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于6月中旬成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组长。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6月23日举行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论坛”。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论坛开幕式上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此规划将明确国家发展目标,突出战略重点,强调科技前瞻,强化制度创新,体现区域  相似文献   

2.
国家对科技的追求承载着对安全的价值诉求。其中,科技是国家实现安全目的的工具,安全目的是国家在观念上事先建立的科技活动的未来结果。但国家科技安全价值诉求的实现远非如此简单,作为价值客体,科技安全诉求始终存在着强烈的利益意识倾向,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关系体系下,国家对科技安全的诉求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国家间科技安全的博弈与较量,加深了国际社会的安全困境,潜伏了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危险。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呼吁国际社会坚持科技人道化,要在科技人道原则的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安全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和谐科技安全道路;构建公正、公平的国际科技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23日,第四届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等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9项科研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6项成果获提名奖。夏鼐先生是新中国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学养深厚,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阐述构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特点、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构建了一套包含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的多层次、立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反映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支出在效益、效率、经济和公平四方面的绩效,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和在此基础上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这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温家宝总理在这次大会上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讲话》的报告,温总理的《讲话》是指导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规划方向的战略性文件,它明确了今后我国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国家级公共科技奖励,是以国家权威与信用和国家财政等公共资源为奖励资源所设立的国家顶级政府科技奖励,它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中的一部分.从近五年的获奖统计和法规文本分析表明:我国国家级公共科技奖励的最大隐患在于缺乏对公共产品类与非公共产品类项目给予区分.这导致公共产品类项目的奖励力度和受关注程度降低,公共科技奖励的重心发生偏离;引发了奖励资源的公共属性与奖励对象的非公共产品属性之间的矛盾;致使国家形象与权威承受巨大的受损风险;在干扰市场公平竞争的同时,还使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及方向受到误导.完善国家级公共科技奖励需要对公共产品类与非公共产品类项目进行分类奖励,逐步提高公共产品类奖励项目的比例和力度,矫正公共科技奖励资源的奖励重心.同时,建立并完善社会力量奖励与政府奖励互补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  相似文献   

7.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持续地开展科技创新或科技自主创新,为实现这一目的,一般都应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予以保障.确保科技资源整合有效必须明确科技资源整合应追求的目标和原则.对科技资源整合的目标不仅应包括对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物力资源进行整合的配置性结构目标,而且还应包括创新性成果目标.对科技资源整合的原则至少应包括从实际出发、借鉴经验、自愿参加、积极推进、相关机构同时整合、近期远期兼顾整合、定期整合、保密、维护物权和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丁旭光 《探求》2022,(5):51-61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为目标,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局,聚焦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创新全链条,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发展路径,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广州路径。  相似文献   

9.
科技口译的"原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文雄 《社科纵横》2006,21(8):167-16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交流,作为一项专业性交流活动的科技口译变得日益重要。科技口译有其独特的特征、认知过程与再现方式,“原语效应”是科技口译的重要特征,再现的重要策略,而“原语效应”的再现是需要相关策略的。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基础,并正在驱动创新和经济增长。在数字时代,取得新兴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可获得巨大的利润、全球市场份额和制定标准的机会。全球科技领导地位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对这一地位争夺也变得尤为激烈。高科技产业对跨境贸易的依赖使其与外贸密切关联,并对脱钩极度敏感。科技战正在成为新的贸易战。美国认为,技术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关键领域,需要得到严密保护,并要与国家战略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特朗普政府是对中国实行科技脱钩的始作俑者,拜登政府延续了其前任的政策和措施。美国决策者利用了既有的和新通过的法律、规则以及总统权力来对中国实行出口管制、投资限制等“压制性”脱钩措施,到拜登时期又采用了更多的“自强性”脱钩措施,其目的是培育美国自身的技术能力,并以民主价值观的名义联合盟友和伙伴国加强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借以维护美国的科技领导地位。已有迹象表明,美国的供应链正在偏离中国,在计算机和电子行业尤为明显。但是,科技脱钩已带来一系列负面效果,并在美国国内引起广泛争论。如果美国半导体产业的脱钩政策继续下去,它将会失去广大的中国市场,造成其海外销售额、研发支出和投资的收缩,最终可能使美国失去其全球半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