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商史研究的突破——评何光岳《商源流史》一书傅朗云何光岳著的《商源流史》,1994年11月,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39章,前21章为94节,后18章不设节、目。连同“前言”,共54万字。何光岳的《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已出版了《楚源流史》、《南蛮...  相似文献   

2.
《汉藏之间的康定土司——清末民初末代明正土司人生史》一书将康巴人作为汉藏文化交流的中介者,从末代明正土司甲宜斋的人生史入手,分析其先祖的土司历程、其土司生涯的政治活动及康定地区政治、文化格局的转变,着眼族群和平共生.作者郑少雄以历史人类学、政治人类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勾勒出了一幅百年前康区地方与中央政府间文化、政治融合、对抗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3.
《汉藏之间的康定土司——清末民初末代明正土司人生史》一书将康巴人作为汉藏文化交流的中介者,从末代明正土司甲宜斋的人生史入手,分析其先祖的土司历程、其土司生涯的政治活动及康定地区政治、文化格局的转变,着眼族群和平共生。作者郑少雄以历史人类学、政治人类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勾勒出了一幅百年前康区地方与中央政府间文化、政治融合、对抗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4.
<正>学科牵手互动已是21世纪学术研究的常态。30多年来,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而其中岭南民族史从壮侗语族到苗瑶语族,以及汉族岭南各族群研究的成果斐然[1];而以基因分析为核心的分子人类学的研究,不仅渐渐走近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在岭南民族源流研究上曝出惊人的研究成果。就是在这个大的学术背景下,广西民族大学的民族史学家徐杰舜教授与复旦大学分子人类学家李辉教授牵手,在互动中完成了《岭南民族源流  相似文献   

5.
从1901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算起,人类学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百年来,人类学学科在中国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然而学界除了少数单篇论文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之外,少有专著从本学科视角对此进行系统整理。近日,由胡鸿保、王建民等撰写的教科书《中国人类学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中国人类学史》一书除前言和结语之外,共九章,近三十万字,对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百年历史进行了精要的梳理和恰当的评述。细加研读,笔者觉得此书在如下几个方面颇有新意:第一,认清了中国场…  相似文献   

6.
周星 《民族研究》2005,(5):103-104
日前接到友人管彦波博士邮寄来的《云南稻作源流史》(民族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一书,这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又是我较偏爱的那种实在的学术风格,于是读罢就想写篇书评,既作为祝贺,也作为交流。记得两年多前,作者在名古屋大学访学时曾和我谈论起这个选题,不曾想这么快就出版了专著,他的勤奋好学,令我非常感佩。对于亚洲稻作文化的研究原本有着很深的国际学术背景,赴日访学使得作者有机会汲取了大量有关此课题领域的国外研究所积累的学术成就,从而使本书从一开始就拥有了较高的起点。也就是说,本书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子人类学所见历史上闽越族群的消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人类学用DNA材料和计算生物学方法解答了很多人类学的问题.对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族群,侗傣族群和马来族群,分子人类学研究发现他们有共同的起源--百越族群,所以可以定义为"澳泰族群".闽越是这个族群历史上重要的一支,曾经是福建的主体民族.通过对现代福建和其他闽语人群的分子人类学研究,结果并没有看到闽越的结构.闽语人群基本都是来源于北方的汉族移民.所以可以确定历史上的闽越族在福建地区基本上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8.
涉及蒙古祖先传说的前人研究成果颇丰,其中以陈寅恪《〈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及韩儒林《突厥蒙古之祖先传说》两篇文章尤为精要。14世纪伊利汗国官修《史集》作为元史主要文献之一,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史集》依据蒙古祖先传说交代了其诸部分类,尤其是其记载保留了大量可与《元秘史》《元史》等东方文献记载对勘的部族源流传说;同时《史集》为蒙古祖先传说提供了完整的解说构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爬梳《史集》成书以前涉及蒙古、突厥祖先传说的波斯及希伯来文献,试探《史集》所提供的文献、口传信息以外的线索,从另一层面进一步补充《史集》成书的背景轮廓。  相似文献   

