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列宁说:“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①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纽结,分析它所反映出的抽象思维水平,对于作为认识史的哲学史的研究是有意义的,这里谈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2.
范畴与规律是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对客体所形成的认识成果 ,人类依据范畴与规律建立起来的主观辩证法 ,反映和规范着现实世界中客观辩证法的内容。范畴与规律不仅是思维对现实的反映和概括 ,更是标志人类认识过程的阶段和环节 ,是主体对现实的评价 ,是主体在作用客体过程中找到的对自身最具价值的东西。范畴与规律体现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力量 ,是主体实践由自发通向自觉的桥梁 ,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深深轨迹  相似文献   

3.
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科学地分析思想范畴 ,应从义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理解思想的涵义 ,从思想的内容、时效、构成和形成的过程研究思想的分类 ,从支配行为和整合信息两个方面认识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因、源泉或动力在它自身固有的矛盾。从人类社会的诸种矛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社会基本矛盾这样一个范畴,是对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贡献。按照列宁的说法,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哲学笔记》第90页)人类社会的其它诸种矛盾是基本矛盾产生的;它规定了人类社会这  相似文献   

5.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野看,库恩创造性把“科学认识论”的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范畴,其科学革命的结构理论主张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论,其动态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方面的因素,如科学发展模式否定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范式论中的存在唯心主义倾向,在真理问题上存在相对主义观点等.  相似文献   

6.
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的是概念、规律和范畴等形式。正如列宁指出的:“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作为人类认识结晶的各门科学,由于它们所研究的具体对象和范围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概念、规律和范畴。可以说,任何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是由该门科学特定的概念、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则是由一系列普遍适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那么,概念、规律、范畴这些反映形式,它们之间是完  相似文献   

7.
<正> 科学的生产关系范畴是马克思建立的。如同其他一些科学范畴的建立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样,马克思建立科学的生产关系范畴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实质形成和真正形成的区别。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书中,生产关系的科学范畴只是在实质上形成了。由于生产关系的实质和基本内容在《形态》一书中已有所表述,并且已直接出现了生产关系术语,因而学术界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在《形态》中生产关系范畴已被科学地制订或最终形成了。①认为《形态》还未形成生产关系概念,生产关系在这里都是用交  相似文献   

8.
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的是概念、规律和范畴等形式。正如列宁指出的:“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①作为人类认识结晶的各门科学,由于它们所研究的具体对象和范围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概念、规律和范畴。可以说,任何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是由该门科学特定的概念、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则是由一系列普遍适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那么,概念、规律、范畴这些反映形式,它们之间是完全等同的,还是互有差别的呢?或者是既有联系又区别的?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又表现在什么  相似文献   

9.
在认识论中,思维创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造认识客体的观念形态,二是创造认识主体的新的规定.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认识不仅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基础,而且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客体信息的思维创造,认识的本质在于思维创造.然而,思维创造并非在人类社会一开始或个人一出生就很完善,它有一个不断发生的过程,这些发生可以不断地往回延伸即回溯.通过对不断发生过程的追溯,可以看到认识的高级阶段以认识的低级阶段为先导,认识的最原始阶段.又以一些前认识阶段为先导.通过发生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知道,人类种系和人类个体认识发生、发展过程是怎样由不知到知、由低级阶段的知到高级阶段的知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个体胚胎发育和整个动物界的进化存在着一致性,儿童的心理发育和人类认识史的发展存在着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是一个科学的体系,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哲学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在对现代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反映整个客观世界最普遍的本质时,在和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斗争中,人们逐步意识到需要补充和增加一些新范畴,才能更好地完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体系。结构范畴就是这样一个亟需补充和增加的新范畴。 同辩证唯物主义的其他范畴一样,结构范畴也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它是物质世界普遍的结构性、结构的客观性和一切具体事物结构的共同本质的正确概括和科学抽象。  相似文献   

