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阐述各国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年代范围的不同意见。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F. 米涅和梯也尔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阶级斗争的行动,革命时期从1789年到1814年,拿破仑执政时代和拿破仑帝国是革命的合乎规律的发展阶段。法国史学中资产阶级共和派的头面人物A. 奥拉尔不承认“帝国专制”是革命的发展阶段,他把革命时期限定于1789年到1804年。自由资产阶级“俄国派”的代表人物H. 卡列耶夫和E. 塔尔列则把拿破仑执政时代排除在革命阶段之外,认为革命时期是从1789年到1799年。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分期,奥拉尔把法国大革命分为四个阶段:1789—1792年君主立宪——建立以财产资格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体制;1792—1795年民主共和国——人民剥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特权;1795—1799年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重新  相似文献   

2.
崇明 《社会》2014,34(5):41-67
托克维尔在关于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未完成著述中讨论了大革命中自由和平等的张力以及革命的政治动力。在作为大革命第一阶段的1787-1789年的自由革命中,由激进的民主自由观念推动的阶级斗争逐步压倒了贵族自由和精英自由观念。王权的削弱和相关的错误决策加剧了阶级斗争并强化了革命意识形态,民众暴力的介入推动了革命的激进化,导致革命在内部分裂和权力斗争中走向恐怖。大革命后期,法国人既厌倦革命和政治的动荡,又热爱革命带来的平等和利益,继承了革命平等而抛弃了自由的拿破仑得到了法国人的拥戴。同时,托克维尔揭示了革命和拿破仑的个人统治如何继承了旧制度的政治文化遗产,特别是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3.
拿破仑与欧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拿破仑是国内外史学界最感兴趣和议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百余年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拿破仑与欧洲什么关系?如何评价?本文拟作如下探讨。一 拿破仑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骄子。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新时代,人类从此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18世纪后期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欧洲大陆上一个人口最多的大国,其胜利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在论述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时指出:这两次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  相似文献   

4.
战后,德国开展了对法国大革命的广泛研究,出版了许多介绍法国大革命的著述。1948年,K.格里旺克的《法国大革命(1789—1799)》在科隆问世,接着1950—1951年在图宾根又出版了M.格林的《法国大革命》(两卷本),1969年,在斯图加特出版了E.瑙约克斯的《法国大革命和欧洲(1789—1799)》。这些著作对法国大革命作了概括地介绍,堪称正统的标准学术著作。此外,还为一般读者出版了一些普及性读物,如P.弗雷里希的《1789年。伟大时代的转折》(1957,美因河畔法兰克福);B.法伊的《伟大的法国革命(1715—1815)》(1959,慕尼黑);H.科普勒尼希的《自由的诞生。法国1789—1794年的形象和事件》(1964,维也纳);A.拉扎尔的《将!法国大革命的平凡和非凡景象》(1964,柏林);P.塞  相似文献   

5.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决不是孤立的。它既有前史,也有后史。对它前后分期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此外:它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它对现代社会的重大事件还能发生作用吗?它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吗?它的成就是否只经过一场理性的改革而不必经过任何流血冲突就能得以实现呢?其实,诸如此类的问题均来自对法国革命的简单理解。另外,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法国革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但它没有完结,因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只有5年时间(1789—1794)参与了社会管理。还有学者认为,这场革命不具必然性,它是由知识阶层发动的一场文化大革命,这些知识阶层受错误理念的引导,他们奠定了以后中央集权统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法国和日本一样,是个具有高度文化传统的国家,尤其在文学方面更是如此。法国还出现了一批伟大的哲学家,他们是:笛卡儿、孔德、柏格森、布朗德尔和让-保罗·萨特等人。今天——7月14日是法国的节日。1789年的今天,法国爆发了革命,推翻了王朝。这次革命本身,是由孟德斯鸠、卢梭等哲学家奠定思想基础的。由此可见,哲学对法国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因此,我的讲演如果用“法国的哲学是经过深刻的探讨和大  相似文献   

7.
据法国《世界报》1987年11月25日报道,法国政府组织了一个以E.富尔为首的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二百周年纪念活动筹备组。该筹备组的初步计划和方案是:1)1988年6月3—10日在巴黎维莱特地区新建的科学城举行了“1989年庆祝集会彩排”;2)建议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二  相似文献   

8.
把受压迫者的权利要求归结于要求人权,应归功于十八世纪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革命基本上同时爆发在北美(1776年)和法国(1789年)。提出要求人权的革命口号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对于人类进步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17和18世纪的革命中,唯有法国大革命不但在法国,而且在欧洲的许多地方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状况。这尤其表现在德国,从17世纪起它就极易受到法国的影响。无论从哪个角度讲,1800年前后都是德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时期。在促成这一转折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国大革命对德国社会各阶层,法德军事对峙状况,以及拿破仑政策对德国政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十八世纪的欧洲,继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之后,在法国出现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伏尔泰以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第一个登上历史舞台。“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共和民主思想,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的唯物主义哲学……,百家争鸣,群星璀灿。启蒙运动者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反动势力而顽强奋斗,把资产阶级思想发展到顶点。哲学革命作了政治变革的先导。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在亚洲的中国,时值清朝“康乾盛世”。  相似文献   

