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一、文艺批评标准由文艺本质观及文艺功能观决定。文艺批评标准是由文艺本质观及文艺功能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文艺本质观及文艺功能观,就有什么样的批评标准。儒家提倡“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着重文艺的教化功能,所以其批评标准是善,“思无邪”。魏晋时代提倡“诗缘情”,认为文艺不是代圣人立言,而是吟咏情性的,所以提出“诗赋欲丽”这个重形式美的标准。西方古代强调文艺是模仿、再现,所以批评标准着重符合客观真实。到了浪漫主义时期,认为文艺是“表现”,表现自我;抒发情感,批评标准便是情感的真实。我国现代长期以来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所以文艺批评标准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这与我国古代文艺批评标准是一脉相承的。二、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提法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需要,利用窃取的权力,在文艺批评领域大搞宗派主义和棍棒政策,肆意践踏与破坏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的基本原则,将文艺批评作为驱使文艺工作者为其复辟资本主义阴谋效劳的棍棒。为了澄清“四人帮”搅乱了的思想理论是非,有必要重新认真学习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关于文艺批评的重要论述及其可贵的文艺评论实践。  相似文献   

3.
鲁迅关于文艺批评的见解是极为精辟、深刻的。他十分强调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他对于文艺批评标准的论述,既着眼于政治思想倾向,又重视艺术。这不仅符合文艺创作的客观实际,而且适应文艺发展的规律,体现了革命的战斗精神和科学的求实态度的紧密结合,闪耀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对于今天我们正确地健全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尽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当代文坛踞主导及核心地位已半个多世纪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批评准则,被运用于文艺批评领域。可是,近年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及观念现代化思潮的迅进,文艺界出现了许多见解不一,论述各异的文艺批评理论;针对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发表了一些“新论”.这些“新论”中,有许多观点及论述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问题的坚持和发展,是借鉴、引进先进的文艺批评标准问题的合理因素“借他人之火”“煮我们的食物”,对我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的文艺批评、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原则及批评标准不尽相同的文艺批评观点及论调.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上下一致的呼声,是要加强文艺批评。这一现象本身,就说明了文艺批评的党性、人民性和现实性。党要通过文艺批评来领导文艺,目的是为了繁荣文艺,使文艺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与“四化”相适应、相配合,促进“四化”的发展。人民群众当前在做什么,怎么样做,有何成绩和困难,思想、情绪和愿望怎么样,审美需要和欣赏趣味有无变化,文艺创作要了解、要研究,文艺批评也要了解和研究。文艺批评,要站在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文艺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在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知识分子进行管理、对文艺思想进行建构的背景下形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文艺批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确定了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在文艺批评中的独尊地位。对于延安美术界,意识形态批评模式的形成经历了文艺“民族形式”的讨论、“马蒂斯之争”、对暴露黑暗思潮的批判、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整风后的美术意识形态批评五个重要过程。延安美术的意识形态批评依然可视为文艺批评,却蕴涵了政治批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某种对文学艺术的文化批评实质上是出于对文艺独特审美价值的不理解。流行文化不可能取代艺术,某些“审美文化”与艺术在审美功能方面不可相提并论。宽阔的文化批评视野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看清文艺的文化功能,但与此同时,必须坚持文艺批评的美学维度,重塑文艺批评的话语权威,才能瞄准文艺的根本特性,张扬其中蕴涵着的个性自由和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在重大文艺理论上的分歧不彻底解决,不但影响文艺批评界的团结,而且阻碍当代文艺批评的深化。王元骧与王先霈在文艺理论上的分歧是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虚无存在观与粗鄙存在观的对立在文艺理论上的发展。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的这些分歧从根本上说是理论不彻底的产物。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如果不彻底解决这些重大文艺理论的分歧,就不可能从根本上保持文艺批评的锋芒,甚至还会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生产的基本规律、艺术典型的塑造、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批评的标准、文艺的民族化、“双百”方针、文艺队伍的建设、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十个方面,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周恩来的文艺思想及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文艺批评在整个文化事业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应当说是早就摆定了的。别林斯基曾经说:“关于伟大作品的评论,其重要性不在伟大作品本身之下。”这一点也没夸大。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文艺批评却每每表示怀疑,甚至望而生畏。这是什么缘故呢?鲁迅说得好:“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以致失却了本来意义,最后连文化批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都弄不清楚了。反正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文艺批评当然也不例外。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林彪、“四人帮”由此更进而将文艺批评当作他们耍弄政治阴谋的魔棒。现在已经有人为文艺正名了,可惜还没有人为文艺批评正名,而这也是刻不容缓的事。五十多年前郭沫若同志曾经指出:“批评是发见的事业。”真可谓言简意赅,发人深思。从这里正可以探得文艺批评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艺理论主张和文学创作实践两方面论证了鲁迅对文艺真实性和倾向性问题的见地。文章指出,鲁迅提出反对“瞒和骗的文艺”、“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口号和“敢于如实描写”的写作方法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原则,是达到文艺真实性的基本方法,也是对自然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等创作思想的批判;鲁迅主张积极的“写实主义”,他“理想的真实”观是反对艺术上的虚无主义、爬行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又和夸大到绝对化的超现实的理想不相容;鲁迅认为,任何作家和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只承认文艺的真实性,否认文艺的倾向性,或用文艺的真实性取代文艺的倾向性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文艺倾向性是由主观方面的政治或思想的观念、态度或评价和客观对象的政治或思想的本质、本性或属性两方面决定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应做到文艺的真实性与倾向性尽可能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在一九四三年发表了《诗与批评》一文,明确地提出“效率”与“价值”相统一的文艺批评观。所谓“效率”,即艺术效果,着重文艺的美感享受、语言魅力等;所谓“价值”,即指文艺的认识、教育功能,宣传作用等。闻一多一方面批评苏联的某些作品“只是宣传品而不是诗”;另一方面又批评中国当时的文艺现状“一般都只讲求效率,而忽视了价值”。他大声疾呼,“诗是社会的产物,若不是于社会有用的工具,社会是不要他的。”认为单独的价值论或是  相似文献   

