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四国家庭友好政策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帮助女性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间的冲突、促进劳动力市场和家庭生活领域中的性别平等.以北欧国家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家庭友好政策。从政策安排看.丹麦侧重于提供儿童早期教育和公共照料服务,英国更加注重家庭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对家庭的支持。德国侧重于为家庭提供生育假期政策安排,意大利则着重为3—6岁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从政策效应看,儿童早期教育和公共照料服务比生育假期和家庭津贴更能促进女性就业.提高女性地位。虽然四国家庭友好政策的侧重点和政策效应均存在一定差异,但向女性的政策倾斜仍然是各国家庭友好政策最重要的共性。也是践行“社会性别主流化”理念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基于CGSS2015数据,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性别观念以及家庭—工作冲突对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观念和家庭—工作冲突对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均具有显著的影响,性别观念越传统,则育龄妇女意愿生育数量越多且具有明显的"男孩偏好";家庭—工作冲突越严重,则育龄妇女的意愿生育数量越少,且更希望生育男孩。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制定社会政策时需注意"去家庭化"和"再家庭化"的两种取向,既要弥补由于女性生育造成的工作损失,又要建立完善的托幼服务体系。同时,倡导男性与女性共同承担起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对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30~44岁、居住在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工作单位为非国有企业与从事个体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于丈夫、租房的妇女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比例更高。性别人流指数的年代变化与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伴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渐放宽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加强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性别选择性人流总体呈现减弱的趋势,但将2017年生育状况调查数据与2001年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农村已有两个女孩的家庭中,妇女的性别人流指数反而出现了上升情况,而城市已有一个女儿的家庭中,妇女的性别人流指数和生育子女的出生性别比都出现升高状况,可见"男孩偏好"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4.
从当前生育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出发,可以发现生育保障体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关系是:女性自我实现需求与高质量完成生育使命的矛盾,女性平等就业权利与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矛盾,家庭过多保障责任与社会支持力量不足的矛盾。因此,在生育保障研究中应引入家庭视角,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生育保障政策框架,从而提高生育保障制度的政策效能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份的欧盟官方网站上有一篇题为《欧盟境内女性薪资较男性减少15%,且不易在工作与生活间取得平衡》的新闻稿件,主要分析了欧盟性别差异及其一系列问题,现将其主要内容摘译如下:近期欧洲执委会的一份调查报告《2006年性别平等报告》概括了2005年欧盟性别平等的重大发展情况,并指出了未来的挑战和政策发展方向。报告结果显示:欧盟境内女性薪资皆低于男性,同时推动缩小性别差距的进程也渐趋缓慢。该报告呼吁成员国政府应提出更好的措施,以帮助女性克服家庭与事业所带来的压力。报告全文已在3月23-24日召开的春季欧盟峰会上,提交给了欧…  相似文献   

6.
从家庭角度出发,探索生育政策调整与家庭发展能力的关系,为研究生育政策调整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回归分析法发现,生育政策调整宏观上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微观上对我国家庭发展能力也有重要影响,它提升了家庭未来应对风险能力,同时增加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短期内限制了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当前,生育政策调整后的实施效果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差距,这需要政府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和支持家庭生育二孩和三孩,进一步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职业地位的提升和拓展,中国女性管理者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平衡,性别不平等、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并具有一定隐蔽性。女性管理者的话语权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应将两性平等意识及策略吸收和纳入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的政策方针中,建立和传播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知识体系,摒弃社会文化中守旧过时的性别刻板印象和定位评判,消除两性对立的思维模式,鼓励和支持男性的理解参与和两性间的通力合作,最终达到全社会共同建构一个鼓励多元化表达、包容理解且尊重差异的和谐共赢的话语机制。同时更需要女性自身的配合和努力,建构和分享属于女性的话语机制。  相似文献   

8.
"单独二孩"政策有利有弊,其直接意义在于缓解"一个孩子"政策所带来的问题。该政策的积极效果表现在:可以适当提高生育水平;适当缓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群众有更多自主选择生育的权利;家庭结构得到平衡发展;缓解出生人口漏报;缓解出生性别比过度偏高;缓解人口素质逆淘汰;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然而,由于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属于"硬着陆",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近几年会出现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夫妇的集中生育;很多高危人群生育会导致孕产妇死亡率上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上升;政策调整本身就带来了生育的不公平或机会的不平等。建议: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年轻妇女晚生育第二个孩子;设立高危妊娠咨询和指导中心;政府为无机会和能力再生育的家庭承担更多责任。  相似文献   

9.
以人口学、社会学(家庭方面)、社会心理学(认知方面)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生育主体———农村居民的主观角度,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并辅以个案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考察和研究了家庭性别平等观念、生育性别意愿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依研究结论讨论了当前我国农村家庭性别平等观念的表现和变化,以及对生育性别意愿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菏泽市乡镇人口生育意愿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了该市乡镇人口的生育意愿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菏泽市乡镇人口意愿生育子女数为1.54,低于更替水平;性别偏好不明显;意愿结婚和生育时间推迟;生育目的也发生了转变.据此提出:国家应在生育政策与生育权益、家庭保障间平衡统筹,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