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诗经·邶风·燕燕》诗本事的解释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或主女性之间的越礼相送,或称兄妹之间的手足情深之别,或解作分手情人做从此各自陌路的无奈诀别;现当代学者甚至从最新文献考定本诗出现了错简,至此该诗题旨的阐释也莫衷一是。由此也足以证明,该诗堪称"万古送别诗之祖"之不朽经典。  相似文献   

2.
号称“短篇之王”的蒲松龄,于《聊斋志异》中所写故事,就其真实性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为作者所亲历或亲闻,如《地震》、《水灾》、《跳神》诸篇,便基本上是记实之作,故亦有人称之为新闻报道或素描,二是取其一点因由,随意点染,且多“写鬼写妖”,并具有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可以《促织》《聂小倩》、《青凤》等篇为代表,属小说的范畴,也是《聊斋志异》中的大部分;三是篇中所写之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中的故事多有本事可考,本文聊举十则。孙悟空龙宫得到金箍棒、祭赛国索回佛宝、金兜洞丢失金箍棒皆取自《法苑珠林》。孙悟空偷蟠桃后遭天兵围剿取材于《太平广记》。孙悟空与如来斗法的故事与《大般涅槃经》的相关记载大同小异。人参果似是《神异经》与《酉阳杂俎》里的两种异果"杂交"而成。孙悟空与鹿力大仙的比赛内容是《拾遗记》里提到的浣肠。女儿国最确切的原型是《后汉书·东夷传》里的女国。木仙庵谈诗的场景完全来自于《东阳夜怪录》。比丘国以小儿心肝入药的故事脱胎于《新唐书·杨虞卿传》。孙悟空随处召问土地的情节则来自于《吴越春秋》。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奇迹》本事及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一多的《奇迹》一诗长期以来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它表现了作30年代初感情上的一点“涟漪”。《奇迹》在美丽神秘的意象组合与语言的交织里隐秘地传达了一个爱的期待曲折跃动、炽热丰富的情感流程,表现了现代爱情诗的神秘美。从方令孺的两首新诗中更能体味《奇迹》情感爆发的深刻内涵和闻一多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诗经·齐风·甫田》的七种本事解读,对它们进行得失比较评述,同时回归文学本位,详细考证其诗重点字词,深度分析其诗艺术手法,发掘出关于此诗更为趋近合理完善的本事内涵.此诗表现的是“思”之本事,思念的主体或为男子或为女子,思念的客体为男子,两者曾经的关系是总角之交.文献考据、“思无邪”理论引入、字词考据以及艺术手法分析是本文立论的重要理论依据、实践材料.  相似文献   

6.
恢弘的理论大厦需要坚实的范畴概念建基,需要严密诗性的判断黏合."本事"则是本事迁移理论中的地基性范畴概念."本事"迁移不仅包含"原发性、原态性的事件"的迁移,同时也含纳"本事"自身的迁移和流变.廓清历史视域,澄明"本事"流变概念,追寻到原典的诗性话语缘构关系,藉此我们才不惮于本事迁移理论大厦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罗虬《比红儿诗》绝句百首,其本事旧传为虬杀营妓红儿后悔而为之,此说几成定论。而从文献考据角度辨识,虬杀妓一事,原本乌有,红儿当是死于他故。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为塑造理想名士代表,对王冕形象进行美化、雅化处理,广泛影响后人的真实王冕认知。事实上,小说所叙王冕故事多与历史原型不符,尤其表现在“未仕明军”“奇言怪行”“擅画荷花”“拒交危素”等情节上,虚构成分较多。吴敬梓对小说所涉王冕本事应有充分了解,但为服务创作意图需要和彰显自身性情喜好,还是蹈袭传闻或信手改编。小说对王冕所涉本事的艺术处理,充分彰显全书以文运事的叙事艺术,体现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的知名注家吕湛恩在《人妖》篇注文中指出故事与明代一桩刑事大案有关,并简略介绍了此案情节,但是未说明资料来源。明人陆粲《庚已编》卷九《人妖公案》备言其详,可作为阅读蒲松龄之作的参考。《人妖公案》载:桑冲系山西太原府石州李家湾文水东都人,本姓李,因被卖至榆次县桑茂家,从其姓。桑冲奸骗妇女的邪术得自大同府山阴县人谷才。谷才为桑冲易容,“将眉脸绞剃,分作三柳,戴上鬏髻,妆作妇人身首”,使之外貌纯然女性化了。此外,又授以“描剪花样、扣绣鞋顶、合包造饭”等妇女应有劳动技能。蒲松龄笔下的王二喜在形貌上“年十八九已来,颇风格”,在女工上“缝纫绝巧”,可谓深得桑  相似文献   

