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说:“开发区大有希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和正在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区域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特殊作用。然而,作为一个纯粹的经济功能区,这些开发区大都沿袭着管委会管理模式,它在行政体制上是上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开发区进行着经济职能的管理。但是,随着开发区区域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急剧增加,原有的这种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有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以不完全的准政府管理机构来履行完全的政府管理职能难免捉襟见肘。因此,必须坚持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推进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7,(4):70-76
规范性文件在开发区改革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行政诉讼法》首次将规范性文件纳入附带审查的范围,开发区管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否属于行政诉讼附带审查范围,在审查中面临哪些疑难问题等是审查所要面对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做到:一是对开发区管委会规范性文件的可诉性予以探讨,包括开发区管委会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开发区管委会应属于所在地政府依据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的组织、开发区管委会规范性文件的外延界定;二是对开发区管委会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标准予以探讨,包括制定权限方面的合法性审查、制定内容方面的合法性审查、制定程序方面的合法性审查;三是对开发区管委会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与异议审查之间的衔接等予以探讨。由此达到进一步规范开发区管委会规范性文件,不断推动立法与改革相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师市合一"是兵团创建城市的一种创举,管委会则是现行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采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管理模式。在目前师市合一的基础上,可以借鉴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和天北新区管委会的管理体制,丰富"师市合一"的内涵。在师一级成立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即行政公署(或管委会)。由师成立的行政公署(或管委会),既是兵团下属机关,也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由师长担任行政公署专员(或管委会主任),政委担任地委书记(或党工委书记),下辖多个市(县级)。这既可缓解一师多市带来的体制上的困境,又可把市外师内的区域纳入到管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湖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也对全国其他城市开发区的管理和建设具有示范意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对开发区的有序发展、各类经济要素的健康增长均功不可没。但是该条例存在立法原则模糊、调整内容需明确等问题,在实施中存在开发区与所在区县关系紧张、条例在企业中的影响力不大等问题。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武汉城市圈和"两型社会"建设对开发区提出了新的要求,《条例》也面临着修改。在不同的思路下,《条例》的修改存在两种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开发区立法滞后、"身份"不明。身份生成机理涉及经济全球化、试错式改革之路、政治集权与经济还权的大国治理结构、"职责同构"与"条块体制"的府际关系、国家战略定位及本身竞争力等。鉴于开发区契合于行政权社会化的治理变革、内生的契约结构、国家的战略定位、地方立法及实践的探索,法律应将试错权力配置给开发区,统一立法,将管委会身份社会化,界定为事业单位,法律、法规授权其行政主体资格,先试"多中心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开发区是行政权不断调适、收缩、社会化的试验田.但开发区的制度供给滞后,管委会的行政主体资格缺失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成因涉及渐进式改革和经济功能主导的路径依赖、职责同构与条块分割的府级关系、单中心的传统行政法学分析范式.基于行政法学理论的准备、开发区治理探索、体制创新的国家战略定位、满足区域治理需求、国际游戏规则的遵从,管委会身份应为社会主体,将之界定为公务法人方为正解.  相似文献   

7.
盛海辉 《源流》2012,(1):66-67
"省老促会对开发区老促会的成立高度重视,希望开发区老促会在区党委、管委会的领导下,不负众望,为促进开发区革命老区建设,改善老区人民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老促会成立大会的致辞中,广东省老促会副会长林永福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属于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四大主体功能区的构想,高原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分布广泛,它们的主体功能都是提供生态功能区.该区域同时又是我国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地区,面临着提供生态功能区与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所以.该地区的保护和重建应采取包括广泛宣传青藏高原保护与重建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资源优势产业、建立健全财政支持体制和生态补偿机制、适度进行生态移民以及创设土地发展权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体制比较优势弱化与西部高新区二次创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行政管理上向旧体制回归及体制比较优势弱化是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次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 ,分析了管委会管理体制的障碍和问题 ,认为在坚持高新产业和高新区发展市场化战略的基本前提下 ,应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和其博弈行为角色 ,防止过度行政介入。市场失灵只是说市场的解题力有界而不是说无效。政府有效并不是说它可以替代市场 ,只能修复、补充市场机制。因此政府外在行政治理与市场自治机制的有效分工与协作策略是西部高新区第二次创业发展的基本行政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自1988年起,国家科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有关部署,相继组织规划建立了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以“鲁中明珠”著称的山东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和宏伟壮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中外投资者。其巨大的科技潜力、高效的管理体制、完备的基础设施及昂扬的特区开拓精神在众多的开发区中独树一帜,引起了国四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宋锡坤。记者:在本地区建…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最重要的新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式 ,不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 ,它是经济—生态—社会复合体系的持续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统一,是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和背景,分析评价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存在的缺陷,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制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不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权宜之计。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和道德与法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和道德与法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支撑。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跨世纪发展的一次重大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最新总结,既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又是指导发展的方法论。本文通过从博弈角度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以及青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自身定位的寻求和自身发展的展望,阐述了实现科学发展观是当前中国青年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指出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我国西部大开发将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人才是关键 ;(2 )科教要先行 ;(3)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持的良性循环是前提 ;(4 )要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 ,继承了邓小平发展思想 ,又是与时俱进的新发展观。文章着重围绕要发展、怎样发展和为什么发展的我国发展中的这些重大问题 ,从 3个方面重温了邓小平发展思想 ,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观点 ,表明这样的理解 :中国要顺利越过人均 GDP从 1 0 0 0美元到 3 0 0 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的这道“坎”,仍要加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 ,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搞好五个统筹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经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指导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由于存在综合国力不强、经济增长速度慢、市场化程度不高、贫富差距大、人口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二元结构等问题,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需要向发展经济学寻找理论借鉴.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借鉴、运用发展经济学在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方面取得理论研究成果,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不照单全收、不舍本逐末、不食洋不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