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欲望号街车》人物塑造的文内互文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414-417
通过对田纳西.威廉姆斯的剧作《欲望号街车》中人物的人性视角分析,阐明互文性为该文本的内在属性,同时指出因互文的灵活运用又产生了文本人物塑造的独特性以及人物关系的文内互文现象。 相似文献
2.
张琼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
为托尼·莫里森赢得诺贝尔文学奖荣誉的小说《宠儿》,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之作。互文性是西方文论批评中一种重要的批评理论,它不仅指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相互"吸收和转化",还指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此利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的"互文"理论来分析《宠儿》中所体现的文化互文和文本互文。 相似文献
3.
芮渝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1-5
以互文方式拓展作品的意义空间是后现代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范式。互文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显性方式(如模仿、引文)和隐性方式(如改写、暗指)。《百舌鸟》充分发挥了两种互文方式的表意张力。一方面利用显性的互文标记,承续名著《杀死百舌鸟》的主题、人物类型和儿童话语;另一方面又利用隐性方式与其他文学文本构成互文关系。引文和暗指引领读者进行阅读联想,将阅读“前文本”的体会引入对“目标文本”的理解,使更多的意义联想在穿梭性阅读中生成,意义空间因此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4.
刘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5):434-438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文本理论可以为文学翻译提供方法论 ,反之亦然。本文从中西理论文本比较的角度 ,探讨该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意义 ,并以此为批评标准 ,讨论《水浒传》翻译中的一些现象。本文认为 ,文学翻译中原本与译本的交流涉及互文性和互文两个概念 ,分别属于文化和言语层面 ,通过互文指涉和互文标记达到译本与原本两者之间的和谐。译本中的互文指涉越多 ,越能和原本之间达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5.
刘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59-64
当代互文性理论作为一个文本理论充满了矛盾的概念.但作为一种方法论引入文学翻译,其意义将远远超过它目前表现出来的状况.本文检查了互文性概念的生成背景、界定和影响,希望利用其合理部分为文学翻译服务.本文认为,互文性通过互文指涉和互文标志影响文学翻译.译文中的互文指涉越多,越能和源文达到功能对等.功能对等是文学翻译的理想境界.通过对互文理论的研究和开发,这种境界是可以达到的.本文以此为坐标,通过翻译批评讨论了互文标志和互文指涉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经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1):35-38
互文是古代汉语中一种参互见义的修辞手法,互文性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本理论的重要术语。二者虽然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范畴,但它们对于文本的阐释策略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从“互文”到“互文性”的演进,反映了人们的阐释视野日渐开阔,并进一步认识到文本意义的本源不仅仅在于自身,还取决于他者对自身的映射。这种阐释观念的演进是历史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在文本意义产生问题上对于自我中心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丁金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05-114
语篇的"互文性"理论输入中国四十余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然对其阐释迥然。所谓互文,即在语篇构组的过程中,表达主体为强化其意念语篇的语势,引入已存历史语篇的过程和结果性。互文性的特征有三:语义的双值性、主体的主导性、功能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38-41
爱尔兰意识流大师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有着庞大的象征体系、晦涩的语言和令人惊叹的文体风格,让无数读者望而却步;作品所涵盖的丰富主题意义也深藏于文本之中使读者不易把握。对《尤利西斯》的互文性解读有助于理解小说的语言和结构,参悟其广博深邃的含义。文章从文本形式、意义生成和审美效果三个方面探讨了《尤利西斯》的互文性艺术。 相似文献
9.
陈莲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8-54
每个文本都具有复杂性、异质性和多样性,任何文本的意义都要依赖其他文本的意义才能完全阐释。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互文性理论,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的语篇特征,和主题互文链。热奈特提出了跨文本性概念,并划分了五种类型的跨文本关系,本文侧重介绍其中的副文本互文性。本文应用上述理论,从主题互文链、再语境化和副文本互文性三个层面分析《北京遇上西雅图》。该电影的主题和它的前文本《金玉盟》、《西雅图夜未眠》等建构了两条清晰的主题互文链。海报、电影片花、剧组的媒体推介和访谈活动构成了该电影最广义的副文本,并最终促成了其五点二亿人民币的票房神话。 相似文献
10.