11.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专门术语(概念、范畴)和由它们组成的理论体系。随着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入,理论和概念或范畴的内容也随着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是如此。经济范畴是组成经济理论体系的“元件”。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学界有不少学术上的争论,往往是由于对于某一经济范畴的理解不同而引起的。各人都引证了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的著作,但各执一词。看起来似乎只是名词之争,实质上是如何理解、如何处理经济范畴的思维方法问题——只是从若干概念上进行推理呢,还是从着重分析一个经济范畴所反映的具体的经济行为的条件入手,联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体来说明这个范畴的涵义的来龙去脉呢?所以处理经济范畴,如果有科学的方法,大家的认识就不会相持不下,而可逐步一致起来。这个问题,牵涉面广,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解决的。试就在学习《资本论》过程中得到的启发,提出一些看法,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12.
认识是充满矛盾的无限发展过程,只有揭示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才能科学地了解认识过程的本质和基本内容。本文试就认识过程基本矛盾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展开谈谈自己的学习、研究体会。物质和精神(或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主体和客体是贯串于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始终,并构成其主要内容的三个层次的基本矛盾。它们在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情形。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这三个层次的基本矛盾各自向其方向相反的对立面转化过程,即认识过程是实践转化为认识、物质转  相似文献   

13.
科学和哲学范畴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又是我们认识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的工具.人类认识的目的在于理性地把握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依据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对规律的认识是理性的抽象,并以判断来表达,然而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范畴就是科学的概念.因此,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把握都离不开范畴.在一定意义上讲,规律包含范畴,范畴也体现规律,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就构成了规律.笔者认为,范畴在反映和表达客观规律时,依其概括的对  相似文献   

14.
冯契认为作为认识论范畴的意见是个别主体对问题所作出的未经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是非界限不明的主观性认识;意见争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意见争论的根源是个别主体都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意见的争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达到一致的认识,进而把握真理;群已之辩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事实和必经环节, 认识过程就是“己”之意见转化为“群”之共识、再经实践检验的过程;探讨意见范畴的意义在于防止经学独断论的重演。  相似文献   

15.
自从前年有的同志提出认识论的“感性、知性、理性”三范畴以来,认识发展阶段问题的讨论吸引了很多的哲学工作者,相继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就文章的观点来说,有的主张“三范畴”;有的主张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理性两个阶段,再从理性认识阶段进一步区分出知性和理性;有的主张知性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有的主张知性不能作为认识过程的独立阶段;还有的强调了认识到实践、精神变物质的阶段。总之,众说纷纭,各抒已见。为了使讨论能进一步深入发展,一方面当然仍应允许不同观点的发表,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作这样的工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作为自然形态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客观规律,并用概念、范畴来表述它,从而形成各门科学的理论形态的规律。斯大林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把科学规律——无论指自然科学规律或政治经济学规律都是一样——了解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的反映。”斯大林把理论形态的规律称之为科学规律。科学规律借助于概念、范畴等主观形式反映着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过程中产生的,现实的范畴化的初级形态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范畴不是人类现实活动的消极反映,而是它的必然的和积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列宁关于范畴是人同自然区分开来并且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的小阶段这一论断对整个辩证唯物主义范畴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范畴继续起这一作用,而且复杂化了。因此,文化范畴和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18.
假象不仅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认识论的一个复杂命题。充分地认识假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科学地研究假象的基本特征,对于丰富我们的哲学理论,更好地通过假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深刻地、全面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假象具有本质的否定本性我认为,过去一些哲学教科书和文章,对于假象定义的表述是不科学的。因此,研究这一问题,首先要突破一些传统的观点,科学地表述假象的定义。假象就是本质的否定本性的表现,是反映本质否定方面的一种形式。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事物的本质,就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构成的。而矛盾  相似文献   

19.
在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文章中,有些看法有悖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混淆了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走出若干认识误区,要正确理解以下范畴: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与创造价值的要素;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与决定价值的因素;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价值与价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劳动价值论与财富论;价值创造与价值组成;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20.
认识过程中的科学认知和价值评价是相统一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统一的,科学认识知和价值评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此三个标准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