13.
王建刚 《浙江社会科学》2023,(6):141-148+161
鲁迅终生奉行“拿来主义”。他很早就着手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随着文学革命运动向革命文学运动转变,他的翻译重心逐渐转向苏俄文论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并对苏俄文艺政策与无产阶级文学、“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等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除了“硬译”相关著作之外,鲁迅还撰写了大量的“译序”或“译后记”。这些文字及其对译著的“挑选”展现了鲁迅逐步走向马克思主义并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证明,当文艺政策和理论主张符合文学艺术自身规律时,文艺创作就会呈现繁荣之势,当文艺政策出现"左"的错误时,文学艺术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总结历史经验,党在文艺政策的制定上一定要正确认识文艺创作规律,准确把握文艺批评规律,科学理解文艺发展规律,惟其如此,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才能保持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文艺观点,代表着“五四”以来革命的文艺观点。它是根据中国革命及文艺运动的实际要求,吸收了中国文艺思想的优秀传统,及世界(尤其是苏联)科学的文艺思想的养料而形成的。它是在和封建文艺思想、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斗争中发展的,它是随着鲁迅整个思想的发展而前发展的。鲁迅文艺观点的内容极为丰富,本文不可能全部包括在内,仅就其中几个主要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不仅奠定了唯物主义美学体系的基础,而且把他的美学原则运用于文艺批评。他对于文艺批评的使命、目的、态度和方法等都有自己的精辟的见解。今天,我们亟须加强和改进文艺批评,使之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一下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文艺批评的主张,或当不无裨益。(一)坦率的批评车尔尼雪夫斯基十分重视文艺批评。在十九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别林斯基曾经以其科学的、战斗的文艺批评在俄国文坛上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但是,一八四八年以后,俄国政治上的反动愈益加强,到了五、六十年代,别林斯基批判过的“为艺术而艺术”  相似文献   

17.
茅盾是五四以来现代新文艺批评,尤其是现代小说批评的开创者:建国后,他担负了新中国繁忙的文化行政领导工作,仍然撰写了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宣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推荐和评介优秀的作家作品,提携和奖掖文学新人.茅盾建国以后关于当代文艺的评论,洋溢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体现出理论知识渊博、创作经验丰富的特色,具有思想深刻,艺术见解精辟、富于独创性的特点,表现了高尚、纯正的文品和人品.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今天的人们去读茅盾的当代文艺评论,难免不感到它有某种思想、理论上的局限,和特定历史时代、思潮的影响,但它们无疑仍然是当代文艺批评史上很有思想艺术光彩的论著,是茅盾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理论财富,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对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品评”是中国古典文艺审美与批评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从东汉魏晋时期的才性论,到唐宋时期才性论与风格论的融合,再到明清时期向纯风格论的转向,中国传统文艺品评理论的概念、特点、取向、标准等内在逻辑清晰,民族审美特色鲜明,是根植于自身民族文化和哲学思潮的一种成熟的批评范式。挖掘和研究这一传统文艺批评的独特遗产,并深入阐释其内在的东方思维基础,对于在时下乱象环生的国内文艺批评界重新确立当代中国本土化的文艺批评标准与体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强大动力;而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则只能起扼杀社会主义文艺的作用。这是一部中国现代文艺发展史所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道路是一条曲折复杂的道路。两条路线斗争在文艺领域的反映是敏感而尖锐的。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以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文艺、开展正确的文艺批评、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正常发展上作出了无可估量的贡  相似文献   

20.
周宪 《社会科学辑刊》2023,(2):163-166+241
文艺批评是文艺知识生产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一个实务多于学理的领域。中国是一个文艺批评的传统国度,但对文艺批评的知识社会学却关注不够。文艺批评的知识社会学首先触及为谁批评的问题,艺术品、艺术家、受众、批评家和艺术市场等五元结构均可以成为批评对象,但差异悬殊。其次是批评(家)与文艺界的关系问题,参与型与旁观型是两种不同的关系处理方式。再次则关涉批评家的社会角色,阐释者与立法者的不同角色使文艺批评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最后是文艺批评的社会机制问题,有必要大力推进机制建设,将文艺批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