李红绿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96-100
作为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的一大热门话题,互文性理论强调不同文本互相影射,互相参照,形成一个庞大的符号辐射系统。互文性理论把文本研究放在一个更宽广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因而对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运用互文性理论对广告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广告用语多为指涉频率高的强互文性文本,互文语境大,联想意义丰富。 相似文献
11.
张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
互文性作为语篇的基本特征,通常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本文拟从互文性的理论源泉、确立及划分把握互文性的理论脉络,根据"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的划分简要分析广告语篇中的互文现象,探讨广告语篇是如何利用互文性获得强烈的审美效果和受众的心理认同,从而充分实现广告的劝诱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从微观层面看互文性与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辉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3):73-74
通过介绍互文性这一概念的发展过程及文本中互文参照的分类情况,从微观角度(词、句层面的具体互文性)探讨了互文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和价值。通过分析原文中前文与现文具体语料的互文现象及其给译者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文学翻译策略,即直译、文化替代、文中注释或脚注、省略和音译。 相似文献
13.
吕云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06-107
翻译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性活动,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理解原文中互文性内容的意义,然后将其传译到目的语中。译者张振玉在翻译《京华烟云》时,还原了林语堂英文原作中的互文内容,不仅忠实地传达了文化意义,同时创造性地运用了四字结构和小说体例形式上的改造,提高了译本在中国读者中的接受度,成功地拉近了读者与原作的距离,使得这一译本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4.
海特姆和梅森建构的互文性翻译理论从语篇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互文性在语篇里的功用,帮助译者识别互文链,并在翻译过程中对互文指涉的转换作出调整。但该理论未谈及译文进入目标语文化系统后因调整的关系而导致目标语原有文化词语的互文渗透这个问题,在此略作补充。 相似文献
15.
王冠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2-27
试运用语篇互文性分析理论,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春香传》。从宏观角度考察《春香传》与前文本的互文关系,发现内源性前文本为春香故事的完成提供了素材来源,是《春香传》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外源性前文本主要来源于中国,起到了充实作品内容和增强艺术效果的作用。从微观角度分析《春香传》存在的具体互文、体裁互文和文化互文等互文现象,力求全面阐释《春香传》的互文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从互文性角度谈美剧字幕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美剧作为一种日益流行的大众文化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跨国传播,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无论是宏观层面的主题立意,还是微观层面的细节对白,美剧都与互文性息息相关。美剧字幕翻译既要考虑到屏幕的限制,保持与剧集画面的默契,又要适当传达隐藏在语言背后的互文指涉,以增加中国观众的跨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7.
武俊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98-102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文学历史传统的一个环节.诗歌中充斥着大量的互文现象,把互文性理论引入诗歌翻译,意义重大.文章对诗歌中的互文种类作了详细的归类,继而提出翻译中处理互文符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雅清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7):28-29,35
互文性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欣赏与批评之中。通过对《菊》的互文性研究,可以发现其与《一块牛排》及当时社会文本的互文关系,为读者理解和赏析该短篇小说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由于源语和译语文化的巨大差异,文化意象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似乎在所难免。然而,源于后结构主义的互文性理论给文化意象的翻译带来了新的启示。为保留源语文化意象的韵味,译者应正确理解源文本与他文本间的互文指涉并评价它在译语文化中的意义,继而采用协调式异化,适当应用一些补偿手段,以帮助译文读者积累源语互文知识,培养源语文化互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顾森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8-81
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对广告文本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译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现行的两种互文翻译策略,提出了互文性理论对广告翻译的启示:一是采用蒙太奇式的组合;二是迎合受众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