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雷勇  杨和英 《民族学刊》2023,(10):130-136+161
分离主义道德论证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将民族国家的内涵曲解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该观点混淆了民族国家的本质和国家的民族构成,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具有明显的政治理想主义色彩。二是滥用民族自决权,认为民族自决权包含民族分离权。该观点将作为民族自决权主体的(国家)民族(nation)误读为(文化)民族(nationality),逻辑上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对民族自决权的权利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权并不包含民族分离权;忽视了行使民族自决权的具体条件,只有在一个国家出现殖民统治需要去殖民化时才能适用。三是利用民主政治说事,认为分离是一种民主权利,利用公民投票等民主形式推动分离。民主政治实施的前提是政治共同体的存在及公民对其的认同。但是,无论是“分离权”主张,还是利用民主形式推动分离,都意味着对国家的解构,在逻辑上难以自洽;在强调一部分人利益的时候,却忽略了其他人的利益,违背了民主政治的初衷和平等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极大的现实危害性,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影响民族关系,极易诱发民族矛盾甚至民族冲突,影响国际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民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以来 ,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本文着重探讨如何理解国家主权原则层面上的民族问题 ,指出依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法 ,民族自决权的实现主要限于非殖民化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而不是支持在已经建立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分离运动。文章指出 ,虽然中国等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实际上与国际惯例和国际法是一致的 ,但西方国家与中国等国在有关民族问题方面的争议仍然存在 ,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性质的国家 (后现代国家、现代国家、后殖民国家 )在与国家主权相关的一系列观念认识上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3.
民族自决权新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自决权理论的由来、在前苏联建国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以及前苏联民族分离主义兴起与民族自决权理论政策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 ,作者指出 ,在冷战结束、殖民主义体系瓦解、世界已不存在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形势下 ,民族自决权原本包含的国家主权和民族政治独立自主权原则已不适用了 ,而民族自决权应体现为各民族公民享有符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包括管理和决策本民族事务的民主权利和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4.
1987年,荷兰范普拉赫先生以一个国际法学者的身份,出版了一本题为《西藏的地位——从国际法角度对西藏历史、权利与前景的分析》的专著。在这部专著中,范普拉赫先生援引民族自决权原则,对所谓“西藏民族自决论”作了系统的阐述和论证。他的结论主要有两点:(1)“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西藏国仍然存在,流亡于达兰萨拉的合法政府就是它的代表。因此西藏政府和西藏人民有权要求恢复他们对自己领土的主权,有权要求摆脱其他国家干涉”;(2)“藏族人民的自决权是可以在抛开或不考虑西藏在  相似文献   

5.
曾皓 《中国藏学》2017,(3):5-18
中印边界锡金段系从中国西藏和英属锡金之间的边界演变而来,该中(藏)英(锡)边界已由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正式划定。中印两国历届政府均承认这一事实。而且,长期以来,中印两国持续、和平地沿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的边界行使管辖权。因此,中方所主张的中印边界锡金段具有国际条约、保持占有、禁止反言等法律依据。2017年6月中旬,印军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进入我国洞朗地区,并与我军进行长时间的对峙。依据国家责任法,印度的越界军事行动,是违背《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基本原则,违反相关国际条约的严重国际不法行为,印度必须对此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我国有权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定,采取反措施敦促印度履行其国际义务,并实施适当的自助措施以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当今国家与民族的关系上,过于强调民族的共同地域特点,会导致民族的分离或分立,不利于国家的领土稳定与既定的国家格局的稳定,也不利于国家的综合发展。民族自决权应主要限定于“国族”,否则,国家将永远会为无休止的少数民族的政治独立所困扰。同时当代的民族自决应着重于民族的经济独立、领土完整与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8.
