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师:聂川凌今天又没按时到校做清洁,我都说过他几次了他还这样,还有刘君豪自开学以来只做过三次清洁,谁说他,他就和谁顶撞"。生活委员杨倩匆匆地走进办公室,急促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正在备课的思路。嗡…性急的我一下子脑袋都大了,刷…刷…刷…火直往头顶上冒,脸一下子晴转多云,"把他俩给我叫来",我语气强硬地说道。"老师,他们这会不在教室。"  相似文献   

2.
邓勇兵 《领导文萃》2011,(19):99-103
2010学年的最后一堂课,身为北大国际(BiMBA)院长的杨壮教授头一次迟到了。原因是出门时忘记带一个包,中途返回去一趟。按照他和学生们定下的规矩,谁迟到谁就必须被罚做俯卧撑.他也不能例外。他说这个规矩源自西点军校。  相似文献   

3.
有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遭受过两次惨痛的意外事故。第一次不幸发生在他46岁时。一次飞机意外事故,使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被烧坏了。在16次手术中,他的脸因植皮而变成了一块彩色板。他的手指没有了,双腿特别细小,而且无法行动,只能瘫在轮椅上。谁能想到,6个月后,他竟亲自驾驶着飞机飞上了蓝天!4年后,命运再一次把不幸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所驾驶的飞机在起飞时突然摔回跑道,他的12块脊椎骨全部被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但他没有把这些灾难当做自己消沉的理由,他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0000种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种,我还可以把注意力和目光…  相似文献   

4.
这就是宽容     
《领导文萃》2008,(15):128-128
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对定比定律的争论长达9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难,我是很难深入地研究这个定比定律的。”  相似文献   

5.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并不是惩戒,而是尊重。 法国著名的将军狄龙在他的回忆录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战期间的一次恶战, 他带领第80步兵团进攻一个城堡,遭到了敌人顽强抵抗,步兵团被对方火力压住无 法前行。狄龙情急之下大声对他的部下说:"谁设法炸毁城堡,谁就能得到1000法 郎。"他以为士兵们肯定会前仆后继,但是没有一位士兵冲向城堡。狄龙大声责骂部 下懦弱,有辱法兰西国家的军威。  相似文献   

6.
四知     
王昆 《领导文萃》2006,(3):168-169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东汉时一位名叫杨震的官员,在历史上留下的有名的“四知”的故事。说这位大人有一次路经昌邑,他举荐的王密恰好在这儿做地方官,夜间怀金十斤献给他。杨震对他说:我了解你,你怎么不了解我呢芽怎么会这样呢芽王密说:大人,现在夜深了,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芽王密惭愧得不得了,拿走了金子……。我相信这是历史上真实地发生过的事情。我的疑问是:这件事到底由谁的口传出去的芽王密本人大概不会,那么只有杨震宣传它了。但杨震为什么要把它说出去呢芽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  相似文献   

7.
<正>有谁相信我们能赢2014年11月,我在乌镇参加了全球互联网峰会,在这个会议上有马云,也有苹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当时主持人抛出了一个问题,说,雷军你说你有一个目标,要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做智能手机市场里的全球第一。我忙着点头,我的确说过。但接着他又去问苹果公司高管,说,你怎么看?这个苹果公司的高管说:  相似文献   

8.
那是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我走进教室,看见清洁做得非常干净,心里想一定要表扬值日的伍××同学.忽然,我看见在教室后面整整齐齐放着四包垃圾没有倒掉.我走到伍××同学面前问他:"今天的清洁做得非常干净,为什么不倒掉最后的垃圾?"他说:"老师,这是原则问题,我就是不倒."我又说:"倒垃圾又不会掉一块肉,力气使了还在."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留下了万里长城,杨广留下了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至今只有观赏作用;京杭大运河却一直在纵贯南北漕运,一刻也没停止过它繁忙的运输功能。命运最是神奇,最是奈何不得。早年,杨忠帮助宇文氏建立了北周政权,立下赫赫战功,儿子杨坚却夺了宇文氏的帝位,做了隋文帝。若干年后,杨坚的儿子杨广又在第三次巡游江南时被宇文氏活活勒死。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谁也不欠谁的了。细细想来,隋炀帝杨广不是一般的冤屈。他只下了三次江南,就被后世多少代多少人说成骄奢淫逸,祸国殃民;而七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却是风流倜傥的楷模,留下无数逸闻故事娱乐民间,更…  相似文献   

