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制隔离戒毒作为一种戒毒措施,是指对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所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在吸毒成瘾人员自愿、公安机关同意或者公安机关直接作出决定下,进入强制戒毒所戒毒。而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则是对吸毒成瘾人员戒毒状态、身心康复、生理脱毒等各个方面的评估,是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强制隔离戒毒期限、戒毒建议的根本依据。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一经推出,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不可避免的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对此,下文就以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为中心,对诊断评估的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探索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律,进一步增强戒毒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矫治工作质量。本人对正在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受戒毒治疗的人员进行了调研,并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对吸毒成瘾人员的构成情况和戒毒特点进行总结,在借鉴国内外戒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戒毒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提升戒毒工作质量出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于禁吸戒毒—直都高度重视,2008年我国第一部《禁毒法》颁布,确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的戒毒新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强制性戒毒和单一方法戒毒的人数比冽少,而且复吸率高,戒毒效果差强人意。戒毒人员在重新回归社会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在戒毒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戒毒手段和戒毒方式方法都更为科学、合理,所引起的戒毒效果也更为明显,在挽救吸毒人员、遏制毒害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下文就以戒毒手段中的强制隔离戒毒为例,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成瘾干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戒毒人员戒毒意识和改善戒毒人员身心状态,增强其戒毒信心,防止复吸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毒品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肆虐,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安定。据卫生部通报,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其中,报告病例数排行前六位的省份分别是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广东、四川。①因此,探索戒毒康复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对开远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戒毒康复模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戒毒人员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着社会融入困难。本文通过对珠海市戒毒机构戒毒人员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戒毒人员吸毒的成因及吸毒的特征以及戒毒人员由于教育、就业、人际支持、自我认同等方面造成的社会融入难题,结合国外吸毒人员社会融入管理经验,提出从治理创新、司法改进、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宣传等方面构建戒毒人员融入社会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始探索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根据吸毒人群既具有违法性又是受害人、病人的特性,更新理念和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室。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室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以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结合医疗戒毒技术进行综合干预,为辖区内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一部《禁毒法》正式施行《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以往的劳动教养戒毒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这是第一部全面规范中国禁毒工作的重要法律,它规定了禁毒工作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禁毒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9.
个子不高,长得不凶,还戴着眼镜——即使穿着制服,李立新也更像是一名中小学教师,一个典型的文弱女人。 但当你了解她之后,你不得不对这个看似文弱的女子产生敬意:为了戒毒康复者能够保持操守,她从2000年至今的11年中,几乎每个周四都风雨无阻,定期给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尿检、心理咨询,给他们制订康复方案,为戒毒人员在回归社会生活之后遇到的各种心理和现实问题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0.
强强,我的一个服务对象,2008年10月底新发现的药物滥用人员,经过近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2010年7月,表现良好的他提前3个月出所了。  相似文献   

11.
王玥琪 《现代妇女》2014,(11):27-27
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源于国外,属于社区矫治的范畴。我国当前很多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试点都是学习借鉴国外的模式和经验,因此,对国外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模式及经验进行总结,能够给我们带来启示,有利于我国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普及推广。该文要从外国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经验中,寻找对我国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首批禁毒社工共14人,经过培训正式上岗。今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将拥有专职工作者的监督、服务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日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协召开的关注社会组织发展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上,委员齐声呼吁提高社工的待遇。 此前,浦东新区政协专门组织委员视察花木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青年家园的社会组织。服务于花木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中致社区服务社是在探索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背景下,在浦东成立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的戒毒模式主要有三种,即自愿戒毒模式、强制戒毒模式和劳教戒毒模式。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自愿戒毒模式,即在云南地区开展得比较好的TC模式,该模式集合了前三种模式的优点,是国际上一种较新的戒毒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面临家庭、就业、交友歧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复吸和重新犯罪。为了降低复吸率,建立戒毒人员的家庭后续照管帮教机制是相当必要且可行的。对戒毒人员的后续照管工作,就是指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后,通过建立一套监督、扶持,帮教系统,对其提供心理、专业或职业辅导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适应并融人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是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最为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一个初秋的夜晚,上海某劳教所强制戒毒学员晓林(化名)既高兴又忧愁,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高兴的是,第二天就能结束两年半的劳教戒毒生活回到社会;忧愁的是,出去后将面临一系列烦心事:到哪住?工作能不能找得到? 第二天上午,管教民警王警官带着晓林迈出劳教所的大门.在灿烂的阳光下,他看到了曾到劳教所来探望、帮教过他的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以下简称"自强总社")虹口工作站的社工耿军霞、断绝多年关系的老母亲,还有社区民警开车来接他回家,他顿时感动得哭了.  相似文献   

17.
药物滥用者生理脱毒后的复吸率居高不下是严重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相关数据显示,在无任何治疗措施跟进的情况下,国内的药物滥用者强制戒毒或自愿戒毒后半年复吸率一般为90%~99%。同时,根据对药物滥用人员复吸原因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TC戒毒模式(Therapeutic Community的缩写,即治疗社区),是通过发挥治疗社区、治疗集体的功能,从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视角借助特殊药物帮助吸毒者进行治疗及康复的一种新型的综合戒毒模式。这种戒毒模式把吸毒者看作滥用了不当物质、需要外界帮助以期回归主流社会的患病者,将其安置在居住性的治疗环境中,所有成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初,我们到香港某戒毒服务机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戒毒服务见习。该机构的戒毒服务非常重视戒毒人员的家庭支援工作,为戒毒人员家属提供五大支援:(1)个案服务,在吸毒人员未接受辅导之前,其家人便可率先求助,从而得到指引及支持;  相似文献   

20.
单靠美沙酮药物进行戒毒治疗,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借鉴和使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巩固药物维持治疗的成果。 吸毒已经被医学界证明是一种极易复发的慢性脑疾病,因此对吸毒者的治疗是长期和困难的,并且常常会出现反复。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共登记吸毒人员143.7万余人,其中滥用阿片类毒品104.5万余人,占72.7%,比2009年底增加4.2万人。为帮助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各地政府都在想尽办法,利用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积极开展对吸毒人员的治疗,希望他们能早日脱离毒海。在众多的治疗方式中,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被认为是治疗阿片类依赖的一种有效方法。单靠美沙酮药物进行戒毒治疗,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借鉴和使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巩固药物维持治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