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慧娜 《统计研究》1990,7(2):63-65
本文运用通径分析方法探讨制约中国人口的中间变量和自变量,为寻找世界人口最佳控制途径提供定量分析方法和信息。制约人口数量的三个因素是:出生,死亡和迁移,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出生。它是人口再生产中最重要的人口现象。影响人口生育水平的因素是众多的,其中有对生育率起直接作用的生育意愿、生殖能力、计划生育的决策和方法等因素,它们是生育率的中间变量(即直接因素);有对生育率起间接作用的国民经济、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因素,它们是生育率的自变量(即间接因素)。现分别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总和生育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近50年来我国总和生育率数据展开分析,并用1965~2004年的数据建立了一个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该模型真实地刻画了我国总和生育率的趋势变化,但预测值偏低。为了使预测值能反映我国真实的生育水平,文章使用抽样及普查中漏报的人口出生数对模型进行了改进,运用改进的模型对总和生育率进行了重新计算。计算结果显示,1990年代后期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6~1.8之间,2000年后总和生育率在1.28~1.66之间。改进后的模型不但重构了我国近年来的总和生育率,而且为总和生育率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口发展方程模型在我国人口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以题中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考虑到今后的人口政策的调整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利用动态的人口预测方法对我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进行了预测,将总和生育率(TFR)直接纳入预测模型,并考虑了生育模式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对在预测变量特别是生育率函数的取法和死亡率函数的设置上进行了讨论和改进,还在总和生育率(TFR)上进行了高、中、低水平的不同情形下进行预测,其结果是有价值的,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上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吕梁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劣和自然环境的局限,严重地制约着全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全区贫困的程度是相当严重的,全区人口的总体素质过低,每千人拥有的文盲、半文盲人数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2%;全区初级以上各类技术人才仅4310人,全区每千人中平均不到‘两人,”。  相似文献   

5.
关于总和生育率的统计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2007年高教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中的人口数据,针对总和生育率分别建立指数平滑模型和Gaussian模型,并对我国近年来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进行预测,合理地刻划了我国总和生育率的长期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省人口数量、质世及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总和生育率降至吏替水平以下,创造了社会抚养比较低、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劳动力资源充裕的有利时期,彻底改变了我省人口发展的轨迹,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人口发展取得了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了年龄移算法,基于2010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的部分数据对我国人口总量、老龄化、人口结构等在短期和中长期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预测分析,其中重点讨论了修正后的总和生育率取高中低三种水平环境,最后提出了一种动态的渐进修正总和生育率模式对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可以说,若统计资料在合理的误差之内的话,用年龄移算法对短期的预测结果应该是相当之好,其预测结果是有价值的,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上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人口已进入低生育率阶段,对于未来的人口生育政策,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继续维持较低的生育率水平,使总人口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峰并转为缓慢下降;另一种是应当适时进行人口政策调整,逐渐放开二胎生育的政策,使生育率缓慢回升至一定水平再加以稳定。笔者通过对泰安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分析认为:稳定目前的低生育水平、严格执行现行政策仍然是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我们决不能因为目前出生率处于低水平而对人口形势产生错误估计。  相似文献   

9.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生人口为1200万,生育率1.3,我国总和生育率已经有三十年低于世代更替水平。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口净增仅48万人,出生率继2020年首次跌破10‰(8.52‰)后,再次下降至7.52‰,无论出生人口总量还是出生率,都创下1950年以来的新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0.34‰,自然增长率逼近零增长时代,中国是否陷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呢?其实,低生育率不仅是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球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出生率为解释变量,建立我国总和生育率的多元回归模型.将该模型导入到人口发展方程中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不同人口政策下的人口状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如果维持现行政策不变,人口峰值会在2021年达到13.7亿人,人口结构呈快速递减型,“少子老龄化”现象严重;如果取消现行政策,人口会迎来报复性增长;如果适度放松政策,人口峰值会在2045年达到15.2亿人,人口结构会向平衡的自然更替水平发展.适度放松政策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测浙江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和规模,就是要及早地把握浙江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总方向,以期了然于胸,科学决策。为实现浙江经济的真正起飞服务,为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一、预测方案和采用数据(一)预测方案。本预测采用国家统一下发的人口仿真预测软件,采取三套方案来加以测算:第一方案,从2001-2010年以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4,而后每隔5年上升0.1,至1.8后不变直至2050年。第二方案,从2001-2010年以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4,而后每隔10年上升0.1,一直上升至1.6,直至2050年不变。第三方案,从2001-2050年均以妇女总和生育…  相似文献   