9.
《回族研究》2015,(1):13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东平教授著《明清西域史与回族史论稿》一书,于2014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2000年以来在明清西域史和回族史领域发表的一些论文的结集,反映了十年来作者在西域史和回族史方面的学习与思考。这些论文涉及明清时代中国穆斯林社会法律文化、经济政策、族群关系等方  相似文献   

10.
顾定国(G.E Gul出n)教授是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也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他的专著《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1994年)是在运用大量第一手访谈材料并结合文献的基础上写就的。这是近年海外专业人士研究中国人类学史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学术机构史”。我们知道,英语是强势语言,所以尽管不乏中文撰写的中国人类学史的著作,但是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却不能与顾定国这样的作品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1.
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事业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社会安定,还取决于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行.从"嵌入"理论视角看,各民族相互嵌入发展对构建新型民族关系、有效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社区融合、新型城镇化战略、文化教育模式和政策的进一步推行是促进各民族相互嵌入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广西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学术史虽然记忆甚少,但仍有回顾的价值,更有述评的必要。本文从广西民族关系整体评估研究、广西古代民族关系研究、广西近现代民族关系研究、广西当代民族关系研究四个方面述评了广西民族关系史研究的现状,认为广西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学术价值重大,但纵观广西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学术史,总体印象是作者队伍弱,学术成果少,学术水平低,与"国家样本"的实际价值极不匹配。因此,必须大大加强对广西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为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为中国民族的团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有价值、有份量、有水平的学术成果,这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广西民族研究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西部民族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在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历史节点,积极探索西部民族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和政策需求,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入手,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实际,需要优化要素源配置、创新推动与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实现产业兴旺;生态环境修复与绿色发展相融合,实现生态宜居;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乡贤文化建设,实现乡风文明;民主自治、基层法治和社会德治融合发展,实现治理有效;提升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共政策决策机构识别和建构的民族政策问题,与社会现实的族群关系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离.这种偏离使得民族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受到了较大影响,其政策目标也相应地出现了偏离.在社会多元化环境下,民族政策中存在的这些情况,若不能得到调整和改变,将会对我国族群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克服民族政策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纠正对民族问题的泛化理解,将涉及族群因素的政策更多建立在市场、公共服务基础上,在族群间建构多维联系纽带.  相似文献   

15.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歌运动",虽然没有真正地为中国诗歌发展开拓出新的道路,但却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群众文艺创作潮流。少数民族人民深具民族传统、政治认同并且是真情实感的新民歌创作,对少数民族群体内部建构关于新中国的现代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创造性的集体合作大生产和声势浩大的新民歌个体创作过程中,少数民族人民将自身传统的民族话语、地方话语及乡土话语与新中国的国家话语相统一的新民歌创作,既让他们实现了从传统的"民众"到新中国的"人民"的发现,也铸造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实体,并让少数民族人民的"新民歌"创作具有了人类学的伟大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和落实的关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愿景和目标离不开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和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将国内沿线民族地区变成了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通过区域内高校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民族地区顺应时代潮流自觉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应有之举。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不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更是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独立建国后,围绕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主题,甩掉百年被殖民的历史遗产与独立建国的现实困境,立足国情,从政治角度促进族际整合,以组屋为平台,以“族群比例”为手段,利用转换空间位置弱化族群集体差异,强化个体差异,培育公民意识,智慧地将多民族国家治理中棘手的种族矛盾、族际冲突化解,成功地打造了国家认同,柔性地实现了民族国家建构的宏大目标.作为塑造国家认同的一种策略和手段,形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新加坡经验”,它的意义是世界性的,这对于我国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及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国家从法律、制度、区域等层面构建了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明确了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受益渠道,这对规范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关系,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完整的民族自治地区扶持政策体系还未形成,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此,需要加强资源补偿、资源地居民就业等方面的配套立法,法定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优先受惠权,强化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配置权,建立规范有序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实现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还提出了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要求,包括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新其宣传教育的形式。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的核心内容。要把握新历史方位的新要求,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入脑入心,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喜闻乐见。要依托于“喜闻乐见”的伦理精义和价值特质,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和创新方法,构建生活化、常态化、制度化宣传教育机制,推进各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