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格拉底的审判被视为一个有着独特意义的思想文本,对于这个文本的研究蕴涵着人们对于哲学性质与哲人命运的深度思考。在处理苏格拉底审判这个论题时,方法上应该对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基本对立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意识形态的翻译与文化功能对等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典籍翻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是否起到与原文中意识形态相同的文化功能可以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之一。以《孙子兵法》两个英译本意识形态的翻译为例,认为译者对源文本中意识形态的理解与翻译,在译文中表现为文本内部和文本与副文本之间诠释的一致性。如果译文在意识形态的翻译上没有达到文本内部和文本与副文本之间诠释的一致性,则译文与源文本的文化功能对等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3.
副文本是翻译文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文章以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为基础,通过考察董乐山在各个时期译介的西方文学、历史和学术各领域著作译本的副文本,梳理和总结董乐山在翻译目的、翻译态度、翻译要求、翻译原则四个方面的翻译话语,以期深化对其翻译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翻译目的论为旅游文本翻译在宏观策略上指明了方向,还为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理论,以山西晋祠博物馆部分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翻译为例,探讨了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策略,以求更好地满足译语文本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强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要让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得到更轻松更便利的服务,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克里斯汀娜·诺德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注重对源语文本进行分析,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和翻译过程,尤其是实用型文本。本文通过对应用文本分析模式翻译公示语进行研究,重新审视国内公示语的翻译问题。以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部分公示语及其英译文本为对象,分析其文本内外因素,发现文本分析模式对公示语翻译具有很高的指导作用。在分析四川三星堆遗址公示语的信息型文本、感染型文本及信息型兼感染型文本的基础上,应用克里斯汀娜·诺德的环形模式进一步探讨了翻译过程,认为景区公示语的每一个翻译过程都应该符合翻译纲要。  相似文献   

6.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他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表达文本、信息文本与呼唤文本,不同的文本应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本文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进行详细的解读,并运用英汉翻译实例对其翻译思想在翻译中的体现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本是国际社会了解一个国家形势和政策主张的最重要、最权威的来源,因此政治文本翻译日趋重要。阐释学翻译理论是一种关于理解与表达的翻译理论。根据阐释学翻译理论,译者在翻译政治文本时,应该先充分理解文本,同时考虑到读者的可接受性,让译文更加准确、易懂。  相似文献   

8.
苏格拉底的对话方法以"产婆术"而著称。但是如果我们通过征侯式地细读文本,就会发现苏格拉底方法在诸多方面根本不同于其母所从事的"产婆术",并且他的这种"产婆术"在某种意义上也并不助产。这源于苏格拉底方法所受到的智者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导致了他的对话不仅具有很强的怀疑精神,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有着智者所擅长的那种诡辩色彩。苏格拉底所探讨的主要是德性问题,即寻求美德与相关品质的普遍定义,但是他并没有成功地从经验中得出适合于所有个体的任何定义,而后代的哲学家们也都试图以各种方式摆脱苏格拉底方法的内在困难。  相似文献   

9.
要准确掌握翻译的目的及文本的交际目的,就要对源语文本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然而,译者只有通过了解各种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源语文本特有的功能并选择与其翻译目的相适应的翻译策略。在此对诺德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重读苏格拉底之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古代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苏格拉底个人自由的命运与其极权主义信仰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指出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文本所蕴含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二者尖锐冲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