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云 《经营管理者》2011,(13):200-201
为了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的方法,在运用文献分析法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搜集、鉴别、整理主要研究会计信息造假的相关文献,并通过对这些高度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形成对会计信息造假存在着主要原因的科学认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和可借鉴的资料。研究的目的是让企业、让所有需要了解会计信息的人都能理性对待会计信息,避免会计信息造假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造假严重国民经济利益,加大力度整治冲斥到各行各业的会计信息造价现象已刻不容缓。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对策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帆 《管理与财富》2009,(11):31-31,30
主体、心理和环境三元素的结合,会计造假就从潜在的可能转变为客观的现实——会计信息失真。根治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刘鹏 《管理科学文摘》2009,(28):217-218
会计造假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需要从体制和机制上强化会计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从源头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恶意造假者和直接责任人从严惩处,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财务工作的实际,就会计造假的动机、表现及危害及对策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仔细分析不难看出:经营失败是本,审计失败是末;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上应分清会计不实与会计造假的界限;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的“阶段性”;单纯依靠经济处罚是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需要从多方面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6.
熊薇 《经营管理者》2014,(32):58-59
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引发出来的一系列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造假问题,不仅对企业本身,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整个市场的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震荡。本文以国内影响力较大的万福生案为例,从会计造假的方式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信息造假的成因。并以审计这个外部监督要素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上的防范措施,减少会计信息造假对于广大利益相关者以及市场经济总体发展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从层出不穷的会计造假案件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计信,良披露不规范。为此,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芳 《决策与信息》2009,(1):143-143
我国商事账簿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及体制背景下由于会计造假的低廉成本与高额收益因而导致了会计造假行为的膨胀。本文基于此事实,首先阐述了商事账簿的相关事项,再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20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财务造假问题从未停止,而且有越演越烈的势头。从主板市场上的银广夏财务造假案,到中小板上市的绿大地事件,再到创业板市场上的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可知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明显不高,存在着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信息披露不够及时和充分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近期又一财务造假公司海联讯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这一例子来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原因及其如何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已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一系列的会计造假事件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使企业丧失推动发展的源动力,直接影响了国家税收,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治理虚假会计信息,需要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切实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1.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要求。但近年来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令人担忧,会计造假屡禁不止,会计丑闻不断爆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己成为社会谴责的焦点,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对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会计造假案件频频发生,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本文通过对典型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考察,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对国家和企业自身造成的严重危害,并提出关于控制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既是公司管理者制定决策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商业语言和社会资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会计工作已逐渐渗透到许多经济领域。但是,各类财务造假案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使得许多学者和广大公众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给予了高度关注。频频出现财务造假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本文对会计信息质量和董事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的建议,从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会计报表造假的现象,从造假的动机出发,识别造假手法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入手,首先分析了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的成因,然后在介绍管理人员报酬理论的内涵及其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管理人员报酬理论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中的作用,并针对运用管理人员报酬理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会计造假行为是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中外会计造假的现象十分严重。以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为例,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相继攀发了“安然”、“施乐”、“世界通信,公司等一系列财务丑闻,以致美国股市遭到重创。本文试图对会计造假行为进行心理上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心理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减少造假行为,保证经济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对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及其理论内涵特征变化的分析,较深刻地剖析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造假的种种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实务中与之相关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性,要求企业如实反映财务活动及经营成果。但是近几年,会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直接影响了债权人、投资者等公众的利益,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所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工作的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要求。现实经济生活中屡禁不止的会计造假行为,导致虚假的会计信息泛滥,会计信息失真越来越严重,使信息使用者真假难辨,由此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大痼疾,成为困扰各类信息使用者的一个难题。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从而保证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是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会计诚信与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使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得以突现。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正面功能,遏制其负面效应,皆有赖于会计信息的披露。但是现实中却存在大量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如何认识和解决会计造假问题,本文力从诚信和监管两个方面来探讨,并阐述笔者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希望可以得到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