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丽红 《小康生活》2000,(12):18-19
湖南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绿源种养场农民周利群,从99年开始,采用“芜萍(浮萍、牧草、菜叶等)→福寿螺→鸭→芜萍”的生态食物链养殖模式,在自家40100m^2(6亩)稻田中培育芜萍和福寿螺,共喂了830羽蛋鸭。去年纯利蛋保持在0.18—0.12元/枚,一年获纯利3.2万余元。今年至九月底止,获纯利2.5万余元。周利群的养殖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
广西灵山县新圩镇独树村委会亦坡村是一个靠沼气和冬菜富起来的典型村庄。亦坡村历年来习惯采用“稻—稻—菜—菜”的耕作模式,即早造种优质杂优稻,晚造种早中熟高产水稻,10月底开始大量种包心芥菜,第二年春节前后收菜加工做梅菜,3-4月中旬种葱,或种短期速生菜,这种“稻—稻—菜—菜”的模式,在新圩镇很盛行,农民因此也增加了不少收入。冬菜大户蒙均强去年种植冬菜面积21亩,每年花几千元买化肥淋菜,成本较高。2000年开始,灵山县林业局到亦坡村发动群众建设沼气池,蒙均强便带头建起一座8立方米的沼气池,他在2亩冬菜上试验,全部用沼液沼渣淋包…  相似文献   

3.
陈长路,男,现年51岁,高中毕业,现住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民主村,任高皇民主养猪场场长。2003年被评为潘集区农村致富带头人,2004年、2005年分别被评为淮南市和安徽省农村致富带头人。高皇镇农民习惯于“一麦一稻、一麦一豆”传统种植模式,产量低,效益差。陈长路暗自思忖靠“一麦一稻(豆)”发家致富简直是痴心妄想。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在家种地的念头,只身一人到武汉、上海、天津等地闯天下。商场如战场,陈长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孜孜追求,逐渐在商场站稳了脚跟,并且举家迁到武汉,从此开始了10年含辛茹苦的创业历程,终于有所成就,并且有了几十…  相似文献   

4.
湖北秭归梅家河乡是三峡大坝的库首,有27个村,2.04万人,是个钱少田差的贫困山区。近几年来摸索出一条“麦——瓜——稻”为主线,林特产一齐上”的生产模式,效益甚好,现介绍于后。“麦——瓜——稻”模式,在平原地区早已实行,但在山区,却是一个突破,具体做法是,在小麦拔节期就开始西瓜育苗,并适时将育养钵的西瓜育苗移栽于麦田行间,精细耕作,促其健壮成长;要在割麦时,西瓜就能开花座果,待西瓜成熟出售两批后,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龟     
稻田养龟是一种稻龟互利共生的养殖新技术,据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的经验,在稻田投放2-3两重的龟,当年可长6-7两重,鳄龟年增重1市斤以上,一亩水田增值2-3万元左右。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8―2010年湖南洞庭湖区、洞庭湖边沿地区、丘陵区和山区10个样点县(市、区)200个典型农户(散户)和10个种植大户的水稻生产调查数据,分析了散户和专业大户水稻生产成本构成和产量产值效益、水稻生产效益的盈亏平衡点。结果表明,散户每季平均单产为6 951.3 kg/hm2;产值为12 863.78元/hm2;成本为10 249.6元/hm2;盈利为2 613.15元/hm2,享受种田补贴后,盈利水平提高;户平种植水稻收益为2 266.00元,山区最低,平原区最高。专业户每季平均单产为7 169.3 kg/hm2;产值为14 202.99元/hm2;成本为12 429.8元/hm2;盈利为1 773.24元/hm2。这说明湖南水稻生产成本高、盈利水平低、内在风险大。农户最低期望盈利年平2.0~2.8万元/户,需要耕地规模3.4~5.3 hm2,需要实行土地流转才可实现。种植大户最低期望盈利3 000元/hm2,实现这一目标需提高单产623.5 kg/hm2,或给予种田补贴1 234.6元/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找出了丘区旱地间套水稻产量高、效益好的种植方式有“麦/苕/稻”和。麦/玉/苕//苕沟稻”,其配套技术主要是选择较好的品种进行搭配,实行“三、二五”带状种植形式等。  相似文献   

