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第一个储君李建成历来受尽唾骂。《旧唐书》称“建成、先吉,实为二凶”,“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旧唐书》卷64《赞曰·史臣曰》);司马光将他斥为“庸劣”(《资治通鉴》卷191)。范文澜同志说:“李建成爱好酒色畋猎,亲近赌徒恶霸,……是个纨裤无赖子。”(《中国通史》第3册,115页)更有说李建成是“荒淫无耻,残害民命”(董克昌《论房杜》,《北方论丛》1982年第6期)的。古今学者都异口同声完全否定李建成,而史实并非如此,建成确有冤枉之处。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十分重视马克思制定的辩证的逻辑方法,他在介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时指出:“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2页)。这个辩证的逻辑方法,马克思本人称之为“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同上书第103页),有时又称为: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的“分析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415页)。这种逻辑方法是以宏大的历史观为基础、为“着手之点”的,恩格思说:“实际上,这个方法无非就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辩证法要求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列宁全集》第6卷第857页)。封建社会从总体来说“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1页)。然而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可以看到在众多的地主阶级统治者中,昏庸残暴的固然居多,可是也出现过几个头脑比较清醒的统治主,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我国历史上有远见卓识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统治的前十几年,是唐代历史的全盛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据《贞观政要》卷1记载,当时“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成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  相似文献   

4.
一百年前,当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的时候,恩格斯在为他举行的安葬仪式上,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称他是位“科学巨匠”.并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页)马克思一生中十分注重自然科学,长时期的从理论上研究自然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特别是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问题,他早就明确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第350页)他为写作《资本论》作准备,从1861年8月-1863年7月写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手稿,《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不仅全面考察了从古代到十九世  相似文献   

5.
人有舌头是为了隐瞒自己的思想“更为突出和更可借鉴的(为表明人有舌头是为了隐瞒自己的思想,或赋予空洞性以思想形式)是他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评论。”(《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列宁选集》第1卷第16页)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强调诗的抒情特性,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论诗三札》,《沫若文集》第十卷第二一一页);“诗的本身乃是情绪的潮流”(《诗歌的创作》,《文学》1944年二卷三、四期),是“情绪的自然消涨”构成为诗的“内在的韵律”(《论诗三札》,《沫若文集》第十卷第二○○页),“表现成一种旋律的言语”(《论诗三札》,《沫若文集》第十卷第二一一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运用他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理论,在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中,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学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初步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参见《资本论》第一卷,第95页;第3卷,第926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明确地区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参见《马克思恩斯格选集》第三卷,第12页。)后来,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把第一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不仅本身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且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页)当然,他们把历史科学是分成“自然吏”和“人类史”的;而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历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利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1页)历史教学与历史  相似文献   

9.
郭象是魏晋时代重要的哲学家,现存研究他的思想的重要著作是他的《庄子注》。对他的哲学体系的分析目前有着不同的看法。冯友兰先生认为郭象的“祟有”思想是唯物主义(《中国哲学史论文集》第27页、66页)。《中国思想通史》的作者则认为郭象在“迹”之后虚构了一个“所以迹”的物自体,因此他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该书第3卷第230--233页)。这两种说法都有一些根据,但也都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须待讨论。前者似乎只是看到郭象哲学思想的特点的现象;而后者则似乎忽视了郭象哲学思想的特点。本文试图就郭象  相似文献   

10.
“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列宁选集》第二卷,第810页)在帝国主义时代,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斗争有增不已。十九世纪末公然宣称“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下册第44页)的德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败了,被迫接受了凡尔赛和约。这“是一个真正逼死人的和约,是比布列斯特和约更带强制性的和约”。(《列宁全集》第28卷,第142页)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论述到消费结构问题。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时,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第Ⅱ部类划分为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两大分部类;在《剩余价值理论》中还把消费品划分为“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和“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马恩全集》第26卷第1册第160页),恩格斯把消费资料划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马恩选集》第1卷第349页)这里虽然指的是消费资料的划分,但也可看作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2.
当普列汉诺夫还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他写了许多阐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被列宁称之为曾经“培养了一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全集》16卷第267页)的《论一无论历史观之发展》,就是其中最精采的一本书。在这部著作里,普列汉诺夫“对辩证唯物主义作了极其完美的有价值的阐述,指出了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整个最新发展的合理的必然的产物”。(《列宁全集》4卷第65页)  相似文献   

