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斡尔族内迁与齐齐哈尔、卜魁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齐哈尔地区原住民和研究黑龙江地方史的都知道齐齐哈尔城曾是清代黑龙江将军的驻地,城内设有将军廨署.也同样知道齐齐哈尔城自清初以来即俗称"卜魁",相沿至今;而且与齐齐哈尔老城隔嫩江东西相望,还有一个居民聚落即齐齐哈尔屯.彻底弄清"齐齐哈尔"一称缘何而来?为何与"卜魁"称呼一并被官民通用至今?这一问题的解决,对黑龙江地方史研究,对黑龙江民族史、志的编篡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达斡尔首领卜魁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达斡尔首领卜魁拥有一个应用广泛的名字。由于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卜魁的生平和家世了解不多。本文依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满文档案资料的记载,并参考有关史籍,试图揭示卜魁鲜为人知的个人和家族情况,期望人们对卜魁以及达斡尔族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瑶族的习俗     
1、历史 姓名和语言 自称“勉”的民族被其他民族称为“瑶”。它的全名自称是“Iu Mlen”(瑶人)。名称的第一部分写作“Iu”或“Yu”,但发音是“Ee—ye”,有些人认为“瑶”可能是这个术语的误用。在越南他们常被认为是来自中国术语“野蛮人”的“蛮”。  相似文献   

4.
图腾名称与姓氏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姓氏,几乎人人皆有。然而,姓氏是怎样产生的?它是不是历来就有的? 从许多现象来看,我们今天的“姓”不是历来就有的,它是随着图腾名称的产生而产生的。 一、图腾名称:最早的社会组织名称 图腾名称是图腾文化丛中显著的特质之一。所谓图腾名称,就是某氏族、胞族、部落、民族或家庭等社会组织,以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为图腾,并以其名称作为群体的名称。例如,以熊为图腾的氏族,便以熊作为氏族的名称;以虎为图腾的氏族,便叫虎氏族。  相似文献   

5.
对契丹、辽的名称探源,至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看法。我认为,对契丹、辽名称探源,应以当时命名的本俗为依据和标准进行研究,至于本名的语义或孳生出的观念,不能成为其名称起源的第一位依据。这不是说命名的义不能研究,而是要与命名结合起来,以求对问题的全面解决。从东北地区看,古时带有普遍性的命名习俗,是依水、依山或依地理方位而命名,东胡系各族也多是如此。一、契丹名称源于西拉木伦河对契丹、辽名称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镔铁”、“刀剑”、“切断”、“奇首之领地”。“部首名”、“寒冷”或释为“大中国”、“东方太阳神…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 ,考证我国北方重镇齐齐哈尔城的兴建 ,系由清初达斡尔总管首倡 ,以达斡尔族为主按“民筑”的方式建成的 ;齐齐哈尔城名是由当年倡议建城的达斡尔总管所驻在的齐齐哈尔村名延续而来的。文章考述了达斡尔族为兴建齐齐哈尔城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关于作为人民、民族名称的“哈萨克”(qazaq)一词的产生和出现,民间广泛地流传着不少传说,与此同时,历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其他学科的学者们在各个不同的时期也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为数不少的学者认为,哈萨克一词,从概念上讲,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意义、它是从该部落分离出去者的名称;而另一些学者则推测,这是在作为赞尼别克和克烈所管辖下的诸部落的集合体——民族的名称的意义上讲的;还有一些人,对哈萨克一词的词源及含义作了各种各样的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清真义地迁移始末记》东北沦陷时期齐齐哈尔清真董事会办理迁葬事宜始末经过的记述文字及其文件合集。刊印于1939年:月。分“清真义地最初之状况”、“展放衔基之余波”、“永安街市房之建筑”、“建筑砖墙之原因”、“市公署收买最初之动议”、“关东军收...  相似文献   

9.
关于“乌古斯”(oruz)一词词源的几种说法虽然已经得到突厥学家广泛的承认,但是关于oruz以及与它有关的某些专有名词的来源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解释。oruz是突厥人最大的一个氏族部落联盟的名称。И·И·别列金就是第一批试图这样解释这个名称的入之一。他认为部落名称oruz同oruz(?)~uruz“初乳”一词很相近。后来法国学者(?)·伯希和支持他的这种看法。许多学者认为oruz是由oq uz组成。oq  相似文献   

10.
索马里人     
关于索马里一词的语源尚未得到可靠的证实。有一种意见认为,它是由So(去)和mal(奶)结合成的,这归因于当过路的陌生人来到素马里人的住地,主人派妇女或小孩去找奶时可能听到的词。另一种意见认为这个名称来自“Somahe”,它是一个阿比西尼亚词,意为“异教徒”。索马里人自己认为,  相似文献   

