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必须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的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邓小平文选》第282页,以下凡引自《邓小平文选》的只注页码)的权利。没有民主也就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五四运动提出的两个响亮口号之一。实现高度民主的任务离现实依然很远。正如《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所说的,“没有切实建设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主要历史教训”之一。因此,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战略步骤,要求最终“创造出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相似文献   

3.
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总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逐步建立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前一段时期,人们对民主问题议论很多,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比我们民主,政治制度比我们好,说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议会制”、“多党制”等比我们强。这些错误论点,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尤其在一些青年学生中造成了思想混乱,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批评。本文仅就民主的含义,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民主与法制等问题谈几点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全面地过渡到国家垄断。西方各国政府奉行充分就业、需求管理等干预主义政策,全面深入地介入社会经济。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时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推行的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将政府的宏观调节与收入的“公平分配”相结合,实施了对部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较全面的“福利国家”制度,以及有限的国民经济计划。这次改革不仅奠定了战后英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亦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国际影响。然而,此次“民主社会主义试验”不仅没能解决战后英国社会经济中的主要问题,甚至更成为60年代末“英国病”激化的重要根源。因此,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民主社会主义”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潘成华民主社会主义原本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一股社会主义思潮,随着社会党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民主社会主义的触角已伸延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并在1989年底发展到顶峰。目前,民主社会主义尽管已不是原苏联、东欧国家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6.
在前一个时期里,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议论:既然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我们国家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其经济技术水平不仅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很远,甚至连台湾也还比不上呢?更有人由此得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结论.这里想对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大陆与台湾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是由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应该走瑞典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信《中华魂》编辑部同志:我经常阅读贵刊“忘年交书简”栏目,解决了许多疑惑不解的问题。最近我看到《炎黄春秋》杂志2007年第2期上一篇题为《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的文章,明确提出了“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口号。该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就是民主社会主义者,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首倡者”,还说瑞典社会民主党“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它的经验具有普世价值,……为我们在改革开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内涵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革命的沉寂,亚洲革命风暴的兴起,马克思把理论研究的兴趣从西方转移到东方。马克思和亚洲革命者一样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西欧资本主义已经充分暴露其固有矛盾与弊病的情况下,东方国家能否避开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什么条件?通过对俄国社会的考察,马克思认为俄国存在着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这些思想具体体现在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给查苏里奇的信》以及信的三篇草稿中。其基本思想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是社会…  相似文献   

9.
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今天,重新学习列宁的这一理论,对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如怎样看待我国当前存在的“私人经济”问题。仍有很大启发。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看法。列宁最早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在十月革命前的一九一七年九月提出的。他在《大难临头,出路何在》一文中指出;“真正革命民主国家下面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必然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个或一些步骤!”到了一九一八年,列宁把上述思想发展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他较为详细地论证了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落后国家能否超越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作了肯定的回答,历史也已经作出了证明。但另一方面,落后国家实现“超越”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又极不顺利,经济、政治发展历经反复,屡遭挫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要怎样才能摆脱困境,加快发展呢?  相似文献   

11.
“国际民主”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在国际关系领域里的体现,也是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归宿。民主社会主义的“国际民主”的一些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代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潮流,但在本质上,却是国际资本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武器。真正的国际民主有赖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有赖于被压迫人民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马克思恩格斯预计社会主义将在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如恩格斯在1847年撰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历史的实际进程超出了他们的估计。经济比较落后、版图最大的俄国与人口最多的中国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非但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反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十月革命后的七十年,是高度成熟的资本主义与处于幼年阶段的社会主义对峙的七十年。制度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就使得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千难万险中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又一次处于和平发展时期,由于新的科技革命和对落后国家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冷战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意义上的冷战思维是与冷战概念紧密相关的。冷战思维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有过;当代冷战思维是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具有隐蔽性,不利于世界和平;当代冷战思维与民主和平论有密切的联系,消除冷战思维要进一步优化建构民主和平论。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亦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俄文中是同一个词组。在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作为单一、完整的制度的概念,系由勃列日涅夫在1968年3月第一次提出的,以此反映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成熟性的社会关系。1977年苏联颁布的新宪法首次对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作了全面的说明,这一概念就作为国家根本法的调整对象被肯定下来。《苏联宪法》第九条规定:苏联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方针,是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是一个在理论上长期存在争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当年是否形成了一个东方社会理论;俄国、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就是马克思"跨越"设想的证实;苏联、东欧的演变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是否是马克思"跨越"设想的证伪,对这些问题,理论界见仁见智,奠衷一是.  相似文献   

16.
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国家间关系 ,是列宁当时面临的一个全新问题。对这一问题马克思没有提出更多的建议 ,因为他始终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几个或多数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社会主义很快取代资本主义 ,不存在两种制度长期共存的情况。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出发 ,开创性地提出以和平的方式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并逐步形成了其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提出,改变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要从农民方面开始,即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放在首要位置。当国内的资本主义成分不断增长时,他提出不要禁止和堵塞资本主义发展,但需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他还说,从苏俄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以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以发展生产力。列宁的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曾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设想无产阶级革命可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並向资产阶级进行“赎买”。但是,並没有研究和论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对此问题作过比较系统的研究和论述。 一 国家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列宁、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进步、更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社会,但社会主义却需要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和发达的商品经济作为其进行建设的物质基础。对于俄国和中国这种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直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肯定成果”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列宁和邓小平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  相似文献   

20.
对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新变化的研究一直是较为前沿的问题。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运转中出现的现状和趋势来看,政治的“经营”性这一特征日益显现,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大气候下,“政治市场”渐现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