13.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5期刊登的程恩富、李存荣两同志的《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归属关系》(以下简称《关系》)一文,通过对《资本论》第一卷第4章、第21章、第22章中的有关论述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实质上属于资本家所有的结论。我感到这个结论违背马克思的原意。在《资本论》中,有关雇佣工人劳动力所有权的论述是大量的,它们都明确地肯定了雇佣工人是自己劳动的所有者的看法。如“劳动力只有而且只是因为被它自己的所有者即有劳动力的人当作商品出售或出卖才能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工人作为劳动力出卖者和资本家进行交易时,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他只能出卖他所占有的东西,出卖他个人的,单个的劳动力。”(《资本论》第1卷第190、370页)“G——A,从资本家方面看,是购买劳动力,从工人即劳动力的所有者方面看,是出卖劳动力。”“工人作为他个人的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出售者,在工资名义下得到一部分产品。”(《资本论》第3卷第928页)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这些论述一般都是在分析劳动力的买卖时进行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商品的买卖必然涉及所有权。  相似文献   

14.
(一)引入主体范畴和加强主体性特征是“历唯”体系改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现实的人的自主活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马恩选集》第1卷49页)他们把唯物史观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恩选集》第4卷237页)历史唯物主义旧体系所以形成了明显的板块结构,这同它缺乏主体范畴和主体  相似文献   

15.
搞清马克思关于掌握世界的方式,无疑将对我们从事学术理论研究的思想方法有很大启示。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通过“人的历史发展”总结人们掌握世界的方式说:“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52页),主要是说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从  相似文献   

16.
近期校勘《唐文拾遗》(以下简称《拾遗》,发现卷二《玄宗文》今人系年及原辑者误收他人文章以致讹误者三则。现据有关史料、史历,厘正如次。一、《授颜真卿监察御史制》载《拾遗》卷二第10页。日本学者池田温编《唐代诏敕目录》(三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253页,系年为“玄宗中”。所引出处为“四颜真卿17.la”(即《四部丛刊》本《颜鲁公文集》17页1栏)。按该书此页为《颜鲁公文集》卷三《表》下,所载《谢赠官表》并无此制。经查是书后附其门客因(殷)亮撰《颜鲁公行状》98页载:“天宝元年秋,扶风郡太守崔琇举博学文词秀逸,玄宗御勤政楼,策试上第,以其年授京兆府礼泉县尉。黜陟史户部侍郎王珙以清白名闻,授通直郎、长安尉。六载,迁监察御史。制云:‘文学擅于登科……’”此制与《拾遗》字句小异。又据是书第90页载宋人留元刚所编《颜鲁公年谱》天宝六载下载:“公年39,正月迁监察御史。”据以上史料即可判定玄宗此制撰于天宝六年正月。《唐代诏敕目录》系于“玄宗中”,失之。  相似文献   

17.
胡大海,生年不详,卒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生前系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中的杰出将领。关于胡大海之籍贯,《辞海·中国古代史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中国历史人物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均作“濠州虹(今江苏泗洪东南)人”。笔者对此有异议.一、“濠州”应作“泗州”胡大海之籍贯,《明史》(中华书局点校长)卷一三三,页三八七八《圳大海f号》:“胡大海,字通甫,虹人。”知胡大海是元末虹县人。据《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卷五九,负一四一六、页一四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全书四卷,二千来页。发行量大、影响也广。但该书第二卷“近代部分(上)”将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片断列入“唐璜”片断,实系误解。读书从448页起收拜伦《唐璜》中的两个片断:“哀希腊”(446页至454页),“滑铁卢前夜”(454页—456页)。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普遍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是由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构成的有机整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马克思指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15页)。农业正是提供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的部门。农业劳动是人类社会“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页)。  相似文献   

20.
《中国通史》第五册在叙述战功卓著的合州守将王坚的事迹时,说他“一二五二年,曾出兵打败蒙古军,收复兴元”.(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通史组编,第424,425页)最近再版的《钓鱼城史实考察》也说;“1252年(宋淳祐十二年)王坚并收复了兴元”.(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编,第16页)在张森楷编修的民国《合川县志》里,也有类似的记载:“王坚,□□人,淳祐十二年,以武功大夫收复兴元有功,转遥郡团练使.”(卷33《名宦志》)联系当时历史实际来考察,这种说法是很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