10.
换一种方式     
在外企做会计时,我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讨债单。因为都是千篇一律地叫付钱,我常常不知道该先付谁的钱好,经理也是一样,他总是大概看一眼便扔给我:“看着办吧。”能马上说“付给他”的只有一次。一个中午,我收到一张巴西传真来的账单,除了列明  相似文献   

11.
正一我刚刚到办公室坐下来,蒋近鲁就打来电话,说想在省文联办公楼上的展览中心搞一个摄影展。他安排他那边请谁,我这边需要请谁谁谁,开幕式需要谁谁谁讲话……前年这个时候,他在我们这里办过一次书法展。那次展览把我累得够呛。且不说他的字写得根本不入流,还要请省内名家全部出席,就是那种繁文缛节就能把人折腾死。他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对自  相似文献   

12.
蒋骁飞 《领导文萃》2014,(18):98-99
正哲理的故事:美国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请人帮忙推陷在土坑里的小汽车。他随机向路过的行人求助,发现半数以上的人都乐于出手相助,后来他改变了求助策略——他告诉行人,如果有谁帮忙推车,他将给予对方10美元作为报酬,但这次竟然只有几个人愿意帮助他。他甚至还遭到了一些人的白眼:"我没有时间,你用10美元去雇佣别人吧!"第三次,丹·艾  相似文献   

13.
秦德龙 《领导文萃》2009,(20):144-146
“雷锋的榜样是谁呢?”小时候,我就搞不懂这个问题。学习雷锋好榜样,那么雷锋的榜样又是谁呢?班里的小组长看我被这个问题困扰,就说:“我告诉你.雷锋的榜样,是他身边的领导。领导做好人好事,雷锋也跟着做好人好事。”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从小生长在上海的外交官,却总爱说自己是从黑龙江来的,仅90年代就先后回过黑龙江4次。他是谁?他就是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  相似文献   

15.
李鸿章之死     
刘澍 《领导文萃》2013,(3):84-87
李鸿章知道中国局势有大变,他问英国人卜力:"我听洋人说如果北京公使都被杀了,那么列强就有权进行干预,并宣布要立一个皇帝,如果是这样,你们会选谁?也许是个汉人?"卜力感到李鸿章暗示自己想当皇帝,便说:"西方大概会征求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他认为谁最好。"李鸿章眯起眼睛,过一会儿才说:"慈禧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此间,孙中山派两个革命党人来见李鸿章,想让他举起推翻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领导者》2006,(5):15-15
周惠同志是2004年11月18日去世的。他生前最后一次对我说的话是:“我这一辈子吃人民的饭,办人民的事,是人民的儿子;做过错事,没做过坏事;基本上在说实话,办实事;虽一生坎坷,却始终心境平和……”  相似文献   

17.
接待     
正秘书进来,对乡长老张说道:"明天农业局的副局长要来看一下咱们乡农业情况,谁接待陪同?"老张抬了下头说:"叫农业副乡长接待陪同吧!"秘书往外走,老张又说了一句:"吃饭的时候我去敬杯酒。"过了几天,秘书进来,对乡长老张说:"明天工业局的局长要来看一下咱们乡工业情况,谁接待陪同?"老张抬头看了眼秘书说:"叫工业副乡长接待陪同吧!"秘书往外走,老张又说了一句:"去找一下李副书记,如果他能参加就以他为首接待陪同。另外,吃饭的时候,我陪着。"又过了几天,秘书进来,对乡长  相似文献   

18.
《管理科学文摘》2000,(2):35-37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他对我国导弹航天事业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但钱老一贯反对别人说他是什么"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之类的话.他说:"说这种话的人都不了解我们的导弹是怎么搞成功的,卫星是怎样上天的.那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量项成千上万人的事业."至于说到个人,钱老说:"我只是恰逢其时,做了我该做的工作."那么,钱学森在我国导弹航天事业中做过些什么呢?笔者不可能在这篇短文中全面评价他的功绩,仅以钱学森在导弹航天事业中的几件事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上,笔者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有的无所事事,有的说说笑笑,更多的同学知道学习任务而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些组的同学各说各的,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  相似文献   

20.
    
<正>他突然爱上了书法。从此,他的手就再也没有空过。他的手上总是拿着一支毛笔。在房间里,他拿过宣纸,一张接一张地写;在室外,他带个纯净水瓶,蘸水在地上写。他经常要去做重要讲话,大大小小的会议一个接一个。他说的话越来越短,就是说话,他也喜欢一边说一边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