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岭踏青深思慎取——晏智杰教授的经济学研究与实践从1957年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开始,晏智杰教授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达8年之久,自然,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理论来源——西方古典经济学也进行过悉心钻研。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这8年的时间中,...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12日-13日,重庆市《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西南大学召开。出席本次年会的有:本次会议特邀嘉宾、全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长春税务学院副院长丁堡骏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任治君教授,贵州财经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的教授学者,以及重庆市《资本论》研究会的专家学者,西南大学和重庆工商大学部分研究生共计100多人。北京大学胡代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成稼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丁冰教授、暨南大学胡世桢教授、兰州商学院张存刚教授虽然没有出席本次会议,但他们十分关注这次会议的召开,专门寄来了书面交流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程恩富教授打来电话、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洪华喜教授发来贺信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祝贺。会议围绕刘国光同志在《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9期上《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一文所涉及到的问题,就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导地位这个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刘国光同志的判断是客观的.对问题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说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心声,它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南开大学素来是我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重镇,尤其理论经济学科更是名师云集,执时代之牛耳。作为南开老一辈经济学家,高峰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中专注耕耘五十多载,硕果累累。先生所开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迄今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中一座难以逾越的学科高峰,也是南开和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中极具特色的学术宝藏。为了表彰先生为南开和我国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做出的开创性、奠基性和历史性贡献,2012年7月,南开大学特别授予先生"荣誉教授"称号。全国资本论研究会会刊《当  相似文献   

4.
珞珈学人谱     
王元璋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 943年生 ,湖北武汉人。 1 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系。现为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兼任湖北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等职。 1 986年和 1 988年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 ,1 996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在高等学校工作至今 2 8年 ,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 1 40余篇 ,出版学术专著 7部 (其中 6部为独撰 ) ,主编并出版其他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西方针对社会科学而创立的“科学哲学”中,以柯恩(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埃尔斯特(挪威奥斯陆大学社会研究所教授)和罗墨(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为主要代表,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学派。尽管他们之间在具体观点上差别很大,但他们都共同强调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寻求微观基础(或称“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应与当代的先进科学方法(如博弈论和数理逻辑)相结合。从1985年开始,他们一起主编了《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理论的研究》丛书,由剑桥大学出版。1986年,他们三人的论文合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丛书之一问世。尽管“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前一时期,各种有关西方经济学的论著概说成了经济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的“抢手货”,形成了一股西方经济学“热”;与此同时,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论著、文章却受到了“冷落”。这种情况既表明人们迫切希望了解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和理论,也说明当前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著的研究还很不够。这样,加强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著的研究,使之能够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与改革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就成了当务之急。广大经济工作者渴望能早日见到在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著作深入研究基础上的系统介绍的著作。最近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论著概说》一书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重庆市《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会上,首都经贸大学丁冰教授指出:目前在许多高校实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并重的双轨制教学。实践的结果却是西方经济学地位日益上升,大有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势头。现在,有的学生一听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觉得好笑。有的学生在图书馆读《资本论》,还要用一本外语书掩盖着偷偷地读。看了以上报道,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国家,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居然像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白色恐怖时期那样,要偷偷摸…  相似文献   

8.
刘思华教授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他全部论著的理论精华。他作为我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见证了中国生态经济学发展的全部历程。20世纪90年代,刘教授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运用到可持续发展领域,在我国创立了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从而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学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刘教授积极倡导对传统经济学进行哥白尼式革命,并著书立说,在实践中进行这场意义深远的经济学革命。刘思华教授还是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家,他在创建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过程中,履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方法论是马、恩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教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也是经济学专业系统学习的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教学,要求教材中要体现方法论,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备"方法"、讲"方法"、用"方法"、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学术和学科方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做出的独特贡献。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许兴亚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出发,通过考证和校勘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认识,积极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他从澄清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片面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的新阐释,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正本清源"和创新发展,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探讨,以及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及改革观、倡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等六个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主题的三次转换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的理论创新 ,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2.
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甚至有人在模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界限,有人则贬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张以西方经济学取而代之.因此,我们要旗帜宣明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真正解决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问题,建立起科学的、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从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开始,到现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不能把"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等同于经济全球化,但它却是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前提。马克思用"世界历史"的眼光研究经济学,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发展。马克思在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曾打算专门研究世界范围的经济关系问题,虽未能如愿,但却奠定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与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所带来的世界体系格局的变化相伴随的。从"依附论"到"世界体系论",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全球化的探讨,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的理论取向。  相似文献   

14.
程启智教授把马克思研究社会主体形态,反映人的关系的依赖关系概念"抽象"为"产权关系范畴",又升格为"依赖关系理论",并以它为基础,"重建"了一门排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经济学",取代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经济学和以所有制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地位。在理论上,不仅真正"有违马克思的本意",而且制造了混乱;在方法上,不仅缺乏符合逻辑的科学论证,而且脱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建设的实际,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5.
郭小鲁教授     
郭小鲁,男,1947年生,江西宁都人,经济学教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员,湖北省《资本论》研究会暨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旅游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已有许多研究成果,然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方面尚任重而道远。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经济学者就已在这个方面有过许多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然而,他们的成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在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内涵及发展趋势是什么等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形势下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从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市场经济一般理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经济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坚持作为广大劳动群众根本利益代言人的立场,大胆创新,并且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李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理论家。他不仅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拓荒者,而且还是实际上倡导和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第一人。李达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其间他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独到理解,他的"广义经济学"主张,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及其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的杰出地位。  相似文献   

19.
海尔布罗纳(R.Heilbroner)是哈佛大学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也是美国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若干经典著作的作者。他对经济学以及重大经济事件所作的分析对政府起有重大影响。恰逢其80岁之际,美国《挑战》杂志对他作了采访,围绕其经典著作《世俗哲学家》的重版和修订内容展开讨论。同时还特请马萨诸塞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波林对海尔布罗纳的学术生涯和独特思想作了总体性的回顾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重西方经济学的倾向已日趋明显。时下,在主流经济学刊物中,如果作者不援引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和论著,或不运用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方法,通常会被视为不入流和落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实际,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对于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对话和交流,逐步克服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偏颇,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