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一体化进程中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科学发展比较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原因分析,研究探讨了建立评估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明确服务广佛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建立科学的共享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确保文献资源建设科学发展,确立广佛文献资源共享计划、实现社会共享发展目标等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冲突现象。文章提出实行区域内地方政府间行政一体化的地方政府间关系体制创新模式,试图通过深化地方政府合作,整合地方政府的相关权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冲突问题;设计了地方政府间行政一体化实施机制,对行政一体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必将对世界经济 ,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作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共同体成员 ,为了相互的经济利益 ,也必将为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东盟的一体化与欧盟的一体化相比,其进程中还存在着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经济结构缺陷等重重障碍。但是,东盟业已形成的国际经济、政治实力;东盟在亚太国际关系中的独特地位;东盟内部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上的改善;以及东盟艰难跋涉、发展壮大的实践本身等,却为东盟一体化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相似文献   

5.
步入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加强地方立法协调。我国区域地方立法协调整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合理选择协调模式。当前,松散型区域地方立法协调模式应成为主流模式。在松散型协调模式下,各区域在实践探索中的样本呈现出多元化,并且各具特点。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三省及其他区域的地方立法协调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区域可以以此为样板,探索出适宜的地方立法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广东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珠三角各高校传媒如何把握《纲要》的灵魂和精髓,合力打造珠三角区域内高校传媒互动平台,实现高校传媒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实行一体化建设模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对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以及开展产学研活动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具有显著作用。一体化建设的四种形式各有自身的功能和效用,必须给予明确的定位。为应对当前本专业实验室一体化的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实况调查的基础上,拟订出推进建设的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广告行业,进而影响赖以生存的传媒行业。当前,中国传媒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媒介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传媒的经营者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重压之下,原来在全国比较落后的广西传媒业也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成或败,关键还是看广西的传媒业能否抓住机会,加快对传统媒体的创新,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为传媒业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生产视角来看,城市是空间生产最具有显示度的领域。城市发展的历史动因与历史进程和人的发展需要与发展状态密切关联,由此也昭示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意义。在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当代城市建构不仅与古典社会中的城市建构相比呈现出根本性的不同,而且较之于现代社会中典型的城市建构方式也存在重大差异,显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和趋势对于反思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一体化发展机制有力地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区域目前形成了以实现全面对接为主要目标的政府协商机制、以促进市场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经贸合作机制、以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为主要目标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以及以实现区域共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资源共享机制。然而现阶段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也面临利益协调与政策协调机制不健全、推进和保障机制不完善以及考核体系约束等多重挑战。在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促进长三角区域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应当以市场机制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合作机制建设,加快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建设,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有一体化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一体化不仅是粤港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三地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文章从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入手,从粤港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分析了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之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体化建设的构思,提出了广东省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挖掘和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优势和平台作用,积极推进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虽然欧盟各国极力维护主权独立,但为了实现社会一体化,欧洲国家努力从一体化的组织机构、一体化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权限,以及它们与各主权国家间的关系等方面加强法制建设。在我国国内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国家之内的法制统一的要求和地方政府具有合宪性的自主权之间的矛盾。因此,欧盟的社会一体化机制对我国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岛陆一体化是沿海国家和地区统筹岛陆关系的一种战略思维,同时也是依靠岛陆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岛陆一体化的重点是岛陆经济一体化,其基础是产业的互补性,发展的方向是产业联动、区域协调;岛陆一体化的运作机制是以区域政策为杠杆,通过技术、资源、区位的配置与规划,实现岛陆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法系国际化的背景下,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法系趋于融合,特别是判例与立法互动发展,在金融法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当代金融法律正处于完善过程当中,国际金融危机成为重要推动因素,相关做法对于我国具有重要启示。主要包括:提高涉案人员的违法成本,发挥法律威慑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基础作用;增强市场透明度,打击欺诈行为,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改善实际效果;重视监管空白地带的潜在风险,完善中央与地方的监管分工机制,完善工作组层面的监管协同机制;重视完善高风险金融活动的约束规则,并完善风险隔离机制和应急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的整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本文以泛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为例,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分析了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背景和依据;论证了建立统一市场,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实现共同发展的合作目标;最后,从体制、基础设施和产业分工方面,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和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长三角经济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和特征.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特定的行政制度下提出的研究命题,它是经济演化和市场发展后的一种状态,不是政府计划和行政创造的结果.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才是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在空间上,产业集聚、城市化等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根据长三角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采取"消极一体化"的政策,而不是"积极一体化"的策略,重点应建立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促进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特别是政府应彻底退出私人产品生产领域.在公共产品领域,政府的参与也应有严格的限制,可采用政府投资和市场经营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7.
区域行政与长三角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区域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市场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其区域经济一体化正稳步推进、有序发展,这为长三角区域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区域行政不断向高级深化,最后走向区域行政一体化。长三角区域要获得更快、更健康的发展,从区域行政走向区域行政一体化是其内在要求,也是其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荷兰集成农业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会长期受到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特别是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推行成本高、风险大的制约.荷兰通过把复杂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集成到农业装备中,然后把集成技术装备植入现代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很好地解决了先进农业技术推行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长期以来,荷兰用这种集成技术装备的办法发展园艺业、奶牛业等复杂农业,取得了世界农业强国的地位,这是很值得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论公共管理的学科整合:问题、挑战与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立足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形成的特殊性和目前的发展状况,探讨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和思路。前三部分分别从学科结构、专业教育、教研机构建制等方面,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提出学科整合的思路和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受行政区划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主要经济圈的区域物流一体化进展缓慢。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充分考虑我国转型期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物流系统特征、政府管制等特点。从空间与时序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应建立由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基于共同治理、复合治理以及政府监管的跨区域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