11.
古代藏族同化、融合西山诸羌与嘉戎藏族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嘉戎藏族的分布与名称嘉戎藏族分布在四川省的汶川、理县、黑水、马尔康、金川、小金、丹巴等县。关于“嘉戎”这个名称目前不少学者普遍解释为“靠近汉人的山谷地区”。马长寿先生也说:“藏语 t(?)ia 为汉人,汉地。rong 为溪谷,合言之即属于汉族溪谷地区的人们。”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嘉戎”藏文写作 rgyal—rong。其中 rong 即河谷之意,但 rgyal 决没有汉人、汉地之意。那么藏文中嘉戎(rgyal—rong)这个名称究竟怎么来的呢?我们曾到马尔康、小  相似文献   

12.
“撞”、“侬”、“狼”是近古时期较有影响的壮族名称。“撞”又写作“僮”,是“壮”字的前身;“侬”又称为“布侬”,是分布于邕州西南的壮族;“狼”即“狼人”,“就是今天广西的壮族”。显而易见,这三种名称实际上标记的是同一个民族,在这方面,以往的认识是统一的。但是,对于这三种名称的来源却有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大都是从汉字的意义上去作些臆测。例如,“撞人喜冲突攻击,故曰撞”。“侬人之名大约取义  相似文献   

13.
锡伯族族源、族称 ,历来为各民族学者与史家所重视 ,观点也不相异同。本文从地名信息的活化石角度探讨了锡伯族名称的语源。认为锡伯族称其语源即蒙古语之“锡窝尔” ,其语义亦即“森林”  相似文献   

14.
关于和硕特部落的祖源及其名称,有很多中外学者作过不同的解释和猜测。本人在拜读了有关和硕特研究的论文、资料和书籍后,也对此问题发生了兴趣,现提出个人的一些意见,请方家指教。 一、中外学者关于“和硕特”名称由来的研究概述 俄国蒙古学者怕·帕拉斯认为,和硕特部落与乌兹别克族打仗时冲锋在前英勇善战,而  相似文献   

15.
民族的称谓、分类和划分菲律宾社会科学家和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称谓没有一定之规。中央政府最普通的叫法是“文化集团”,实际上就是指山地少数民族,但山地少数民族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名称,他们要求称他们为“菲律宾部落人”或“少数民族”这个中性词。人类学家称少数民族为“部落菲律宾人”。菲律宾教会称他们为“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希望用自己的名称。基督教徒称他们为“异教徒”、“野蛮人”,等等。对少数民族的称谓本身是菲律宾民族关系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浅释“吐蕃”一词的由来及其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的由来,都是有其特定的语源可供探索。“西藏”一词,则是汉藏两种语文的混合产物。“西”字是汉语,表示西藏这块地方位于祖国西部。“藏”字是藏语,就是“卫藏”(亦即乌斯藏、乌思藏)省掉“卫”字,只留了一个“藏”字,用来包括全藏,加上了汉文的“西”字,合成为“西藏”。这就是“西藏”的由来。这一汉语名称出现很晚,正式使用于  相似文献   

17.
保安族,主要分布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据1990年统计,全国有12212人,甘肃境内有11069人.一般认为保安族是中国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保安人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信仰伊斯兰教.保安人原居青海省同仁地区,清代咸丰、同治时期先后迁徙来甘落户.所谓“保安三庄”,系保安人颇具传统的历史名称,原故地青海同仁有“保安三庄”,今甘肃积石山又有“保安三庄”——大墩、甘河滩和梅坡.住地名称的传留,保存了不被文献记载的保安人的民族历史与形成的某些根据.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傜”、“僮”二字大量出现在涉及桂东、粤西等地的汉文文献中。“傜”“僮”是民族名称,这并无问题,问题是它们指的是哪一民族。如果以为“傜”都是指瑶族,“僮”都是指壮族,“傜僮”连称都是指瑶族与壮族,那是不尽妥当的。本文拟说明明、清时期文献中瑶、壮民族名称混用的情况,然后讨论混用的原因,并对怎样进行识别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9.
Bod一词是固有的“髓欲名”(单纯词)呢还是其后构成“随立名”(派生诃)以及何时产生这个词,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加以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即: 1)评Bod是从“出走”义的Bud演变而来之说。 2)评Bod是由国君名称转化而来之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一种专门表现儿童题材的绘画,通常叫做“婴戏图”。这种名称带有夸张的成分,是放大了儿童特征、约定俗成的名称。虽然在绘画中也有“孩儿”、“孩童”、“小儿女”诸般提法,却总不如名以“婴儿”那么普遍。《历代名画记》说到唐代画家张萱时,就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