11.
简讯     
德匈史学家委员会举行第十七次会议据东德《史学杂志》1981年第3期报道,1980年9月28日至1O月4日,民主德国-匈牙利史学家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心议题是"十九、二十世纪世界史研究的理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重点是比较研究世界历史的过程问题(特别是1789年以后)以及世界史方面的史料学史问题.M.科佐克做了《关于1789年的争论.比较分析近代革命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报告.他谈了马列主义历史科学对资产阶级革命史作比较研究的状况,反对资产阶级企图低估法国革命的意义;还论述了广泛的理论问题,如:霸权主义和阶级妥协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辩证法、不  相似文献   

12.
陈建兰 《唐都学刊》2006,22(2):130-135
在《旧制度与大革命》这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专著中,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独到的论述。他的论述包括:将旧制度推翻的法国大革命在另一方面又是旧制度的继承人;就地点而言,革命发生于封建压迫不太重的地方(即法国);就革命的时机来说,法国大革命爆发于所谓的繁荣时期;法国大革命为何如此剧烈?原因在于启蒙思想家的作用、政治革命与宗教革命同时进行的后果、旧制度对人民进行了革命的教育、与大革命的目的有关、法兰西民族性格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3.
在1870—1871年期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推翻波拿巴主义结束,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以建立新帝国而告终。巴黎公社的失败结束了革命时期。半个世纪以来,在中欧和西欧再看不到战争,也看不到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气势消散了,适合于发展和现代战争技术的国家政权的加强消除了采取暴力革命的任何意图和各种希望。总之,半个世纪来,无产阶级没有进行革命攻势的任何可能性。这是奥托·鲍威尔在1936年的《现在是处于两次大战之间吗?》这篇重要论文中对恩格斯在1895  相似文献   

14.
名词解释     
"恐怖主义"(terrorism)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非常流行的一个术语,近几年来,各国学者撰写了大量有关论著并举行过多次国际会议探讨这一问题,但是什么叫"恐怖主义",学者们至今仍未找到一个确切的和一致的定义.据1982年出版的《世界百科全书》载,"恐怖主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789-1799年的法国大革命期间,当时的雅各宾政府领导人罗伯斯庇尔认为在革命时期应当实行"革命恐怖",这是一种迅速的、严肃的和坚决的行动,因而有人就把雅各宾专政称为"恐怖主义".至今一些西方学者仍然认为,恐怖主义主要是指"实行恐吓的政治统治","是使用暴力或暴力威吓在人民中制造恐惧或削弱他们的反  相似文献   

15.
试谈拿破仑的领导艺术牛酒泉在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被法国人称为“科西嘉怪物”的拿破仑在法兰西的历史上留下了令世人注目的一页。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他出生在法国的科西嘉岛。由于拿破仑的政绩和...  相似文献   

16.
拿破仑1798年远征中东决非不可思议的偶然事件,而是法国资产阶级在发动这次远征前长时期内所实行的政策的继续,是由法国与东地中海的传统的密切联系所决定的,也与埃及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密切相关。这次远征打乱了俄英奥三国在中东又争夺又勾结的战略均势,减弱了俄国狂热南进对奥斯曼帝国的直接威胁,促使英国更深地卷入中东,揭开了19世纪列强在“东方问题”上全面争斗的序幕。拿破仑的入侵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法国启蒙思想和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带到了尼罗河畔,以资本主义因素猛烈冲击了马梅路克集团统治下的封建社会,为不久后发生的推动埃及历史前进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前言沃勒斯坦在其近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第二章里,旁征博引,就与产业革命同时成为这一时期动荡因素的法国大革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现归纳如下。什么是法国大革命?不过是“庸人自扰”吗?确非如此。法国大革命是与三种极不相同的情况紧密联系着的。一种情况是,在法国居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多数集团,认识到英国急于谋求在世界  相似文献   

18.
对所有澳大利亚人来说,在进入1988年以前, 回顾一下澳大利亚历史是很重要的,有必要研究一下即将庆祝的所有问题,并严肃地考虑一下土著的观点.即将庆祝什么样的事件?是澳大利亚的被发现?最先在澳大利亚登陆的人?还是澳大利亚国家的诞生?许多欧洲人并不知道澳大利亚的存在,但是从我们祖先开始,我们就拥有这块土地,白人科学家承认这块土地有20万年的居住历史.我们目睹了一些望加锡人来了又走,法国探险家、荷兰探险家也来过.最后来到这块土地的是英国人,他们以虚  相似文献   

19.
研究法国大革命在苏联有久远的传统。从50年代末开始,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研究在许多国家有了蓬勃的发展。学术界发现了很多实际材料,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从而使人们对一些解释法国大革命事件的传统论点产生了怀疑。对过时的评价重新研究、摒弃教条主义模式的必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了。为了就苏联史学界深入发展法国大革命研究的途径交换意见,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研究所于1988年11月举行了一次有全国各地30位史学专家参加的圆桌会议。会议讨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问题涉及雅各宾专政的主要问题。苏联史学家传统上对这一革命时期很感兴趣。从20年代起,苏联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特点就是雅各宾中心论,这一观点一直保留到近几十年。苏联史学家认为,雅各宾专政是革命民主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法国人口急剧增长,而且集中于农村。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夜,法兰西共和国的农民为1900万,占全国人口的67%。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形成了“法国的脊梁”,但奇怪的是,他们并不被认作一个阶级,也不能享有作为一个等级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