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育率下降是世界各国现代人口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人口现象既被视为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被看作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摆脱“马尔萨斯均衡陷阱”的跳板。但是,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增长(发展)的关系十分复杂,特别是在我国生育率转变具有鲜明的外生性特征的条件下,生育率下降引致的积极经济后果更不能自动地生成,而需要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条件进行催化。因此,制度和政策因素对于我国生育率下降积极经济后果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建立我国生育率下降积极经济后果实现的决策支持系统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育率下降及其宏观经济后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育率下降有两种类型、四条道路。缓降型:法国道路,欧洲北美道路;速降型:日本、德国道路,中国、新加坡道路。生育率下降过程与经济发展过程有三种对应关系:滞后、超前、同步。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宏观经济后果:缓解了人口高速增长造成的各种危机;经济走出了“人口陷阱”,宏观人口经济关系进入协调状态;创造了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黄金结构”,同时也界定经济起飞的时间;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影响中国妇女生育率下降的社会经济因素与对策建议李宏规,杨恂人们的生育行为是由生育愿望决定的,而生育愿望取决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降低生育率并不是仅仅依靠计划生育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它的下降还是要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要创造...  相似文献   

4.
生育率下降对代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王洪春就整体而言,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水平国家的行列,可以预见,只要不发生大的社会意外变动,中国人口生育率还将继续下降。生育率下降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是对代际关系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这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育率下降中的扩散效应:基于省级时序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艳 《人口研究》2007,31(4):35-45
本文使用1950~2000年中国28个省的时序数据,分析了中国省级空间和时间生育率下降的扩散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生育率下降中存在着扩散效应。空间扩散分析显示,持续的下降始于少数大城市和一些东部省份,随之是北部省份,而广大的西北和一些南部地区生育率转变较晚;时间扩散分析结果表明,省内生育率下降显示出比省间生育率变化更为明显的扩散效应,并且不同时期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因素不同。扩散因素独立于社会经济因素,其促进和加强了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因素对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育率下降后果与对策研究组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国家计生委宣教司等单位联合组织的“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拟于1994年7月下旬在大连举行。会议将重点讨论: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老化与老年人口问题,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原因、后果的解释,人口逆淘汰问题,家庭结构变化及独生子女问题,人口负增长问题,生殖健康与身体素质问题,以及生育率下降的社会经济后果的理论探讨等。欲参加者请在1994—06—05前将论文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邮编100872)穆光宗、苑雅玲…  相似文献   

7.
经济因素对生育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经济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是通过中间变量来实现的.笔者对西安市长安区农村调查所得数据做了分析,得出经济发展引发的宏观结构变化为生育率的下降提供了基本条件.而生养成本上升和农民的相对贫困既是抑制生育率上升的因素,也是生育率不能进一步下降的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发展的生育率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运用相关、回归和路径分析方法,从时序与截面数据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生育率效应作了系统实证分析。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生育率水平的终极性因素,但其直接影响力较小,更多地是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育率的变动。经济发展是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基础和实现人口控制的长期条件,文化水平在生育率转变中起特殊重要的作用。作者还分析了造成生育率时序、地区和城乡差异的原因及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建民 《人口研究》2004,28(6):2-18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口生育率水平出现了迅速的转变 ,特别是 1 992年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改革以来 ,生育率水平更是进一步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如果说 ,生育率的迅速转变是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干预下启动的 ,那么 ,在 1 990年代生育率的下降应该主要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结果。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已经为稳定我国城市地区人口低生育率水平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同时 ,制度、技术和文化等因素的变革已经为我国个人生育决策理性化创造了条件 ,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机制已经开始从政策控制为主转向群众自我控制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因素,并通过伊斯特林模型将社会经济因素、中间变量和生育率相联系,探讨社会经济因素通过中间变量而影响生育率的途径与机制。伊斯特林模型在世界生育率调查的一些国家得到过应用,本文尝试将它应用到中国的数据中。  相似文献   