10.
“三会本”《聊斋志异·小谢》:陶三望“好以诗词讥切时事,获罪于邑贵介,日思中伤之。阴赂学使,诬以行简,淹禁狱中。”按“行简”简字当从青柯亭刻本作“检”。行检,指操行。《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不修行检,尝在江淮间攻略商旅。”同书《任诞》“阮公邻家妇有美色”《注》引王隐《晋书》:“籍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其达而无检,皆类此也。”可见不修行检,指奸、盗之类劣迹。上文  相似文献   

11.
在<聊斋志异>中有无民族思想,学术界一直有两种意见.笔者认为,在<聊斋志异>中确实有较浓的民族思想,只不过是作者多采用言此而意彼的方法,表现得不那么直接罢了.本文集中论述了蒲松龄民族思想的表现形式、根源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塑造的女性,人数众多,风格各异,形象清新鲜活,表现了女子多方面的才能,特别是女性的口才,更是给读者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聊斋》女性的口才突出地表现为:劝说口才、应答口才、打趣口才。  相似文献   

13.
洪迈的《夷坚志》是宋代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它对于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元明清戏曲及文言志怪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明显地受到《夷坚志》的影响,它对《夷坚志》在模仿中有变异,在继承中有创新,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小说观念的继承与发展,题材的借用与开拓,思想内容的创新与深化.  相似文献   

14.
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是小说叙述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的对比形成叙述速度的变化,<聊斋志异>通过对叙述速度的控制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构造了奇异的叙事时空,表现出对夜晚时间的偏爱;幻化时间和人世时间的对比也是古典小说中常用的技巧,在<聊斋志异>中二者的变化更是丰富多彩,时或一致时或迥异,突破了古人的常规思维模式,表现了丰富的时间意识观念.特定的时间选择和丰富的时间变化显示出浓郁的人文化气息,与小说的主体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是被高度理想化和审美化的艺术形象,是美和爱的象征.中国悠久的狐女文化的滋养,尤其是在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原型的直接启示下,<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狐形象.在明末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敢于主动追求爱情,并表现出爱情的坚贞性和执着性的情狐形象.蒲松龄嗜好搜神猎异的个性禀赋,使他选择了"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艺术构思,从而塑造了一批既具有人性又具有狐性的狐女形象.  相似文献   

16.
聊斋爱莲说     
《聊斋志异》的创作,正当明末清初。此时社会上性爱风气正炽,特别是对女子三寸金莲的迷恋到了痴狂的程度。本文引用西方汉学家高罗佩和性学家霭理士的理论,联系《金瓶梅》等性爱小说中对三寸金莲的描写,对《聊斋志异》中的以红绣鞋占卦、把绣鞋作为信誓物、两段对三寸金莲的集中描写、一段关于金莲杯的描写、男子偷捏女人小脚、以绣鞋作女子性器官触摸欣赏等描述进行分析研究,论证金莲癖的普遍存在与蒲松龄的爱莲情结。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在《聊斋》中积极鼓励士人“弃儒从商” ,但他仍持“右儒左商”的态度 ,“从商”的目的仅仅是士人为了摆脱自身的穷困 ,尔后重新实现“儒业”的理想。蒲松龄主张儒商在经商活动中不失“儒家品德” ,这无疑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聊斋》中对“儒商”的致富过程叙述过于简略 ,看不到“儒家品德”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这是作者毕生投身举业而缺乏商业活动经历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古文《聊斋志异》行文简练,由于英汉两种语言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因此含有大量默认值图式.这些默认值图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语法默认值、语义默认值、语气默认值和文化默认值图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还原原文的生活体验,并默认值图式显化处理.默认值图式显化原则包括语法填充原则、语义填充原则、语气词填充原则以及文化填充原则.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写了各式各样的鬼 ,学人亦多有品评。但其中的“鬼书生” ,作为一个群体 ,却鲜为人论及。该文认为 ,作为群体的鬼书生 ,既有突出的共性特征 ,又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他们表现出的那种“科举情结” ,实际上是封建时代广大读书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人类历史与文化中,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墙的本义是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高峰,其文学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短篇作品创作中关于"墙"意象的创造引人注意。蒲松龄在其大量小说中造了多样的"墙"意象,如"逾墙钻隙"、"逾垣相就"、"翻墙入室"、"逾垣而逃"等,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拓深了作品的思想蕴含,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