8.
刘志佳 《小康生活》2005,(11):37-37,64
朱正仓,是肥西县烟墩乡卫前村一名普通的青年农民。自2000年以来,他在承包了20个闲置已久的蔬菜大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有钢架大棚46座,竹木大棚36座,露地48亩,年产值近40万元。今年春天,他又在本县的官亭、江夏店、南分路等乡镇新辟了200多亩大棚瓜菜生产基地,发展松散性大棚瓜菜500多亩,年终可生产特、优、新、无公害瓜菜近万吨。在朱正仓的带动下,周边几千户群众种植瓜菜4000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叶强  毛文轩 《金陵瞭望》2006,(22):61-62
横溪西瓜从南京地产瓜中脱颖而出,成为声名远扬的知名品牌,这其中既得益于横溪悠久的种瓜历史.更得益于农业新科技普及应用的推波助澜.以及历时五届的横溪西瓜节的宣传造势。横溪西瓜产业正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06年.横溪镇西瓜种植面积为2.27万亩.其中设施栽培8200亩.西瓜种植户8000多户.其中10亩以上种植大户100多户.总产量达6.2万吨,总产值1.1亿元。全镇共种植36个西瓜品种.主要品种以小兰、金星为主。围绕畅通销售渠道,横溪镇成立了西瓜专业合作社以及绿桥公司.负责指导全镇西瓜的生产、销售.申报了绿王大自然商标,已成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今年,全镇西瓜种植纯利润已达6300万元.户均纯利达2800元.人均纯收入达880元。今年横溪西瓜节期间.销售西瓜达1200多吨.销售收入500多万元:签订西瓜销售合同1.6万吨.合同金额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氧化还原法合成层状八面体氧化锰,运用XRD对其物相结构进行分析,采用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锰的平均化合价.主要研究了熟化时间、NaOH浓度、Mn62+/Mg^2+比、Mn^2+/MnO^-4比以及Cu^2+掺杂方式等因素对OL(Octahedral Layer)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氧化锰为OL结构;熟化时间在12h以内时.熟化对OL结构的影响较为显著.当熟化达到12h以上时,熟化时间对OL结构的影响变得很小;NaOH浓度为5.6mol/L及Mn^2+/MnO4^-=62.5/37.5有利于层状结构OL-1结构氧化锰的生成;OL结构越好,样品中Mn的平均化合价就越高;Mg^2+加入对OL结构氧化锰的生成不利;掺杂Cu^2+对OL结构氧化锰生成的影响与合成方法有关,其中Cu—Doped-3和Cu—Doped-4较有利于OL-1的生成,但样品中含有较多的杂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Scheffe提出的单形重心设计,研究了烤烟在紫潮沙泥土上,施纯氮105kg/hm2的条件下,烟叶产值与基肥、小压肥、大压肥3次施氮比例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获得最高产值为9710.40元/hm2,其3次施氮最佳比例为0.45:0.30:0.25,产值超过9300元/hm2的方案共计75套,其优化配比为0.458:0.319:0.223。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粮食单产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粮食单产的收敛分析有助于预测粮食生产潜能。对1980年至2012年全国30个省区市稻谷、玉米、小麦三种主粮单产数据的收敛分析发现,传统收敛β收敛与σ收敛的分析结果相互冲突,并且与现实不符。而俱乐部收敛分析发现,稻谷单产全国范围内趋于收敛;玉米单产同样在全国范围内收敛;但小麦单产则不存在总体收敛趋势,而是收敛于三个不同的俱乐部。进一步以“俱乐部”内最高单产为参照测算三种主粮历年的生产潜能,预测结果显示,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三种主粮在2012年的潜在总产量为6.6万亿吨,仍比实际产量高26%;初步估计,未来10—20年之内,三种主粮的增产潜能会保持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政府补贴政策条件下规模种粮大户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永川区种粮大户的调查,并与典型的水稻高产示范户和大面积生产上普通农户的种稻效益对比分析,结论为;在现行政府种粮扶持和补贴政策下,种粮大户种粮规模面积越大,总经营纯收益越高、为出租地农户提供的土地收益越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的务工收入也越多、社会贡献也就越大;其单位面积种稻直接纯收益不如高产示范户,但比一般农户种稻收益水平高出许多.  相似文献   

