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当下,全新的视频博客Vlog正以强大的个人属性与圈层聚合力成为品味表演的绝佳选择,构成媒介语态下的“品味区隔”。研究基于网络民族志获得22名Vlog青年创作者的深度访谈资料,以布尔迪厄的品味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从表演主体、表演途径、表演载体三个维度阐释网生青年通过物品展示与文化资本养成,以“远距离”的生活审美表现形式实现自我搭建的品味表演策略,呈现品味共同体同一性与区分性并存的动态发展路径,探索彰显个人生活风格的Vlog如何影响社交表演与圈层拆合,完成社交网络中的品味区隔。  相似文献   

2.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苏中地区X镇乡村社区中的健身舞活动为个案,以社区传播理论为分析视角,将健身舞文化传播的运作置于乡村社区的社会文化历史脉络及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集体记忆、情感说服、精英动员及收编合作等层面的实证分析,考察这一乡村社群文化的传播情境、过程及效果,并深入发掘其中不同行动主体的角色互动及关系模式,探索当前乡村社群文化的发展对重塑乡村文化认同所产生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迪 《社会科学辑刊》2024,(3):130-141+239
推动绿色低碳消费对于我国消费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消费转型不仅受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影响,在当代社会还与青年文化紧密结合,营造出新兴生活方式。然而,绿色消费不仅局限于绿色购买,而且不同领域的绿色消费机制也存在差异。通过使用2022年中国城市低碳消费调查数据,从购买、使用到处置的主要消费环节以及吃、穿、行等主要消费领域,考察城市居民绿色低碳消费的特征并引入社会经济地位和世代两个维度解释绿色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商品购买、使用和处置的不同消费环节都呈现阶层和世代的差异,收入越高、学历越高、越年轻的群体越积极参与低碳消费行为,中等收入群体经常购买绿色商品的比例最高;在涉及购买环节和出行领域的新能源车消费意愿上,阶层比世代的影响更重要,而在强调商品处置和日常消费的二手消费方面,阶层和世代都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应重视发挥中等收入群体和青年在社会文化营造中的作用,塑造绿色低碳社会共享文化,引导全社会认同、追求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周芸 《兰州学刊》2010,(1):77-81
农民工希望通过消费融入城市文化,实现身份认同。然而这一过程却受到了诸多城乡差异因素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文化因素。文章以青年农民工消费山寨手机为例,通过分析山寨手机中的符号意义以及访谈的方法来验证两个假设:山寨手机中所包含的符号满足了青年农民工体验城市人身份的需要;城市同龄人对山寨手机符号的不同解读为青年农民工建构城市身份设置了障碍。因此,文章提出文化资本在以符号消费为媒介的城市身份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7,(12):180-186
互联网社群是完全依托网络技术产生的新型社群,但并不能将其简单地看成传统社群的网络化,或者社群在互联网时代的表现形式。它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新型人际关系、组织形式以及商业模式。互联网社群兴起其实是技术对社会多方位改造的结果:这种改造不仅包括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直接后果——从无到有开创并塑造了这种新型社群形态,更包括生产技术进步促成的个人力量崛起以及商品特性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互联网社群的发展在未来可能会产生多重影响:社群商业模式成为常态,发展出一种不同于工业时代的新群体合作形态,展示了未来人际关系改变的可能——人与人更平等、自主、人性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群主义成为当代社会和政治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之一,我们有必要对社群这个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本文首先对滕尼斯和贝尔的社群概念进行比较和分析,然后指出造成两者主要差异的原因在于历史学术背景以及两人对概念建构的不同观点,并期望这种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加谨慎和细致的进行对社会这一概念的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现代司法制度的文化视线,与其急趋西方自由主义的后尘,不如投向本土的新儒家社群主义,并以此完善与改进现代司法制度——这种完善的可能性的确存在。它具备法治的本土化功能,更重要的是践行了本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而这种转化可作为一个文化读本,以化解东、西方司法制度共同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李路曲 《学术界》2012,(9):99-108,286,287
文化提供了一种让人们相互了解动机和行动的意义系统,从而制造着人们斗争的动机和方式,但同时也制造着终结冲突的动机和方式.冲突既是对文化所界定的利益的追求和竞争,也是参与者对身份的不同诠释.文化或社群的共存一方面既不能通过促进某个文明或社群的“普遍性”来实现,也不能通过强调其“特殊性”来实现,而要通过寻求不同文化间的共同点来实现.在多元文明的世界里,建构性的道路是放弃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  相似文献   

