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李海龙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5):15-18,105
转投资是公司商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投资的含义应予以科学界定,并且应当深刻分析可能引发的问题。在转投资对象上应采非限定主义立场,不应仅限定在企业上,而应由公司自己决定转投资的对象。转投资应当是指股权投资,而不包括债权投资。从各国立法例考察,对我国现行公司法第15条之规定进行检讨,并指出公司法对转投资的“越权行为”规定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围绕公司能否投资普通合伙企业、参与合伙事务这一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始终争论不休。随着新《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的颁行,立法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然而实务界对此仍难以接受,对此实有论证的必要。同时,有关公司转投资合伙企业所带来的法律风险仍需进一步规制。  相似文献   

3.
作为公司扩大经营的方式,转投资行为在目前公司运营中极为普遍,而学界往往忽视转投资概念背后的立法模式选择,就站在各自角度对之进行概念界定。实际上我国公司转投资立法模式经历了一个从国家强制到公司自治的发展历程,新公司法中的公司转投资立法模式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公司本质的回归,促进了公司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适用转投资信息披露制度的公司范围过窄、公司高层转投资法律责任空缺、越权转投资行为效力不明等制度上的缺陷,从学理上而言,其对社会经济和公司自身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完全放弃管理的做法,在公司转投资问题上采用公司自治与有限规制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法》在有关转投资方面的规定存在重大缺陷,表现在转投资的对象规定得过于狭窄;在转投资的形式方面缺乏对债权投资的规定;在转投资限额计算方面的规定有待明确;对转投资形成的母子公司的关系也缺乏法律规制。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弥补转投资方面的法律缺陷,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以及为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司转投资限制之探讨王文杰关键词:公司转投资限制,公司股东,债权人一前言公司为一“企业法人”,在法令限制内,有享受权利负担义务之能力。公司虽为独立之权利主体,实质上仍由自然人或法人所组成,甚至公司法上仍存在单一股东之“国有独资公司”。但不论为何种公司...  相似文献   

6.
公司转投资对分散经营风险,调整产业结构,节约交易成本和稳定经营权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转投资也不可避免的滋生一些负面效应:资本虚增;实质性减资;董监事会利用转投资控制本公司股东;转投资行为形成的子公司常被母公司用来作为违法和规避法律行为的工具等,本文对公司转投资的负面效应的成因与危害及其法律规制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公司集团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大中资本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公司立法均对公司集团作出了有别于传统单一公司的规定。而我国对公司集团的法律规制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法律效力层次低,现有的规制在公司集团的组建条件、组建程序、内部结构、集团成员企业转投资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误区,亟需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前,公司集团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公司立法均对公司集团作出了有别于传统单一公司的规定。我国对公司集团的法律规制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法律效力层次低,且现有的规范在公司集团的组建条件、组建程序、内部结构、公司转投资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误区,亟须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公司的经营范围与转投资在相关的法律中有规定。但对公司的经营范围规定中,存在对超过经营范围的处罚条款不具体,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问题。转投资中存在投资对象、母子公司、投资范围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德国不同形式的公司分别由《商法典》、《有限责任公司法》以及《股份法》这三个法律调整 ;依照德国的公司立法 ,德国公司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普通合伙公司、有限合伙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国有股份公司。了解德国公司制度的法律基础和具体的组织形式 ,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司制度的发展应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澳门公司法典》中有关公司组织结构、公司法律形式以及公司效率提高等方面的内容同我国内地公司法加以对比研究,以期对澳门公司法概况有所了解,为我国公司法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法人制度使公司与投资人之间的人格分离,使公司具有了独立的主体地位.然而,独立的人格并不意味着必然的独立责任.法人独立责任的形成完全渊源于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直接推动.无限责任是公司的基本责任形式.本文在对法人制度中有限责任、无限责任以及独立责任进行理论的廓清后,对<公司法>第12条关于公司转投资限制的规定给予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公司法》确立了我国“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制度,这是我国公司立法上的一大创新,但由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公司立法上属于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笔者通过对《公司法》的规定,从公司设立、公司注册资本、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财务监督及公司责任承担等五个方面论述了“一人公司”的创新及不足,并对如何完善提出了一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公司设立无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市场经济的简要分析,指出我国《公司法》应建立公司设立无效制度,借鉴外国公司法制度,设计我国未来《公司法》中应规定的宣布公司设立无效的主要情形,同时指出公司设立无效的法律后果,为《公司法》的修改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风险投资业涉及到三方当事人,风险资金的提供者、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其中风险投资机构的作用非常重要.当今世界风险投资业发达的国家大多采用有限合伙制和公司制的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尤以前者为主.我国的风险投资业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发展至今,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有事业型和公司型两种形式,合伙型的风险投资机构没有得到立法支持;公司型的风险投资机构由于受我国公司法的制约,在实践中的发展也不尽人意.本文拟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分析合伙型和公司型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并结合我国现有法律规范,对我国今后的风险投资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公司设立的规定和现今诸多公司越过高高的设立门槛成立后却问题不断的现实状况,探究我国公司法在价值取向上重安全而轻效率,实施中重事前控制而轻事后监管的原因和后果。从法律监督、公司自治和社会监管三方面提出对公司成立后如何进行有效监管的相关建议,力图在公司法中实现交易公平与交易效率的最佳结合,保障公司人格健全发展和社会经济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7.
禁止篡夺公司机会义务是英美公司法通过判例所确定的公司董事所负有的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利用原属公司的商业机会进行谋取私利的活动的义务。该义务属于董事忠实义务项下的一种独立义务形态。其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并且与大陆法系传统的竞业禁止义务相区别。在介绍英美公司法上的禁止篡夺公司机会义务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理论,以期能有助于我国公司法引入这一义务形态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公司是一个重要的主体。但是,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弊端,公司有时会出现僵局现象。如何对公司僵局进行救济是公司法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立法中对解决公司僵局的方法体现在《公司法》第183条及其配套的司法解释当中。本文将在介绍公司僵局概念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公司法》体系下公司僵局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公司资本责任制度是公司资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司法对资本责任制度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但由于立法滞后 ,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违反公司法的行为而公司法及相关法律却无法制裁。通过对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资本责任的相关规定的分析 ,尽快采取相应的完善公司资本责任制度的立法措施 ,才能保证公司资本正常运转 ,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我国颁布的《公司法》,对比其它国家《公司法》,对公司的界定和基本分类作了分析。文章特别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国有独资公司和上市公司的法律概念、法律地位和监督管理等问题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