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族自决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的民族自决权原则是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革命学说的重要内容。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自决权既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原则,对无产阶级来说,“也是社会主义原则”。列宁还特别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必须承认各民族的自决权,“要是拒绝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民族自决,那就是背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赵琪 《民族学刊》2010,1(2):100-107,164-165
科索沃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和民主的国家"。从国际法视角来看,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的行为,既不是科索沃人民自决权的体现,也不是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实施,更没有取得塞尔维亚的同意。它侵犯了塞尔维亚自由决定其领土法律地位的权利。对科索沃独立的承认给国际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民族自决权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在今天却被当作了民族分离和民族分裂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澄清民族自决权的涵义,阐明了其本质特征,说明了民族自决权与民族自治权的关系,论证了民族自决权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地方自治理论"范式无法有效解释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与一般地方立法权的关系;在"优惠照顾理论"范式看来,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是一般地方所没有,而为民族自治地方所拥有的"优惠照顾"权力;从规范分析角度,民族区域自治权关于"当地民族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特点"的立法依据,与一般地方立法权关于"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的立法依据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立法原则上,民族区域自治立法遵循的"可以抵触,但不得违背"的原则仅仅限于自治法规"变通规定"这一部分内容,其他内容与一般地方立法相同,应当遵循"不抵触"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与一般地方立法权二者应当和谐相处,可以起到"功能"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治州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实践形式,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自治立法权.随着《立法法》的修改,自治州将获得类似于地级市的地方立法权.当前自治立法权因为内容模糊、权限不明、程序不清等原因导致立法质量不高且立法效率低下,在实施中遇到重重困难;地方立法权则具有内容明确、操作灵活、权限具体等优势,稍有不慎将会影响自治立法权的顺利实施.自治州地方立法权相对于自治立法权是一把双刃剑,有必要厘清自治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本质上的差别,使二者在各自的范围内独立行使互不干扰.另外,还要从总体上规划自治立法权的实施条件,明确上级机关与自治机关的权限,完善自治立法权行使的各项具体制度,使自治州在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同时,促进自治立法权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是国际社会少数人权利保障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由此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公约表明了对少数人权利保护的鲜明立场.这种保护既有一般性的平等保护,也有关于对少数人在政治参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特殊保护,因此成为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重要国际法依据.中国遵守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则,坚定地履行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国家义务,在保障本国少数民族的权利方面进行了长期而且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与汉族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力度,以实现共同繁荣进步.  相似文献   

14.
税收自治权是民族地区自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使税收自治权对地区产业发展进行调控已经成为广西实施产业战略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受到税收自治体制的制约,以及税收立法技术的影响,广西以税收政策扶持产业之路还任重道远.本文在对广西税收自治权及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广西的产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具体化和法律化,是指民族自治地方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内,结合自身经济、社会的特点,以促进发展为目标,自主地选择行使、自主地享有权益和自主地承担责任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权力.从权利存在的形态来讲,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自主权可以划分为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具有传奇色彩的学术经历,由其所开创的现代法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逐渐得到后世学者的重视和呼应,但是很少人着墨去关注马氏人类学思想中的人格权平等观念,亦即用法人类学的维度来解读他本人及其经典著述.马林诺夫斯基对人性尊严的关注不仅体现了人类学研究的内在本旨,同时也诠释了平等之法律价值.据此,从所有人类属性之人格权平等视角来厘析马林诺夫斯基早期人类学中平等价值主题的哲学伦理,实乃为全球不断复苏的后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民粹主义以及相延伸的民族恐怖主义治理提供了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近十年的发展情况表明,找准路子是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关键.在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的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依靠发展俄罗斯民俗家庭旅游、乡村游,成功找到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为其他具有自身特殊性的人口较少民族谋求发展路子提供了借鉴样本.人口较少民族虽情况各异,只要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凭借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就能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质是要打造一种更为和谐的共生秩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不断提高双方之间的共生度.本文构建了一个衡量国与国之间共生度的评价体系,以测度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相互融合的程度.基于该评价体系,本文测度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共生度,并据此总结了中国-东盟共生度增长和变化的规律,以期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重的社会功能,它不仅是当地的传统道德资源及现代旅游资源,而且突显出了蓬勃的法治功能,成为我国当代基层社会治理中难得的法治资源.广西民族乡蕴藏着多姿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与之相适的运作机制,必定能使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出强大的正能量.它们不仅为国家法治提供了丰富的制度来源,而且对法治具有辅助作用,同时对国家公共行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分担和加功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乡村集市长久地遍布于广大农村,是中国社会最常见的民俗之一,它服务于农民调剂余缺和社会交往的生活需要,并且演进成为地域民俗文化集散、展演的文化空间.大理三月街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乡村集市,形成于唐朝永徽年间,历时1300余年,不仅发挥了经济性和社会性的重要功能,而且积淀成为承载大理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三月街文化空间的千年发展是大理文化传承千年的重要表征,其实践逻辑在于集市内源性因素的推动和地域文化禀赋的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