9.
张剑源 《重庆社会科学》2007,(12):116-120,124
群体间的互动作为一个往往被人们忽视的话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群体间由于互相隔绝,往往形成一种虚拟和谐的局面,交往和互动可以使和谐得以真正实现。而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又需要某些内部和外部的机制,来保障秩序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延续消费社会学关于品味研究的议题,反思葡萄酒品评中品味判断疑惑产生的社会机制。现有研究过度关注品味主体的阶层对应性,无法解释品味客体引发的判断疑惑现象。基于对葡萄酒品评文本的分析,发现品味判断疑惑之所以产生,存在两层原因:表层在于身体与情境之间产生了不匹配的失衡现象,深层在于中介力量与专家技术力量将葡萄酒品评制造为具有迷思性的品味活动。市场机制与文化装置发展出两类策略制造迷思:一是赋予价值策略,在品评专业化、品评等级化中强化品评的文本价值、符号价值;二是证明真实策略,通过开展科学实验、建立标准体系为品酒词“证真”。缓和品味的判断争议,应在弱化品味等级性、科层性与炫耀性,强化品味平民性、知识性与怡情性中营造健康的品评生态;也应提醒公众注意酒精的危害性,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袁祖社 《河北学刊》2007,27(2):7-13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集中体现着其关于未来美好社会的价值理性表达,表现出其以作为类整体的生存本位为依归之“公共性”追求与宏大、深邃的文化人类学视野;“共产主义”从多个层面标志着马克思的公共哲学观念或者这种哲学的“公共性”品质人与人关系维度上的个性自由、人与社会关系上平等主体间交流理性基础上的公共主义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的生态公正;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是一种真正面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创造性的公共实践形式。马克思对劳动异化之谜的破解,揭示了“公共实践”的渊源和旨趣——人类自我造就和自为拥有着的“意义结构”,彰显着作为一个社群共同体的共产主义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化消费在社会结构与重构中的作用愈发明显。布迪厄充分关注到这一点,按照"结构产生惯习,惯习决定实践,实践再生结构"分析框架,构建了其文化消费理论,本文则主要对此理论进行研究探讨。在该理论中,布迪厄充分探讨了文化消费行为同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资本总量、资本构成比例以及资本的时间延续三个维度考量的社会空间位置,在消费者主观能动的长期实践下,内化成不同阶级独特的阶级惯习,并产生了不同阶级特有的文化消费行为与品味;而不同阶级文化消费行为则进一步实现了阶级之间的区隔与融合,改变了消费者的社会空间位置。布迪厄的从阶级与阶层角度出发、揭示隐藏在消费现象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力关系的文化消费理论为我们了解贫富分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特征提供了独特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13个网络字幕组为研究对象,对青年亚文化社群的运行机制与权力关系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在网络字幕组创设的亚文化空间中,个体群内权威的建立以及不同字幕组在亚文化生产场域优势地位的确立与文化资本发生着密切勾连,但权力体系的建构与权力等级的确认并不是现实权力体系在网络亚文化空间中的一种简单复制,能者居上、实力为先——对知识权力的认可,成为网络字幕组群体认可并遵循的隐秘权力逻辑.  相似文献   

14.
对于西方人来说,一个人在信仰一种文化的同时接受另一种相反的文化可能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然而这在中国古人身上却十分常见。儒、释、道代表的是三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文化,中国人却能在这三种文化之间悠游自在,显示出强大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对于那些不被儒家文化接纳或整合失败的边缘群体而言,可以比较容易地投向佛教或道教等其他文化体系;对于主流群体中同时信奉儒释道的人而言,则可能面临更大的跨文化适应焦虑,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通过功能分区,让儒释道三种文化在不同时空发挥作用,从而很好地实现了社会、身体与心灵三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朱迪  陈蒙 《社会科学》2021,(4):72-84
作为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味在以往的文化资本代际传递相关研究中大多被忽略。基于北京和上海两地家庭的半结构访谈对子女养育过程中品味培养的分析发现,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文化资本再生产包含"传递"、"重建"、"超越"三种不同的机制:首先,父母和子女间通过品味与惯习发生着文化资本的传递;其次,一些中产父母通过子女培养实践重建起了基于品味的阶层边界;此外,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共存的背景下,部分中产父母寄望于子女超越父代,获取超越文化、地域和技能局限性的文化资本。解释当代中产阶层的文化资本再生产机制应重视国家、市场、全球化等多重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和包括个体家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动态发展语境。  相似文献   

16.
现代婚姻自主在凸显个体权利的同时,却异化成了一种契约化和情感化的东西。家庭成员之间温情脉脉的关系被权责明晰的理性契约关系所取代,须臾不可分离的决心被转瞬即逝的感觉所置换。在现代婚姻中,权利与责任、欲望与德性出现了严重失衡。如何重塑家庭成员间的共存共生感,注重家庭美德,强化家庭责任,成为现代人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对自由主义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群主义,其对婚姻责任感和忠诚感的强调,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18.
张涛 《河北学刊》2024,(3):68-74
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唐宋海上丝绸之路扩大了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交往,海外华人多集中于此,他们多以“社团”形态立根当地,不但数量众多、组织庞大,而且积极参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海外华人社群为切入点研究华社与中国文学文化之关系,可为中国文化软实力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一条可行路径。由于华社在文化含义上的复杂性及其跨学科研究的多样性与艰难性,当下对华社“文化文学”含义的解读规模小、领域狭、队伍弱,急需加强。华社与文化文学关系研究亟待在“五个空间”取得突破:海外华人社群文献辑考、整理与汇总;海外华人社群历史分期及其古今演变;海外华人社群与中国古典“旧文学”;海外华人社群与中国现代“新文学”;全球区域国别海外华人社群“文化文学”案例分析。加大华社与文化文学关系研究既有益于推进“华人文学”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又可为国家文化战略提供基本规律、基本经验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杜威在政治观点上是属于自由主义还是社群主义阵营,当前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但绝大多数学者,即使是很多西方学者,均把其划到社群主义阵营.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逻辑来看,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是西方政治哲学信仰的主流.从杜威政治哲学的理论来源及内在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来看,杜威政治思想在形式上可以被划归社群主义阵营,但把其定性在自由主义阵营似乎更符合其理论的最终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哲学为谁而说——哲学:在诠释者与接受者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军 《东岳论丛》2004,25(5):74-78
在文化发展呈现市场化、大众化、消费化的当代 ,“哲学为谁而说”这一被哲学所忽略的问题应引起人们的思考。哲学本身即是哲学家面对接受者的意义表达。哲学的价值 ,即在于接受者对哲学的倾听与服膺。接收者的存在 ,对于哲学的功能、哲学的创造与发展有着直接的意义。面对接受者 ,哲学应以社会公众的所思所想为研究对象 ,改变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 ,确立与接受者进行交流的研究方法 ,形成与社会公众对话的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