群众(包括劳动者、工人)去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起去反对封建阶级和以后同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无产阶级受到深刻教育,懂得要反对资产阶级必须要有自己政党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揭示了阶级社会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发展趋势,并为分析社会主义的阶级结构,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阶级社会里,只有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透过扑朔迷离、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科学的阶级估量,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阶级斗争,不是本来意义上的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的“特别时期的特别阶段”,是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的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 第一、在阶级关系上,昔日的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昔日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成为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剥夺剥夺者”,消灭剥削阶级的私有制,致使没有人能够剥削工人和农民。由此,无产阶级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一无所有”的阶级,而是掌有全部经济命脉的阶级。无产阶级又逐步改造小生产经济这个剥削阶级赖以存在和新的剥削阶级赖以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经济方面的政治”思想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及其实现途径方面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逻辑过程如下 ,1 .“政治是各阶级间的斗争”这一基本政治理念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起点。 2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观是其形成的逻辑关键。同早期经典作家们一样 ,列宁认为“经济方面的政治”是无产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的一个基本历史阶段。为此 ,探讨并总结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具体途径 ,就构成了列宁“经济方面的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阶级斗争史。《红楼梦》七十三回到七十七回抄检大观园展开的一场两个阶级的生死搏斗,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封建社会在新生的革命力量的打击下,走向急剧衰败的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方面的政治”思想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及其实现途径方面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逻辑过程如下,1.“政治是各阶级间的斗争”这一基本政治理念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起点。2.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观是其形成的逻辑关键。同早期经典作家们一样,列宁认为,“经济方面的政治”是无产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的一个基本历史阶段,为此,探讨并总结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具体途径,就构成了列宁“经济方面的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阶级斗争史。《红楼梦》七十三回到七十七回抄检大观园展开的一场两个阶级的生死搏斗,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封建社会在新生的革命力量的打击下,走向急剧衰败的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包含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阶级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等基本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演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其阶级斗争理论为分析当代阶级现象和政治形势奠定了基础,其世界历史理论为透视经济全球化复杂状况提供了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4.
19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理论,这是他们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概括.我们既不应否认也不应夸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在"两个必然"中的作用,因为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实际上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世界观从来都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存在着,任何阶级之间的斗争必然要反映在世界观的斗争上;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变决定世界观斗争的内容。资产阶级按照他们的世界观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并利用他们的世界观,维护其压迫、剥削人民的阶级利益,阻止历史向前发展。现在,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建立没有压迫与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进行“兴无灭资”的社会主义革命,把历史不断推向前进,无产阶级要  相似文献   

16.
糜海波 《东方论坛》2017,(6):114-119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里,阶级同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其存在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消除阶级同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剥削是同一个过程.阶级本质上是经济范畴,但阶级关系不仅是一种经济关系,还表现为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阶级分析应将客观的经济标准与主观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标准相结合.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性看待阶级问题以及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17.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股高阶段》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宁科学地总结了《资本论》出版以来半个世纪的资本主义新发展,深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为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路线和策略提供了根据。它是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的锐利武器。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于一切阶级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阶级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阶级矛盾运动,这种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19.
问:历史上,奴隶对奴隶主的阶级斗争没有导致奴隶阶级专政,农民对地主的阶级斗争也没有导致农民专政,为什么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呢? 答: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总是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而被剥削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则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历史上奴隶阶级反对奴隶主统治的革命运动,对于推翻奴隶制度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奴隶阶级却不能获得最后胜利和建立起自己的统治,而取代奴隶主专政的是封建地主阶级专政。这是因为奴隶阶级并不  相似文献   

20.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们:过渡时期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成长着的社会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在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为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只有通过不调和的阶级斗争的途经来实现,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