11.
生育率的变化是由社会、经济、环境、文化传统、生物以及行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人口学家邦戈茨等首先在其研究中将这些因素分为直接决定因素和间接决定因素。直接决定因素是直接与是否生育、生育孩子多少早晚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及行为学因素。直接决定因素可分离成已婚比例和已婚生育率两个主要直接决定因素。两个因素造成的生育率的变化方向可以是相同的 (都使生育率下降或上升 ) ,也可以是不同的 (一个因素使生育率下降 ,另一个因素使其上升 )。在两个因素造成生育率变化方向相同的情况下 ,二者对生育率变化影响的强度往往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生育率下降:世纪末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生育率的下降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分析。通过与发展中地区,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对比,说明了中国生育率下降的特点;通过不同的生育率指标来刻画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的独特性;最后简要阐述了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化力对中国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 ,仅用 30年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是政策力、经济力、文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文化力对生育率的下降起着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和鼓舞力的作用。在文化力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中国城乡育龄夫妇生育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且这种变化还远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社会的生育率往往低于它的生育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值。社会通过种种力量(如晚婚、节育)对人们的性、孕行为进行限制,还通过种种因素(如人工流产、哺乳)来影响怀孕的结果和产后不育期长度。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对生育率起决定作用。而种种对生育率起最终决定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必须通过这些因素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生育率转变的微观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育率转变,即生育率下降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我国生育率转变的微观经济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家庭经济类型、家庭消费模式和生活质量等。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巴西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最近15年来下降了近50%,即妇女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下降到1985年的3.3。明纳·格雷联邦大学的人口学家乔治·马丁认为,巴西的生育率下降是“世界上下降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如果这种趋势不变,到2000年,总和生育率将下降到2。影响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化、妇女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增加、生  相似文献   

17.
展望90年代我国的人口控制,城市基本上实现了生育一胎化,生育率已不可能再进一步降低;农村局部地区的早婚、早育和多胎生育可以加强管理进一步控制,但从总体上看农村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约束。笔者认为,未来的中国人口控制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生育管理模式;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制度创新,创造自发或自觉控制生育行为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戈艳霞 《人口学刊》2015,(3):88-101
文章采用19802010年全国30个地区的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不同质量城镇化对生育率的作用机制及差异。实证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生育率下降不仅存在直接影响而且存在空间外溢效应;生育观念的扩散效应和生育行为的模仿效应是城镇化发挥作用的基础;不同质量的城镇化对生育率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户籍人口-城镇化"对本地生育率影响较大,而"流动人口-城镇化"对周边地区影响很大,说明人口流动是生育观念传播扩散以及生育率地区差距缩小和收敛的重要原因;城镇化进程中生育率持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仍是计生政策约束的后果。未来伴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全国的生育率(尤其是发达地区的生育率)将超越适度低生育率的目标而继续下降,尽快放宽计生政策,研究出台鼓励生育的公共政策,有助于防止生育率过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生育率下降的经济分析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西方主流的人口经济学理论,都把经济发展作为生育率下降的决定因素,尽管双方对“经济”的理解不同;还有不少西方学者否认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因为许多国家的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论点。本文同意经济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但又是间接的,而且影响的路径和中介环节是复杂多样的,它决定了生育率与经济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也是复杂多样的,而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但并不能依此否认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本文总结了有关生育率下降的经济分析理论,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说明了这一框架的基本内容,并运用这一框架对中国生育率的下降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0.
生育率变动从人口学研究恢复以来就一直是人口学界的热点研究课题,至今已形成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涉及面十分广泛,从与生育率变动本身相关的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研究到决定中国生育率变动的因素分析,从生育率变动及其决定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国际比较到中国生育率变动及其决定的调查分析,几乎所有有关生育率变动的领域均有研究者涉猎,而且,在某些方面,研究已深入到十分具体的领域,比如,对于中国生育率变动决定因素的分析,不仅有宏观上的因素分析,形成各种因素决定论观点,也有微观上的具体分配,提出各种假设理论,还有关于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