12.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看中国人口生育变化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的发布,为定量分析中国人口生育的特点和变化提供了可能,本文主要就生育水平、生育模式,以及生育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在生育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结构性因素逐渐成为左右未来中国生育水平走向的决定性因素;生育模式方面则体现出初婚初育间隔扩大,生育孩次向低孩次集中的方向发展;尽管年龄别已婚生育率的变化使得一般生育率上升9.61%,但在导致生育水平下降的各因素中,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婚姻状态等人口结构因素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研究结果对于正确理解我国人口形势的过去和现在,科学地预见和适应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新生人口不断减少的背景下,北京新生人口在2005-2010年却出现了跳跃式增长,常住人口数量、育龄妇女规模和总和生育率的变化均不能有效解释这一现象.本文采用分年龄结构的育龄妇女生育动态数据,基于APC模型对新生人口激增背后的生育率结构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育龄妇女生育高峰年龄滞后、高龄妇女生育率提高使得生育率发生结构性变化,是北京新生人口激增的根本原因.APC模型估计结果显示,1970年前后出生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最高,并处于生理生育高峰,对新生人口增长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充满了压迫和反压迫的斗争,战争、饥荒、统治者的横征暴敛造成大批人口死亡,平均期望寿命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其确切的数值由于缺乏可靠资料而不能求得,若按数千年来人口增长率和中国人口的自然生育率来估计,平均期望寿命值可能只有25岁到30岁。从二十世纪以来,人口数据开始受到注意,但在解放前,这种记录很不完整,平均期望寿命的资料更是缺乏,就是典型调查也只有某些学术机构自行组织过很少的几次。我们对历史情况的分析只能局限在这些资料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陕西人口总量增速逐渐减缓,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妇女生育水平迅速下降至更替水平(总和生育率=2.1)以下,目前一直稳定在低生育水平。然而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升高,逐渐成为过去20余年陕西人口结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的“老龄化”态势按照联合国的规定,对于一个人口群体来说,如果其中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的,则表明该人口群体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目前我国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文章考虑人口、政策、经济、技术水平、医疗服务供给和居民收入6个维度共12个影响因素,以Lasso回归方法进行降维和参数估计.研究发现: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影响最大,其次是政府卫生支出占比;每千人口医生数和每千人口床位数、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婴儿死亡率对个人卫生支出占比有正向影响,政府卫生支出占比、社会卫生支出占比、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对个人卫生支出占比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放缓,出生人口日益下降,出生率也到达一个很低的水平,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渐渐消失,我国未来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文章基于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交互效应、中介效应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提升发挥着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促进作用强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国家的鼓励性生育政策,如“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促进生育的效果,只能减缓生育率的下降速度,并不能使生育率上升。人均消费支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率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即人均消费支出会抑制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促进作用。工业化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文章依据生命表理论,利用联合国平均预期寿命增长模型及年龄移算法,预测四川省老年人口峰值期在2040年.根据四川省1978~2010年户籍人口数据,建立预测值满足老年人口峰值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设定低、中、高三种总和生育率方案下,基于模型预测四川省2011~2050年的户籍总人数、老年人数以及老龄化系数.  相似文献   

20.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受教育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国人口[2]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0767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300525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