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壮族师公又称“三元教”或“梅山教”,是一种在原始“越巫”的基础上整合傩、道教、 佛教等外来宗教文化因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老民间宗教。近年来,壮族师公以其独特的内隐意蕴和 外显形式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是作者为了揭开师公渡戒仪式的神秘面纱而实地考察的真实记 录。  相似文献   

2.
非遗的活态传承指的是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其生长发展环境的整体化,在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状态下进行的有效传承方式.它区别于单一博物馆式的留存样本,它结合了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的记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点点滴滴.活态传承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而非遗的传承不仅仅只是为了保存和缅怀...  相似文献   

3.
民族服饰、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手工鞋垫、编制草鞋……春节期间,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画廊景区,由长阳夷水女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建的土家织锦民族服饰非遗工坊里,一件件精美手工作品吸引了游客的眼球,纷纷驻足观赏、拍照和购买。长阳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非遗+战略,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满族珍珠球活态传承进行研究,文章探讨了其价值、困境,并提出发展路径,包括弘扬文化归属感;培养专业指导力量,共创可持续发展;协力共推活动,点燃参与热情;创新推广手段,助力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5.
剪纸,即在一张普通的纸上使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剪刻出美轮美奂的花纹,为日常生活进行装饰点缀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艺术先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深受民众喜爱。本文旨在探究非遗视角下的剪纸文化传承,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6.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游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制定保护措施、培养教育传承人、用创新手段促进与现代社会的深度融合,实现民间游戏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间文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今后需要通过建成活态传承体系实现对其的充分合理保护。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民间文学活态传承问题的研究,本文建成了该工作体系的建设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成体系化的活态传承工作制度,以实现对于民族民间文学的成分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8.
9.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民间文学作为民众寄托情感的载体而存在,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其处境岌岌可危,即便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仍面临传承空间萎缩、传承载体受到破坏、传承链断裂等困境。在步入非遗后时代,面对严峻的现实状况,亟待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性等举措开辟出一条民间文学传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使得甲马这一类民间艺术得到了扶持,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文章在分析大理白族甲马生存困境的基础上,从重视人才培养、拓宽发展渠道、加强创新意识四个方面对大理白族甲马的传承展开思考,以期为大理白族甲马这类非遗的传承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头脑风暴法、专家问卷法等方法,经过两轮筛选,最终确定了影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26项驱动因素.根据相关理论及各驱动因素的功能与特点,按照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效应,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动力系统划分为推力、拉力、支持、中介四个系统,这四大子系统相互影响、彼此作用,共同构成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驱动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2.
13.
国家认定的"非遗"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熔铸了民族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文化符号.河西宝卷是彰显"走廊文明"和河西民间生态的"非遗"形式之一,其文本含蕴了河西人民的关怀伦理和价值诉求;宝卷活动体现了河西人民传承中华经验的"自组织"形式.作为陶冶精神和滋养宗亲惯习的资源,作为河西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河西宝卷活动演绎了河西大地的民风、 民俗和文化仪式,积淀了济世立人的民间智慧.对河西宝卷这类"非遗"的保护不应仅以其经济实用性来决定保护的力度,还应侧重其对民众文化心理的滋养和理想预期的认同与肯定.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发展趋势,而对数字化成果的法律保护是保障此工程有序进行、良好发展的制度基础.非物质文化数字化成果在权利主体、保护客体、保护方式等方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都不相同,而目前对数字化成果的法律研究严重不足.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的版权法律问题,根据其特殊性进行特殊保护,为数字化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国内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30余年的学术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概念到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从文化传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两大方面对既往研究进行梳理,并予以评析,借此提出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6.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受不同历史背景、民族特性、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教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传承与保护存在思想认识偏差、法律制度缺失、资源整合不足、传承断层风险等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以及治理理论为依据,坚持原真性、整体性和持续性原则,实施融入时代主题,与新的思想理念相融合;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与完善体制机制相融合;融入重大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融合;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与人才队伍培养相融合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最为聚集的地区之一,拥有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体制机制、人才资金、数字化手段、新媒体传播四个角度出发,对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如何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完善数字化体制机制、实施多样性的数字化保护手段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推进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深入,研究文献大量涌现出来,为了更好地揭示其研究趋势,通过知识图谱Citespace软件,以2003-2013年问CSSCI数据库收录的“非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期刊数据为数据来源,绘制并分析了十一年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共被引图谱、期刊共被引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和关键词&主题词共现图谱,图谱直观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前沿、主要研究领域、重要文献及重要影响里的学者和研究热点情况.其研究积累了诸多显著的成果和热点领域,对今后研究人员更好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壮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