14.
明代诗词中的稻作文化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农业生产经过初期的恢复,得到进一步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有很大提高.明代诗词乃至明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明代诗词涉农题材较多,其中有许多关于稻作文化的诗句.明代诗词中涵盖稻作术语和品种资源、栽培耕作和稻谷加工、病虫害和水旱灾害以及其他人文知识等不同方面的稻作知识.明代稻作诗词内含丰富的科技、人文知识,是珍贵的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稻作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对其进行完善的保护,并加以充分的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被斯科特重新界定后包含了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大陆山地的“赞米亚”地区,不仅人群之间界限模糊、不断混杂,稻作也表现与常见的集约型水田农业明显不同的一面。本文通过水稻、陆稻和块根类作物的比较,对本区域农业生产逻辑的内在理路进行重新梳理,发现以往认为分属两种生产体系的稻作农业和山地游耕农业存在某种一致性:缺少田间管理,不提倡用增加劳动投入的方式追求高产,都看重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多样性的食物。不仅是从事游耕的居民在逃离统治,赞米亚地区经营稻作的农民也有与低地政权关系疏远的一面。斯科特对于边陲地区农业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理解还有不足,本研究可以对其将稻作和块根种植分别视为“服从农业”和“逃跑农业”的基础论断构成某种程度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对攀西地区栽培品种、生态条件、栽植密度相对一致的大片桑园的群体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调查了丰产(45.0t/hm2)、高产(37.5t/hm2)和中产(30.0t/hm2)桑园的有效条、平均单叶叶面积、平均单叶重、叶面积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在攀西特定气候条件下高产桑国群体结构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经济效应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分析水资源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的重要方法。本文在计算各产业部门的用水投入系数和用水产出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估算调水经济效应的方法,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河南省的调水经济效应作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产业部门的用水产出效益差异比较大,用水产出效益较高的部门分别为商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建筑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运营期,调水为河南省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为157.83亿元,对河南省整个经济系统的GDP贡献值达到341.79亿元,其中对GDP贡献率比较大的是用水产出效益较高的部门。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黄土高原旱地果园经不同处理后的集流面相关的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后认为:对面积为3 m×4 m、3 m×3 m的坡面进行有机硅喷涂和压实拍光处理均是提高黄土高原旱地果园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对面积为3 m×4 m的坡面进行有机硅喷涂处理,效益最好,其9年(从造林至结果)的净现值为37 060.28元/hm2,其产出投入比最高;对面积为3 m×3 m的坡面进行有机硅喷涂,效益其次,其9年的净现值为30 408.72元/hm2;对面积为3 m×4 m的坡面进行压实拍光处理后,9年的净现值为25 198.68元/hm2。在所有处理中,对面积为3 m×3 m的坡面进行压实拍光处理的效果最差,9年的净现值为21 233.32元/hm2,但产出投入比仍较高,为4.52∶1。  相似文献   

19.
我国稻谷的产量与消费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稻谷期货在1998年退出期货市场后,一直没有恢复上市.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敏感分析和相关分析对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几个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稻谷的产量与价格波动幅度最大,而稻谷的产量与下期价格相关程度最小,不利于维护粮食安全,建议尽快恢复稻谷期货上市。  相似文献   

20.
2006~2008年山西省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0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山西省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人均生态足迹由2006年的4.434944hm^2上升到2008年的4.51265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562952hm^2上升到0.772641hm^2,至2008年人均生态赤字已高达3.740015hm^2,表明山西省的生态发展不可持续的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